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絨毛紫礦

鎖定
絨毛紫礦(Butea braamiana DC.)側脈6-8對,兩面明顯,下面網脈不裸露,網眼不明顯;小葉柄長約5毫米,與葉柄密被白黃色絨毛。中國特產。
中文名
絨毛紫礦
拉丁學名
Butea braamiana DC.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紫礦屬
絨毛紫礦
分佈區域
產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
國外分佈
我國特產
形態特徵
木質攀援藤本植物。老枝灰褐色,無毛,嫩枝黑褐色,被白黃色絨毛。葉互生,具長柄,柄長10-13釐米;頂端1片小葉(尚未成熟)距離側邊的較遠,其間隔長達6釐米,倒卵形或倒卵狀菱形,長6-8釐米,寬4-6.5釐米,先端微凹或不凹,基部楔形,側生的斜卵形,與頂生的近等長,稍狹,先端鈍,基部圓或闊楔形,兩面密被白黃色絨毛,下面和邊緣的毛更密,致使邊緣成為一圈白黃色毛邊;側脈6-8對,兩面明顯,下面網脈不裸露,網眼不明顯;小葉柄長約5毫米,與葉柄密被白黃色絨毛;小托葉鑽狀,長約3毫米,被毛。總狀花序有花少數;花萼淡綠色,花瓣極伸出。未成熟莢果長圓形,微彎,極壓扁,長14-17釐米,寬3-4釐米,背腹縫密被白黃色絨毛,翅具網脈,毛稀少,果頸長約1.5釐米,密被絨毛;種子腎形,扁,高2-2.2釐米,3.3-3.5釐米,黑褐色,光亮果期6-7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