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絲瓜葉

鎖定
絲瓜葉,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絲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和粵絲瓜Luffa acutangula (L.)Roxb.的葉片。遍及全國。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祛暑之功效。常用於癰疽,疔腫,瘡癬,蛇咬,湯火傷,咽喉腫痛,創傷出血,暑熱煩渴。
中文名
絲瓜葉
別    名
虞刺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葫蘆目
葫蘆科
絲瓜屬
絲瓜、粵絲瓜
分佈區域
遍及全國
採收時間
夏、秋兩季
用    量
煎湯:6-15g;鮮品:15-60;外用適量

絲瓜葉形態特徵

絲瓜葉
絲瓜葉(4張)
1、絲瓜: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粗糙,有稜溝,有微柔毛。莖須粗壯,通常2-4枝。葉互生;葉柄粗糙,長10-12cm,近無毛;葉片三角形或近圓形,長寬均為10-12cm,通常掌狀5-7裂,裂片三角形,中間較長,長8-12cm,洗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綠色,有疣點,下面淺綠色,有短柔毛,脈掌狀,具白色長柔毛。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於總狀花序的頂端,花序梗粗壯,長12-14cm,花梗長2cm;花萼筒鐘形,被短柔毛;花冠黃色,幅狀,開後直徑5-9cm,裂片5,長圓形,長0.8-1.3cm,寬0.4-0.7cm,裏面被黃白色長柔毛,外面具3-5條突起的脈,雄蕊5,稀3,花絲6-8mm,花初開放時稍靠合,最後完全分離;雌花單生,花梗長2-10cm;花被與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長圓柱狀,有柔毛,柱頭3,膨大。果實圓柱狀,直或稍彎,長15-30cm,直徑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縱條紋,未成熟時肉質,成熟後乾燥,裏面有網狀纖維,由先端蓋裂。種子多數,黑色,卵形,扁,平滑,邊緣狹翼狀。花、果期夏秋季。
2、粵絲瓜:其形態基本與絲瓜相同,但其莖有明顯的稜角,卷鬚下部也具稜;雄花的雄蕊為3,1枚1室,2枚2室;子房有稜角,棍棒形而無毛茸,果實外面具有8-10條縱向的稜;種子無狹翼邊緣,但基部2淺裂。

絲瓜葉生長環境

1、絲瓜:我國南北各地普遍栽培。
2、粵絲瓜:我國廣東、廣西有栽培,北部少見。
[1-3] 

絲瓜葉入藥部位

葉片。

絲瓜葉性味

味苦,性微寒。

絲瓜葉功效

清熱解毒,止血,祛暑。

絲瓜葉主治

用於癰疽,疔腫,瘡癬,蛇咬,湯火傷,咽喉腫痛,創傷出血,暑熱煩渴。

絲瓜葉相關配伍

1、治魚臍疔瘡:絲瓜葉、連須葱、韭菜。上同入石缽內,搗爛如泥。以酒和服,渣貼腋下,如病在左手,貼左腋下,右手貼右腋,在左足貼左胯,右足貼右胯,如在中則貼心臍,並用布帛包住,候肉下紅絲處皆白,則可為安。(《世醫得效方》)
2、治疔毒初起:絲瓜葉十片,明礬二錢,雄黃二錢。先將絲瓜葉搗極爛,調二味藥末。以鵝翎敷疔瘡上,隨幹隨潤,一日即消。(《洞天奧旨》秋葉散)
3、治蟲癬:清晨採露水絲瓜葉擦患處。(《綱目》引《攝生眾妙方》)
4、治神經性皮炎:鮮絲瓜葉洗淨,研細後在患處摩搽,直到局部發紅,甚至見隱血為止。每7d一次,2次為1個療程。[《中醫雜誌》1961,(3):23]
5、治傷暑霍亂:絲瓜葉一片,白霜梅肉一枚並核中仁。同研極爛,新汲水調服,入口立瘥。(《醫學廣筆記》)
6、治流行性腮腺炎:鮮絲瓜葉、鮮鴨跖草(竹葉菜)各30-60g。洗淨,搗爛外敷,每日2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7、治陰子偏墜:絲瓜葉(燒存性)三錢,雞子殼(燒灰)二錢。温酒調服。(《綱目》引《餘居士選奇方》)

絲瓜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15-60g,或搗汁;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調敷。

絲瓜葉採集加工

夏、秋兩季採收,曬乾或鮮用。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年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大辭典》 :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年
  • 3.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