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堂教育

鎖定
經堂教育是中國回、東鄉、撒拉、保安等部分少數民族在清真寺經堂實施的教育。奠基人是明代陝西回族學者、教育家胡登洲。他早期在家自辦私塾,免費招收學生,主要講授阿拉伯文和一些經典。後經其再傳弟子蘭州馬等加以完善,將課堂設在清真寺北講堂內,並強化宗教課程,故後世稱之為“經堂教育”。課程以 9 種教本講授阿拉伯文的形態學、語法學、修辭學和邏輯學,還講授教學法、哲學、認主學和《古蘭經》註疏學等,同時兼授文學、歷史。 [1] 
中文名
經堂教育
性    質
教育學領域名詞
教材主要是歷代阿拉伯和波斯的權威名著。主講教師是由清真寺禮聘的知名阿訇,多為某些學科的專家,講授方式是上午授課,下午討論答疑,晚上自學。外地學生衣食和學習用品由清真寺和當地穆斯林殷實之家負擔。修業時期較長,有的中途隨主講阿訇外聘,一同前往學習;有的則隨新聘主講阿訇繼續學習。學生畢業時授予禮服、掛幛以示祝賀,俗稱“穿衣、掛幛”,然後即可接受其他清真寺的禮聘,也有擔任本寺其他教職的。這種教育經發展,形成西北、山東和雲南三大學派,造就一大批著名的阿訇和伊斯蘭學者,推動明、清時期的譯述活動,產生“經堂語”和阿拉伯文字母拼寫漢語的文字“小經”,從而在 300 餘年中促進了伊斯蘭教的發展。經堂教育經清末民初的改革和以後的完善,轉化為具有回族特點的民族教育。由於各地清真寺大小不一,經堂教育存在一些差異。 [1] 
參考資料
  •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