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丝布

[sī bù]
丝、麻或丝、棉的混合织物
丝布是以蚕丝与麻、葛或棉等植物纤维交织而成的传统织物 [1-2]。该词最早见于北周文献,建德六年(577年)法令将其明确列为民间可用衣料之一 [1],《说文解字注》释义中"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的记载印证其材质特性 [2]。宋元时期随着棉布普及,丝布发展为经丝纬棉的"云布",《松江府志》记载此类交织物无论经纬皆可统称丝布 [1]。古代文献如《后汉书》、白居易诗作中均提及该织物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2]
拼    音
sī bù [3]
材    质
丝麻/丝棉交织 [1]
别    称
云布
文献记载
《周书·武帝纪》 [1]
时    期
北周至宋元 [1]
多语种释义
실크 옷감(韩语)

材质与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 南北朝时期指蚕丝与麻葛混纺织物,北周法令明确丝布为民间九种合法衣料之一 [1]
  • 宋元时期棉纺技术推广后演变为丝棉交织物,以经丝纬棉结构为主,时称"云布" [1]
  • 《松江府志》记载:凡经线用丝、纬线用其他纤维或反向交织的织物,均属丝布范畴 [1]

文献记载

播报
编辑
  • 《说文解字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段玉裁注中直接定义丝布为丝麻混制 [2]
  • 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反映唐代丝布生产规模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描述其纺织工艺

多语种释义

播报
编辑
  • 韩语标准翻译为"실크 옷감"(丝绸织物)
  • 英语词典中以"silk and cloth"作为直译,日语译作"絹布"
  • 俄语采用复合翻译"шелковая ткань"(丝质布料)

古代社会经济意义

播报
编辑
  • 北周庾信文集中记载丝布作为重要流通物资 [1]
  • 唐代设有专营丝布的"丝行""丝庄"等商贸机构
  • 丝布在宋元时期被列为优质纺织品,可用作赋税缴纳与贸易货币 [1]

古钱名义项

播报
编辑
  • 古代部分地区曾以"丝布"作为钱币代称 [3]
  • 该义项多见于地方性文献与商业契约文书 [3]
  • 至清代仍可见"丝布"的折算记录

文化衍生含义

播报
编辑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丝"被训诂学家注解为丝布服饰
  • 汉魏时期将精细丝布泛称为"云布",取其质地轻薄如云之意。宋元时期棉布普及后,丝布发展为丝棉交织物,其结构多为经丝纬棉纱,时称"云布" [1]
  • 明清方志中保留"丝布坊""织染局"等专业生产机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