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絲路區域地方病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

鎖定
絲路區域地方病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主要瞄準絲路區域地方病與人羣健康促進領域的重大需求,重點開展環境因素分子損傷機制、地方病亞臨牀早期診斷、環境病因消除技術研究,開展微量元素與疾病關係及干預策略研究,旨在突破制約區域發展的地方病與人羣健康促進領域的理論及技術難題。
中文名
絲路區域地方病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
主管部門
西安交通大學

絲路區域地方病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研究方向

(1)地方性骨軟骨疾病研究平台:主要針對環境病因、地方病亞臨牀早期診斷與鑑別診斷、疾病分子生物學標誌物等重大科學問題開展研究。
(2)地方性心肌病研究平台:結合我國克山病等心肌病與心血管疾病流行現狀,開展病情評估、疾病發生機制、疾病防控策略、特異診斷標誌物的研究。
(3)地方性自然疫源性疾病研究平台:主要研究布魯氏菌病的病原特徵、遺傳進化和分子流行病學特點。
(4)微量元素與地方性疾病研究平台:重點在高硒,常硒、低硒不同地區人羣中開展甲狀腺疾病患病率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絲路區域地方病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發展歷史

為推動我國西部地區乃至絲路區域人羣健康水平,由西安交通大學牽頭,聯合空軍軍醫大學、西北大學、陝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陝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青海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多家單位,共同組建了“絲路區域地方病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該中心於2015年5月21日在西安交通大學開始培育,2018年1月24日通過陝西省教育廳的認定,正式成為“陝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

絲路區域地方病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科研條件

地方病不但流行於我國,還流行於絲路區域的其他多個國家,嚴重危害病區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是造成病區人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原因。

絲路區域地方病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科研成就

中心依託於國家衞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微量元素與地方病研究重點實驗室、國家衞計委地方病臨牀重點專科、環境與疾病相關基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空軍軍醫大學、西北大學、陝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陝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青海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相關實驗室,實驗室總面積達1萬平方米,擁有大型實驗儀器300 餘台/套。在合作機制、資源與成果共享、人員交流等方面逐漸形成協同創新模式,並在大骨節病病因、發病機制與防治、地方病環境標誌物、早期分子診斷等研究方向取得了重要成果。

絲路區域地方病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人才培養

中心現有固定人員34 名,其中博士生導師10 人,碩士生導師15 人,具有博士學位20 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