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絹毛薔薇

鎖定
絹毛薔薇(Rosa sericea Lindl.)是薔薇科的一類。絹毛薔薇是直立灌木,高1-2米;枝粗壯,弓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多生於山頂、山谷斜坡或向陽燥地,海拔2000-3800米。分佈於印度、緬甸、不丹和中國。薔薇繁殖多采用扦插、播種,亦可採用組培、水培、嫁接、壓條、分株等方法。
中文名
絹毛薔薇
拉丁學名
Rosa sericea Lindl.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薔薇科
薔薇屬
絹毛薔薇
命名者及年代
Lindl, 1820

絹毛薔薇形態特徵

絹毛薔薇是直立灌木,高1-2米;枝粗壯,弓形;皮刺散生或對生,基部稍膨大,有時密生針刺。小葉(5)7-11,連葉柄長3.5-8釐米;小葉片卵形或倒卵形,稀倒卵長圓形,長8-20毫米,寬5-8毫米,先端圓鈍或急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僅上半部有鋸齒,基部全緣,上面無毛,有褶皺,下面被絲狀長柔毛;葉軸、葉柄有極稀疏皮刺和腺毛;托葉大部貼生於葉柄,僅頂端部分離生,呈耳狀,有毛或無毛,邊緣有腺。花單生於葉腋,無苞片;花梗長1-2釐米,無毛;花直徑2.5-5釐米;萼片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全緣,外面有稀疏柔毛或近於無毛,內面有長柔毛;花瓣白色,寬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寬楔形;花柱離生,被長柔毛,稍伸出萼筒口外,比雄蕊短。果倒卵球形或球形,直徑8-15毫米,紅色或紫褐色,無毛,有宿存直立萼片。花期5-6月,果期7-8月。
該物種與峨眉薔薇(R. omeiensis Rolfe)為近緣,但後者小葉片一般9-17,葉邊全部有鋸齒,下面無毛或在中脈上稍有短柔毛,果實較大,梨形,具肥厚果梗與果實近等長,是其異點。
絹毛薔薇
絹毛薔薇(2張)
氣芳香,味微苦,甜 [1]  [4] 

絹毛薔薇分佈及環境

【分佈】分佈於印度、緬甸、不丹和中國(雲南、四川、貴州、西藏)。
【生長環境】多生於山頂、山谷斜坡或向陽燥地,海拔2000-3800米。

絹毛薔薇所屬葉系

四數花系(Ser. Sericeae (Crep) Yu et Ku)萼片和花瓣均為4數,花白色,稀淡黃色。

絹毛薔薇栽培技術

薔薇繁殖多采用扦插、播種,亦可採用組培、水培、嫁接、壓條、分株等方法。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可以保持品種固有特性,能在短期內實現快速繁殖,操作簡便,因此在薔薇繁殖中常被採用。扦插一般於初夏進行。插條選取當年生無病蟲害健壯半木質化枝條,按10-15釐米剪截,帶2-3個節,插穗頂端留2-4片小葉,大葉片剪去1/3。上端距芽1釐米 剪成平口,下端剪成斜口。基質可採用細爐灰渣、潔淨河沙。插牀底層鋪墊碎石,可以增加透氣、透水性,扦插前可用0.5%高錳酸鉀溶液噴淋插牀進行徹底消毒,再用清水沖洗。扦插深度為5-7釐米,株行距為5釐米 × 8釐米,斜插、扦插時用細木棍引洞,以防止插條進入時受傷,影響生根。
扦插後及時向插穗葉面噴水,保持基質濕潤,防萎蔫。一般每天噴水2~3次,温度增高,噴水次數相應增加,地温一般控制在20℃~25℃,濕度85%~90%,插穗生根前需於白天覆蓋遮蔭網,25天后大部分插條開始生根。若使用生根粉處理插條可以明顯提高生根率。
播種繁殖:薔薇種子繁殖可採用春播或秋播,常採用春播。果實採收與果實儲藏:果實採收一般於10~11月份進行,採後要低温冷藏保存,為第二年春播作好準備。種子剝取:種子剝取一般在播種前進行,可用手工或機器剝取分離,然後將種子用清水沖洗,室內風乾。待種子乾燥後即可播種。如不能馬上播種,可放於冰箱內短時間冷藏,但切勿過於乾燥,否則將會影響種子發芽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