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終絲

鎖定
終絲連於脊髓圓錐末端與尾椎椎體背側的一條非神經組織的脊軟膜細絲。在硬膜囊內向後延伸,在該囊的後端合併於脊硬膜絲。
中文名
終絲
馬    尾
脊髓末端變細形成脊髓圓錐
特    點
形成脊神經
形    狀
約平腰1椎體下緣

終絲終絲的形態學結構及其作用

終絲指自脊髓圓錐向下伸出的一根細絲。它不含有神經組織,自第二骶椎水平以下為硬脊膜包裹,向下止於尾骨的背面,有穩定和固定脊髓下端的作用。

終絲與終絲相關的疾病

終絲脊髓栓系綜合徵

脊髓栓系綜合徵(tethered cord syndrom)又稱為終絲綜合徵(filum terminate syndrom),脊髓牽拉綜合徵(cord-traction syndrom)。常與隱性脊柱裂或脊髓縱裂或脊神經異常等並存。
正常脊髓圓錐位於第1腰椎下緣椎管內,此水平以下已無脊髓,為腰、骶、尾部的脊神經根,在椎管內幾乎呈垂直下行。自脊髓圓錐向下延為一根細長的終絲。其中一部分走行於硬膜囊內,稱為內終絲,向下到達硬脊膜下界。另一部分進入終絲鞘內,並在骶管內呈扇狀,稱為外終絲。終絲向下將脊髓固定在尾椎上。
(一)臨牀表現
正常成人終絲約18cm長。當終絲變短、增粗、緊張、圓錐下移時均會出現神經損傷症狀。其典型的臨牀表現為:有腰骶部局部異常,表現為皮膚凹陷、叢毛、色素沉着、皮毛竇等,常合併脊髓縱裂,或其他先天性椎管內或椎管外的贅生物,如脂肪瘤、血管瘤、皮樣囊腫等。後背或小腿疼痛,足部畸形,步態異常,下肢肌力減退,感覺喪失,大小便障礙及脊柱側凸。多數神經症狀是隨生長髮育逐漸出現並加重的。
(二)診斷
脊髓造影、MRI可顯示圓錐的位置,變短、增粗(直徑應大於2mm)的終絲形態。
(三)治療
通過後路椎板切除,鬆解硬脊膜、脊髓、神經根牽拉與壓迫,將緊張、增粗(其直徑可達3mm)、變短的終絲(通常靠背側,其外觀可能表面光滑、呈白色;或有細小顆粒、粗糙;總之,不易分離。而靠前側的,可能為支配括約肌的骶3神經,勿斷)切斷。切斷部位宜在最低點(即找出骶3神經根、應在骶4神經根即相當骶2水平切斷),即接近硬脊膜囊內終絲的終點處,以保證安全。切斷前應先結紮,以防出血。術中可見切斷後的近端終絲和脊髓上移1~2.5cm。10歲以下手術後效果良好,神經症狀好轉,足部、脊柱側凸畸形逐步有所改善。

終絲終絲纖維脂肪瘤

終絲纖維脂肪瘤(filum terminale fibrolipomas)是指終絲纖維的異常脂肪浸潤,是脊柱脂肪瘤的一種類型。
(一)臨牀表現
4%~6%的人可因為其他的原因偶然發現終絲纖維脂肪瘤,這部分人通常不伴有脊髓栓系和脊髓低位。如不合並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則可認為是正常變異。若合併有脊髓的栓系或神經根的受累,可出現相應的神經系統症狀,包括不同程度的行動困難、肌肉僵硬或無力、下肢存在病理反射,還可有痙攣性或低張性膀胱、肛門骶尾區及會陰區疼痛等。
(二)病理改變
脊髓圓錐下部、終絲及腰骶部神經根被認為是由尾部細胞團發育來的。神經管形成後,神經管的遠端與脊索的遠端在尾部融合形成尾部細胞團。尾部細胞團最後通過管化、退變及分化形成脊髓圓錐下部、終絲及腰骶部神經根。脊髓終絲是細長的纖維細絲,自脊髓圓錐頂端向尾側延伸,穿過蛛網膜下腔底部和硬膜,終止於第一尾椎的背面。正常的終絲在腰5骶1水平直徑不大於2mm。終絲纖維脂肪瘤可以累及硬膜下終絲或硬膜外終絲,也可全程受累。硬膜下終絲纖維脂肪瘤趨向於紡錘形,向下至終絲穿過硬膜囊處逐漸變細。
終絲纖維脂肪瘤的發生原因尚不清楚,有可能是由於尾部細胞團管化和退變的異常,致使其分化為脂肪細胞,形成脂肪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