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結構主義教育哲學

鎖定
結構主義教育哲學(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con-structionism)由瑞土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和結構主義心理學出發而提出的教育哲學。以兒童智力發展的階段性理論為基礎。認為兒童智力結構是不斷形成和改組的,可分為四個年齡階段。
中文名
結構主義教育哲學
外文名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con-structionism
提出者
(瑞土)皮亞傑
學    科
教育學
第一個階段是感知運動階段,從0-2歲,是兒童思維的萌芽時期,是語言以前階段,通過運動圖式來與外界取得平衡,處理主客關係。
第二個階段是前運算階段,從2-7歲,這時感覺運動圖式開始內化為表象與形象圖式,語言出現和得到發展,兒童以表象符號來代替外界事物,形成表象性思維。
第三個階段為具體運算階段,從7-12歲,這一階段很多表象圖式融化、協調而形成具體運算思維,出現了具體運算圖式。
第四個階段是形式運算階段,從12-15歲,這一階段有了抽象的邏輯思維。這一時期中,具體運算思維經過不斷的同化、順應、平衡,就在舊的具體運算結構基礎上逐步出現新的運算結構,這就是與成人思維接近的形式運算思維。這個階段的區別從低到高,有一定的次序,低層為高層作準備,前後階段有質的差別,但不是截然不同,而是有所交叉。皮亞傑的這種研究決定了結構主義教育哲學的原則。他認為應當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而進行教育,並且認為教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要發展兒童的智力,還要積極發展兒童的主動性 [1] 
參考資料
  • 1.    金炳華等編,哲學大辭典(修訂本) (上、下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第6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