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濟學前沿問題

鎖定
《經濟學前沿問題》是2004年4月1日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齊默爾曼。
中文名
經濟學前沿問題
作    者
[德]齊默爾曼 主編
譯    者
申其輝,孫靜,周曉等
出版社
中國發展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4月1日
頁    數
429 頁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00877162
字    數
413000

經濟學前沿問題內容簡介

1998年,德國聯邦財政部委託德國經濟研究所(DIW,柏林)從事本書中的相關研究。研究目的在於回顧經濟學的重大前沿問題。遵循指示,我們特別關注於經濟相關性的問題和導致經濟政策建議組織結論的觀點。鑑於現行國際執行標準,我們也被要求討論了這對重構德國研究現狀以及大學教育和培訓可能造成的後果。
最近對經濟研究機構的評估中,德國科學委員會制定了重構德國實證經濟研究現狀的標準。大學和非大學研究人員肩負的任務是提出新的思路,以改進大學與非大學研究中心間為加強質量和效率所進行的合作。同樣,改進合作的目標對我們的研究組織也存在着重要影響:建立一個由非大學研究機構的代表(DIW,柏林和德國基爾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和來自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項目團隊共同研究這個課題。這形成一個研究網絡,就組織結構而言,它是符合科學委員會要求的能促使大學和非大學機構之間更深入地交流各自的觀點和資料。 [1] 

經濟學前沿問題編輯推薦

《經濟學前沿問題》的作者都是歐洲著名的經濟學家,他們從各自的研究經歷出發,論述了近20多年來西方經濟學界關於經濟理論,學術性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發展與進步的歷程,重點對政策領域和經濟領域的相互影響與滲透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本書的另一個看點是全書附有上千條外文文獻資料索引可供中國讀者查閲。 [1] 

經濟學前沿問題作者簡介

K·F·齊默爾曼生於1952年,早年在德國曼海姆大學攻讀經濟學和統計學,獲得博士學位。從1989年到1998年,任慕尼黑大學經濟理論的全職教授,同時任慕尼黑大學的人力資源中心主任。從1993年到1995年,任慕尼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1998年任波恩大學經濟系全職教授和波恩勞動研究院主任。自2000年任國經濟研究院院長。2001年任柏林自由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研究領域:人口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和勞動經濟學等。先後發表了160篇論文,30多部專著。其中《適度人口經濟理論》、《計量經濟學》和《公工選擇》等是他的代表作。 [1] 

經濟學前沿問題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貨幣理論、貨幣政策和金融市場
1.1 引言
1.2 貨幣衝擊傳導建模
1.3 貨幣政策的設計
1.4 貨幣穩定和金融穩定
1.5 結論
第二章 公共經濟學
2.1 引言
2.2 失業和税收
2.3 公共養老金改革
2.4 歐洲的資本利得税改革
2.5 總結
第三章 勞動經濟學
3.1 引言
3.2 理論概念
3.3 勞動研究的前沿
3.4 對政策建議的研究要求
第四章 制度和轉型--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
4.1 引言
4.2 理論
4.3 實證觀點
4.4 制度和變遷
4.5 迫切需要的資料
4.6 政策含義
4.7 結論和展望
第五章 反托拉斯和管制--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
5.1 引言
5.2 反托拉斯和管制的新制度經濟學:方法論問題
5.3 反托拉斯和管制的經典案例
5.4 經濟政策制定和經濟政策建議的研究要求與含義
第六章 網絡經濟學
6.1 為什麼提出網絡經濟學?
6.2 經濟理論中網絡經濟的議題
6.3. 當前研究政策和體制的重大意義
第七章 增長理論、結構變化和就業
7.1 引言
7.2 增長理論的新發展
7.3 趨同過程和趕超假説
7.4 社會矛盾、收入分配和增長
7.5 技術變化、結構變遷和就業
7.6 由市場變化驅動的跨部門的企業重組
7.7 新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增長和就業的含義
7.8 產業政策觀念
7.9 歐盟國家在新千年伊始的增長政策目標
8.1 引言
8.2 個人收入分配的描述
8.3 個人收入分配和收入流動性的解釋
8.4 個人收入分配的評估
8.5 影響個人收入分配的政策工具
8.6. 小結和建議
第九章 博弈論和經驗經濟學
9.1 引言
9.2 博弈論和經驗經濟學的應用
9.3 結論
第十章 總結和建議
10.1 引言
10.2 經濟學的新發展:一個綜述
10.3 經濟研究和建議:十四個主題和建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