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結腸

鎖定
結腸(colon)是介於盲腸直腸之間的一段大腸 [2]  ,結腸在右髂窩內續於盲腸,在第3骶椎平面連接直腸。結腸分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4部,大部分固定於腹後壁,結腸的排列酷似英文字母“M”,將小腸包圍在內。結腸的直徑自其起端6cm,逐漸遞減為乙狀結腸末端的2.5cm,這是結腸腸腔最狹細的部位。
中文名
結腸
外文名
colon [2] 
位    置
右髂窩內
結    構
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等
俗    稱
大腸
酷似字母
M

結腸分佈

(1)升結腸:下端接盲腸,上緣在肝下與橫結腸相連,長12~20cm;前面及兩側有腹膜遮蓋,使其固定於腹後壁及腹側壁;前方有小腸及大網膜和腹前壁;後方借疏鬆結締組織與腹後壁相連,由上向下有右腎,腰背筋膜,內側有十二指腸降部、右輸尿管,手術分離較困難。
(2)橫結腸:是結腸最長最活動部分,長40~50cm,在肝曲與升結腸相接,在脾曲與降結腸連接,脾曲位置一般較肝曲為高,橫結腸上方是胃,下方是小腸,後方借結腸繫膜附着胰腺,前方被大網膜所覆蓋。橫結腸活動度較大,有時可降至盆腔。
(3)降結腸:上自脾曲與橫結腸相接,下在髂嵴水平與乙狀結腸相連,長20cm,前面及兩側有腹膜遮蓋,後方借疏鬆結締組織與左腎下外側、腹橫肌腱膜起點及腰方肌相接觸。自左季肋部及腰部沿左腎外側緣向下,至左腎下極,略轉向內側至腰肌側緣,然後在腰肌和腰方肌之間下行至髂骨骨嵴水平而移行為乙狀結腸
(4)乙狀結腸:在盆腔內,位於降結腸和直腸之間,上段較短,稱為髂結腸,下段較長,稱為盆結腸,長度差異較大,為20~70cm;腸管呈“乙”字形彎曲而得名。乙狀結腸繫膜多較長,活動度大,有時可發生腸扭轉,系膜的後面附着於腹後壁,後面有開口向下的乙狀結腸間隱窩。在纖維結腸鏡檢查時應根據其形狀,順其自然彎曲進鏡。
(圖冊“結腸的解剖結構”參考資料: [2-3] 
結腸的解剖結構

結腸血管

結腸動脈

結腸的動脈 結腸的動脈 [1]
結腸的動脈來自腸繫膜上動脈腸繫膜下動脈 [1] 
(1)回結腸動脈(ileocolic artery) 為腸繫膜上動脈向右側發出的最下一條分支,於回、盲腸結合處附近分為盲腸前、後動脈,闌尾動脈,迴腸支和升結腸支,分別供應盲腸、闌尾、迴腸末段及升結腸下1/3部。
(2)右結腸動脈(right colic artery) 發自腸繫膜上動脈右側壁,在壁腹膜後面右行,跨過右睾丸(卵巢)血管和右輸尿管,至升結腸內側緣,分為升、降支,分別與中結腸動脈和回結腸動脈的分支吻合。升支和降支再分支供應升結腸的上2/3段及結腸右曲。
(3)中結腸動脈(middle colic artery) 在胰頸下緣起於腸繫膜上動脈,進入橫結腸繫膜,行向右下,近結腸右曲處分為左、右支,分別與右結腸動脈和左結腸動脈的分支吻合。中結腸動脈供應橫結腸。胰腺或胃手術切開橫結腸繫膜時,勿傷及該動脈,以免造成橫結腸的缺血壞死。
(4)左結腸動脈(left colic artery) 起於腸繫膜下動脈,在壁腹膜後方行向左上,分為升、降支,營養結腸左曲和降結腸,分別與中結腸動脈和乙狀結腸動脈的分支吻合。
(5)乙狀結腸動脈(sigmoid arteries) 通常有2~4支,起於腸繫膜下動脈,進入乙狀結腸繫膜內呈扇形分佈,供應乙狀結腸。其各分支之間,以及與左結腸動脈的降支之間均有吻合。乙狀結腸動脈與直腸上動脈之間常缺乏吻合,故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的血供較差。 [1] 
從回盲部至乙狀結腸末端,腸繫膜上、下動脈發出的各結腸動脈的分支在結腸的內側緣依次相互吻合形成動脈弓,稱邊緣動脈(colic marginal artery)。邊緣動脈發出直動脈供應結腸。直動脈分為長支和短支,短支在系膜帶處穿入腸壁,長支在漿膜下環繞腸管,至另外兩條結腸帶附近發分支入腸脂垂後穿入腸壁。直動脈的長、短支在穿入腸壁之前很少吻合,故切除腸脂垂時切勿牽拉,以免切斷長支,影響腸壁的供血。 [1] 

