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頌·絲衣

鎖定
《周頌·絲衣》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周代貴族舉行“賓屍之禮”時所用的樂歌。全詩一章,共九句。首二句言祭祀之穿戴,三、四句言祭祀之準備,五、六句言祭祀之器具,最後三句言祭後宴飲。此詩採用賦法,場面氣氛描寫莊嚴,語言典雅而不堆砌,靈動而不板滯,韻律自然,節奏明快。
作品名稱
周頌·絲衣
作品別名
絲衣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西周
作品出處
《詩經》
文學體裁
四言詩

周頌·絲衣作品原文

周頌·絲衣
絲衣其紑,載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吳不敖,胡考之休 [1] 

周頌·絲衣註釋譯文

周頌·絲衣詞句註釋

⑴周頌:《詩經》中“頌”部分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頌是祭祀宗廟的樂歌,不僅配樂,而且還有舞蹈。周頌部分今存三十一篇。絲衣:神屍所穿的絲質白色的祭服。
⑵紑(fóu):潔白鮮明的樣子。
⑶載:借為“戴”。弁(biàn):古代貴族戴的鹿皮帽子。俅俅(qiú qiú):形容冠飾美麗的樣子。一説恭順貌。
⑷堂:廟堂,或以為即明堂。徂(cú):往,到。基:通“畿(jī)”,門內,門限,門檻。一説台階。
⑸鼐(nài):大鼎。鼒(zī):小鼎。
⑹兕觥(sì gōng):犀牛角做的盛酒器。觩(qiú):形容兕觥彎曲的樣子。
⑺旨酒:美酒。思:語助詞,無義。柔:指酒味柔和。
⑻吳:大聲説話,喧譁。敖:通“傲”,傲慢。
⑼胡考:即壽考,長壽之意。休:美譽,一説指福祿。 [2]  [3]  [4]  [5]  [6] 

周頌·絲衣白話譯文

絲制祭服白又淨,戴冠樣式第一流。從廟堂裏到門內,祭牲用羊又用牛。大鼎小鼎食物滿,兕角酒杯彎一頭,美酒香醇味和柔。輕聲祝告心虔誠,保佑大家都長壽。 [2]  [3]  [4] 

周頌·絲衣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記述周貴族祭畢巡視飲宴安排情況的小詩。《毛詩序》曰:“《絲衣》,繹賓屍也。高子曰:‘靈星之屍也。’”謂此篇主旨是“繹”。“繹”即“繹祭”,語出《春秋·宣公八年》:“壬午,猶繹。”周稱正祭的次日又祭叫繹祭。《榖梁傳》説:“繹者,祭之旦日之享賓也。”在奴隸社會里,祭祀是國家的頭等大事,並按照所祭的不同對象分為正祭和繹祭等類,每類祭祀有嚴格而繁瑣的禮儀和程序的規定。天、地、祖宗是第一等祭祀對象,處於正祭的地位,祭祀地點在廟,由天子主祭,助祭人為小宗伯。其他神靈是次一等的祭祀對象,叫繹祭。此詩未有“繹祭”字樣,《毛詩序》應是推測;但從詩的內容看,這個推測還是有根據的,所以儘管有人責難,但一般還是為後人所接受。
《周頌·絲衣》所祭的對象,按《詩序》所引高子之説是靈星,自然是次於天、地、祖宗的神靈,祭祀的地點是在廟側的堂,助祭的人是士,祭祀的時間在正祭的次日。但查漢代有關禮制的規定,靈星以后稷配食,並以靈星作為后稷的代名,長安和郡國都立靈星祠,歲祀以牛。以此推論,在周代對靈星的祭祀也許與后稷有關。再從《周頌·絲衣》一詩緊列在《周頌·載芟》《周頌·良耜》之後來看,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祭祀后稷的樂歌。而後稷是農神的始祖,是人們賴以生存的象徵,所以儘管列於繹祭地位,但在眾神靈的祭祀中對靈星祭祀的禮儀十分隆重。 [2]  [3]  [4]  [5] 

