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絞國

鎖定
絞國,春秋時期位於湖北西北的漢水中上游地區的一個小諸侯國,中心在今丹江口市習家店一帶(一説在今鄖縣西北)。古絞國之都。在今湖北鄖縣西。絞為偃姓國,皋陶的後裔。周時居此。春秋時期滅於楚。絞國故址在今鄖縣西北的青曲鎮店子河一帶,公元前700年楚伐絞後遷丹江口市習家店鎮境內,如今該鎮還有村莊名上絞、下絞、左絞,民間傳説絞都故址在下絞,表明絞國曾在十堰境內活動過是不爭的事實。1997年,十堰市博物館與丹江口市博物館重點對丹江口市習家店鎮進行調查,在下絞村發現一處延續時間較長的周代遺址,遺址的上限時間為西周中期,下限為戰國,這與古籍記載的絞國存續時間吻合,也與民間傳説相符。此外,在遺址旁的喬家坪還發現了墓地,墓葬封土堆較大,表明墓主的級別較高。2002年,丹江口市習家店鎮農民在水田溝勞作時挖出3件青銅器。經文物專家初步認定,系春秋時期的簋、鼎、盤,為追尋古“絞國”神秘的身影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證據。
中文名
絞國
簡    稱
所屬洲
亞洲
官方語言
上古漢語
政治體制
君主制
主要民族
華夏族(漢族)
滅亡時間
公元前七世紀
亡    於
楚國

絞國文獻記載

絞國最早見於文獻記載是在《左傳》一書中。據《左傳》記載:前704年,新近崛起的楚武王熊通藉口黃(今河南潢川西)和隨(今湖北隨州)兩國不赴沈鹿(今湖北京山西北)之會,起兵攻隨,打響了楚經營“漢水諸姬”的戰略意圖。前701年,楚武王更處心積慮採取分化瓦解之策,令莫敖屈瑕率領一支楚軍東進,欲與貳(湖北應山)、軫(今湖北應城)兩國訂立盟約。但與貳、軫同處一地的鄖國(今湖北安陸)得知後,擔心楚國勢力東擴後會影響到自己在漢東的既得利益,因此想斷掉楚國的非份之想。眼見楚孤軍深入,以為是天賜良機,便調聚大軍駐守在一個叫蒲騷(湖北安陸境內)的地方,同時聯絡了隨(今湖北隨州)、絞(今湖北鄖陽區)、州(今湖北洪湖境內)、蓼(今河南唐河,己姓)等國,打算合攻楚軍。屈瑕採納鬥廉的建議,自率一部兵力在郊郢(今湖北鍾祥)防守,作好抗擊四國聯軍的準備,而以先鋒鬥廉以精鋭之師夜襲鄖軍並大敗之。州、蓼、隨、絞見楚輕勝鄖國,不戰自退。最後,屈瑕與貳、軫兩國順利的訂立盟約而返。故《左傳》記有“桓公十一年(前701年),楚屈瑕將盟貳、軫,鄖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遂敗鄖師於蒲騷,卒盟而還。”
在以鄖國為首的伐楚盟軍失敗後一年,即公元前700年,楚武王為了打開北圖中原的通道,以懲罰絞國助鄖伐楚為藉口,親率大軍,傾盡國力攻打絞國(今湖北鄖陽區西北),但絞軍閉城堅守,楚軍強攻不下,相持有一個多月。後幾經謀劃,楚王用莫敖屈瑕獻上“以魚餌釣大魚”的誘敵法和封鎖絞城依山設防的北門取勝,連續多天派士兵假扮採樵人去絞城附近砍柴,誘絞軍出城掠奪,並故意讓絞軍俘去30人。第六日,絞軍爭出北門,在山中追逐楚軍士卒。楚軍一面守住北門斷其歸路,一面命預先埋伏在山下的伏兵進攻出城的絞軍。絞軍大敗,死傷無數。楚軍趁機攻城,絞君自知中計,被迫與楚軍簽訂了“城下之盟”。這是史上楚軍首創的“誘敵”戰法,被歸輯入《三十六計》之拋磚引玉,和成語“城下之盟”。
鄖縣青曲鎮店子河一帶地理,滿足了《史記》、漢語成語“城下之盟”戰例應具備的全部條件。取得這堵河與漢江交匯地、扼制黃金水道之濱江北岸風水寶地、雄關要塞及戰略要地,楚圖謀霸業勝券在握。史實正是如此,楚藉此“秦楚走廊”、“楚蜀通道”,馳騁漢江“始開濮地而有之”,佔南鄭(漢中),控商洛,扼守商於古道及少習關,迫秦在崇山峻嶺中築“楚長城” 禦敵,為楚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業。

絞國鄖關命名

楚武王賦絞都“鄖關”命名,可鑑其獨具匠心,可證惟楚有才。“鄖”字專用於地名,來源於史事,是口、貝、員、阝合體指事形地字。從口:可指為堵河與漢江交匯口,連接南北古道的渡口;從貝:古代貨幣,財富;從員:如同韓家洲(口)和店子河一帶(貝)繪製的圖形,員的本義為物的數量,人員的數額,表示俯視鼎(古代立國重器,是政權的象徵);從阝:本義與山、地形、地名、邦郡有關,楷書中從“邑”,為旌旗。把“鄖” 字形、音、義與楚滅絞史實聯繫起來詮釋,應該是:楚軍勝利的旗幟,飄揚在雄關峽道處的絞城上,取得這“進可擴疆,退可守土”的楚之門户,風水寶(根據)地,綜合國力大增,鑄成了楚以漢江為池,以秦巴山地為城,圖謀江山霸業的局勢。
因“鄖”字具有指事、形地、明建制、記戰績、卜國運、抒情銘志、詠地喻世的含義,胸懷鴻圖偉業,文韜武略的楚武王,將涵蓋楚滅絞的事理、地理、史理的“鄖”字,與軍事守衞險要地的“關”字相匹配,賦予建制地名,“鄖關”域名就此應運而生。自此以後,“鄖”字落地生根,生命力極其強大、旺盛,從鄖關、鄖鄉、鄖縣、到鄖陽府、鄖陽撫治、鄖陽地區,一直沿用了二千七百多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