結腸靜脈

結腸的靜脈與動脈伴行。結腸左曲以上的靜脈匯入腸繫膜上靜脈,左曲以下的靜脈匯入腸繫膜下靜脈 [1] 

結腸解剖例證

左結腸動脈分支,行程變化較大,有12例佔17%左結腸動脈脈升支較短末達到脾曲。結腸脾曲的緣動脈主要由中結腸動脈的右支末端或副中結腸動脈左支末端形成。此時中結腸動脈左支較長,越過脾曲與左結腸動脈的升支在升結腸的起始或上1/3處吻合成緣動脈。此吻合處全長外徑較小,為0.8-1.0mm,我們把吻合處血管外徑小於1.0mm稱為吻合不良。結腸脾曲處有20例佔28%緣動脈吻合處外徑小於1.0mm,且從緣動脈發出的分佈到結腸脾曲的終動脈長支和短支數較其它區少。此時結腸脾曲的血液供應較差。除此之外在回結腸動脈升支與右結腸動脈降支間有14例佔20%左右吻合不良。右結腸動脈升支與中結腸動脈右支之間有11例佔15%左右吻合不良。中結腸動脈左支與左結腸升支間吻合不良有20例佔25%。直腸上動脈與最下乙狀動脈間末形成吻合支有49例佔7000,故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血供較差。緣動脈吻合處血管外徑平均為1.4±0.4mm。 [4] 
分佈到結腸的動脈源於緣動脈,是終動脈,分長、短兩組分支與腸軸呈垂直方向進入腸壁。長支發出後很快分為前後兩支,沿結腸的系膜緣前、後經漿膜層與肌層之間走行至對系膜緣,穿過肌層達粘膜下層。前、後兩支在對系膜緣處的吻合極不充分,即使有吻合,吻合處的血管極細,因此對系膜緣處血供較差。短支大都起於長支,小部分起於緣動脈,但分佈到結腸去的短支數目較多,短支發出後即刻在結腸繫膜帶附近穿人腸壁,主要分佈到結腸繫膜緣附近的前後壁。結腸繫膜緣附近的腸壁主要由長支和短支共同分佈的,因此血供較豐富。除了在粘膜下層外,動脈終支之間很少發現有吻合支。右半結腸的長支、短支數目較多於左半結腸,因此右半結腸的血供較左半結腸豐富。 [4] 

結腸淋巴

結腸的淋巴管穿出腸壁後伴血管走行,行程中先後向4組淋巴結引流:結腸上淋巴結,位於腸壁及腸脂垂內;結腸旁淋巴結,位於邊緣動脈與腸壁之間;中間淋巴結,沿結腸動脈分佈;腸繫膜上、下淋巴結,分別位於腸繫膜上、下動脈的根部周圍。右半結腸的淋巴大部分向腸繫膜上淋巴結引流,左半結腸的淋巴大部分向腸繫膜下淋巴結引流,它們的輸出管直接或經腹腔淋巴結匯入腸幹。 [1] 

