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濟倫理

鎖定
經濟倫理是指經濟倫理學的研究對象。存在於經濟運行和活動中的價值目標、倫理關係、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的總和。是經濟行為主體及經濟政策、法規決策等的價值導向和價值標準。一般説來,它包括宏觀制度、中觀組織和微觀個人三個層面。宏觀制度層面主要研究企業必須在其中活動的社會經濟制度環境方面的倫理問題。大體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對社會經濟制度、經濟體制的道德評價,如經濟結構的合理性及其市場經濟本身的道德屬性等問題;其二,關於社會經濟政策、經濟法規、國家經濟職能等方面的倫理問題,如國家宏觀調控的正當性問題,經濟自理的合理限度問題,政策、法規等制度的正義性等問題。中觀組織層面主要研究企業、廠商以及各種貿易聯盟、消費者組織、行業聯合會等中介組織間的關係及中介組織與社會、國家的權利與義務及其企業內部管理中的道德問題:如企業間競爭中的道德問題,企業法人的社會責任問題,企業與國家的倫理關係問題,供貨商與廠商之間、廠商與代理商之間、供貨商與經銷商之間的道德要求等方面的問題微觀個人層面主要研究涉及個人利益關係和道德價值取向方面的問題,如在企業中,股東、投資者、職業經理、職員、消費者等利益關係中的倫理問題,職工的敬業精神問題,社會成員的消費道德問題等在經濟運行過程中,經濟倫理往往通過經濟政策、法律、法規等外在形式體現,或者説經濟政策、法律、法規中藴涵着經濟倫理要求。 [1] 
中文名
經濟倫理
性    質
倫理
屬    性
經濟
可以稱這種
意義上的企業倫理為程序倫理

經濟倫理理論介紹

倫理經濟是倫理學和經濟學的理論綜合。

經濟倫理構建討論

在經濟倫理領域中人們曾經就如下課題進行過爭論:經濟主體如何理解贏利慾望與道德要求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兩者之間的衝突?曾經有人認為,經濟行為原則上不受倫理的影響,贏利慾望是一回事,道德要求是另一回事。
談經濟倫理對於企業家來説無疑是一種苛求。
然而隨着市場經濟本身的成熟與發展,隨着人們對市場經濟本質的認識的逐步深化,大多數人已經感受到:企業家不能滿足於充當只知賺錢的經濟動物,作為人他應當擁有一種對道德境界的嚮往與追求;退一步説,良好的道德形象從長遠來看對於企業而言實際上肯定也是一種寶貴的戰略投資。
因而從本質上講,贏利慾望與道德要求是和諧一致的。
然而市場經濟是競爭激烈的經濟,在這一前提條件下僅僅指望經濟主體的自我道德約束是遠遠不夠的。在企業家遭遇到由於宏觀制度的缺陷所造成的倫理衝突、道德悖論之時,重要的就不在於企業家個人的抉擇,而在於能否建立一種符合倫理要求的遊戲規則。遊戲規則是指經濟主體活動的外圍條件,它為經濟主體規定行為方式,指導他可以做什麼,不可做什麼;它規定競爭者們的起跑線。道德要求正是在這裏體現的。在市場經濟的結構中,個體的行為不能説是善還是惡,而只能説是適應還是不適應市場。若某種經濟行為被證明是不道德的,因為市場逼迫經濟主體這樣做,那就不是企業家的問題,而是遊戲規則的問題。所以在經濟活動中,不能僅僅強調個人的正當的行為,而是還更應強調正當的結構。
道德應不再是作為對個體行為的評判標準,而應被視為在一個對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有約束力的外圍條件中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每個經濟主體的道德義務就在於積極參與經濟制度與規則的改革。
這就是21世紀倫理學界經常討論的所謂結構倫理或制度倫理。

經濟倫理企業行為

除了宏觀制度層面的倫理問題之外,經濟倫理也體現中觀層面的企業行為內部。企業遇到倫理問題,如何解決呢?那就是要通過所有當事人都參與的對話交談來解決。企業應有這樣一種道德敏感性:任何一種經濟行為,在其後果有可能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原則上就必須放棄。如果不放棄,就必須通過和平的對話和交談,在理性論證與自願的條件下,形成一個包括企業與被企業行為所影響的人在內的所有當事者都能接受的共識,保證利益的共享和後果的共同承擔。這樣一來,對話作為一種操作程序構成了企業倫理的核心。相應於所謂制度倫理或結構倫理之説,我們也可以稱這種意義上的企業倫理為程序倫理。
參考資料
  • 1.    朱貽庭.倫理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