周頌·絲衣作品鑑賞

周頌·絲衣整體賞析

《周頌·絲衣》同其他《頌》詩一樣不分章,共九句。首二句言祭祀之穿戴,三、四句言祭祀之準備,五、六句言祭祀之器具,最後三句言祭後宴飲。
此詩開篇寫助祭人穿着潔白的絲制祭服,頭戴禮帽——爵弁,顯得十分恭敬、和順、虔誠。他先上堂察視洗手器具和盛放五穀果品的籩豆等祭器,然後下堂到門基向主祭人報告濯具齊備,叫“告濯具”。接着按以上程序從羊到牛察視陳列的犧牲並報告犧牲齊備,叫“告充”。再一一揭去大大小小陳列食品的鼎上的防塵冪布並報告祭肉清潔,叫“告潔”。然後把祭台上陳列着的酒杯斟上香甜的美酒。整個祭祀前的準備工作已就緒。最後寫參加祭祀的人不喧譁,不傲慢,恭肅虔誠,神靈自然會降福於人,長壽洪福,吉祥如意。後來解詩的人,根據《周禮》所規定的禮制,對照《周頌·絲衣》所寫的助祭人所穿戴的服飾、祭祀地點、祭祀程序和祭品規格,一致認為是周王親自參加的一次隆重的繹祭儀式,齊、魯、韓詩對此均無異議,為大家所接受。
周人特別重視祭祀,祭祀的主要對象是周代的祖先。在三十一篇《周頌》中,有二十六篇是周王歌頌祖考的宗廟樂歌,其餘五篇是春夏祈谷、秋冬報賽的樂歌,內容不外乎“美盛德”“告成功”,結尾處用簡短的幾句祈請神靈受享並降福後人。而《絲衣》一詩卻顯得很特別。首先,它是一首純粹描寫周代繹祭祀儀的樂歌,它把《周禮》所規定的祭祀程序和儀式形象生動地加以再現,如助祭人穿戴的禮帽及祭服,祭祀的地址,以及所謂的“告濯具”“告充”“告潔”等程序,顯示了周代祭祀活動的部分面貌,這是在其他全部《頌》詩中所沒有的,所以它不僅具有較高的認識意義,還具有珍貴的宗教文獻的價值。其次,由於《絲衣》是一首純粹描寫祭祀的樂歌,所以詩裏沒有歌功頌德的諛詞,沒有娛神的場面,沒有歡樂的情緒,全詩呈現出一種莊嚴、肅穆、虔誠的氣氛,宗教色調遠比其他《頌》詩濃厚。再次,《絲衣》所描寫的對神靈的祭祀,表明了周代的祭祀已不同於原始宗教的圖騰巫術的愚昧活動,人和神和諧相處而不是居於對立的地位,神靈已不再是一種使人只感到恐怖的力量和暴力的化身,而是能降福於人類的善的偶像,它反映了周代統治者敬天保民的理性光輝,也反映了人的地位的提高。
《頌》詩多是“無韻之章”,而《周頌·絲衣》一詩,以“紑、俅、觩、柔、休”與“基、牛、鼒”交錯為韻,韻律自然,節奏明快。全詩語言典雅而不堆砌,靈動而不板滯,自然流暢。對助祭人的形象、神態、動作的描寫極其細膩、生動,讀起來給人以真實而親切,身臨其境之感。 [2]  [3] 

周頌·絲衣名家點評

漢代劉向:“詩曰:‘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言以內及外,以小及大也。”(《説苑·尊賢》)
宋代朱熹:“賦也,此亦祭而飲酒之詩。言此服絲衣爵弁之人,升門堂,視壺濯籩豆之屬;降往於基告濯具,又視牲從羊至牛;反告充,已乃舉鼎告潔。禮之次也,又能謹其威儀,不喧譁不怠傲,故能得壽考之福。”“此詩或紑俅牛觩柔休,並葉基韻。或基鼎並葉紑韻。”(《詩集傳》) [1]  [2] 
參考資料
  • 1.    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60
  • 2.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92-694
  • 3.    周嘯天.詩經楚辭鑑賞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880-882
  • 4.    王秀梅 譯註.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781-782
  • 5.    周振甫.詩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3:527-528
  • 6.    周明初等 註釋.詩經.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