結腸結腸運動

結腸特點

結腸運動與小腸運動最明顯的區別是結腸運動較小腸運動為慢,對刺激的敏感性也比小腸低。 [5] 
小腸的運動特點:小腸有兩種運動方式,一種是節段性收縮,它可以使食糜和消化液完全混合,利於消化和吸收,但並不能推進食糜;另一種是蠕動,與節段性收縮聯合作用,把食糜推向前進。小腸的蠕動很慢,每分鐘約1~2cm,每個蠕動波只把食糜推進約數釐米後即消失。 [5] 
結腸的運動特點:結腸運動少而緩慢,對刺激的反應也較遲緩,這些特點對於結腸作為糞便暫時的貯存所是適合的。結腸的運動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空腹時多見的袋狀往返運動,這種運動不能向前推進食物殘渣;二是進食後或結腸受到擬副交感藥物刺激時所發生的分節推進運動以及多袋推進運動,這兩種運動均可推動食物殘渣向前運動;另外,還有結腸的蠕動,它是由一些穩定向前的收縮波所組成,可以使腸內容物緩緩向前推進。結腸還會發生一種進行很快且前進很遠的蠕動,稱為集團蠕動。集團蠕動可使一部分腸內容物由橫結腸推移至降結腸或乙狀結腸。集團蠕動常見於進食後,由胃-結腸反射所致。 [5] 

結腸增強因素

影響結腸運動的調節因素和控制因素,尚未了解完全。以下各種因素均可增加結腸的運動:
(1)藥物:如乙酰膽鹼煙鹼新斯的明擬膽鹼藥,均可通過興奮支配胃腸平滑肌的副交感神經而使胃腸平滑肌收縮加強。
(2)機體內的某些活性物質:如5-羥色胺前列腺素E1等,均可引起腸道平滑肌興奮,使腸平滑肌收縮加強。
(3)進食:進食中、進食後以及排便時均可增加結腸的蠕動,這是由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所引起的。所謂條件反射,即人在進食時,食物的形狀、顏色、氣味,以及進食的環境等均可引起胃腸的蠕動。所謂非條件反射,即食物對胃腸的機械性或化學刺激以及温度的刺激,均使胃腸黏膜的感受器發生興奮,通過神經傳入中樞,再通過傳出神經到胃腸平滑肌,使胃腸平滑肌收縮。食物對胃腸壁的刺激,亦可不通過中樞神經的參與,而是通過局部反射即可引起平滑肌的收縮和舒張,產生蠕動。 [5] 

結腸抑制因素

抑制結腸運動的因素亦很多,常見的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藥物:M膽鹼受體阻斷藥,如阿托品東莨菪鹼山莨菪鹼(654-2)、普魯苯辛、顛茄酊(或顛茄片);神經節阻斷藥,如六甲雙銨美加明潘必定、三甲硫吩等;抗憂鬱藥,如丙咪嗪、阿密替林;鎮痛藥,如嗎啡等,均可引起腸平滑肌鬆弛,使結腸運動減弱,故以上藥物可導致便秘。
(2)睡眠:人在進入睡眠後,人體各個系統的活動水平均降低,腸平滑肌處於鬆弛狀態,故睡眠時結腸運動減弱。
(3)情志不暢:祖國醫學把人的情志改變歸納為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均指人的精神狀態。在正常情況下,七情不會使人致病,因為它是人體對客觀事物所表現的不同反應。如果是突然的、強烈的或長久的精神刺激,則會導致疾病的發生,這時中醫稱之為“內傷七情”。七情致病可直接傷及內臟,古代醫書中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論述。七情致病還會影響臟腑氣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大腸傳導糟粕的功能也是在氣的升降、出入平衡的條件下進行的。人的情志不暢會導致氣機不暢及臟腑功能失調,其中包括大腸傳導功能的抑制。所以情志不暢也是抑制大腸運動的重要因素之一。
結腸的運動功能紊亂或減弱所造成的便秘,往往易變為頑固性便秘,尤其是左半結腸的運動減弱時,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過久,則水分被吸收過度,大便更難排出。 [5] 
參考資料
  • 1.    姜國華. 局部解剖學[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6.
  • 2.    丁文龍,劉學政. 系統解剖學[M].第9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8:112.
  • 3.    崔慧先,李瑞錫. 局部解剖學[M].第9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8.
  • 4.    宮瑾,宋大為,李富德,馬曉凱.結腸緣動脈的解剖觀察[J].中國局解手術學雜誌,1999(03):180-182.
  • 5.    張孝亭,王本軍,翟文敏. 便秘診斷與治療[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