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紹熙內禪

鎖定
紹熙內禪,也稱宋光宗內禪,是指宋光宗趙惇紹熙五年(1194)被迫禪位給兒子趙擴的一起歷史事件。
中文名
紹熙內禪
別    名
宋光宗內禪
人    物
光宗趙惇與其子趙擴
事件時間
紹熙五年(1194)

紹熙內禪背景介紹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死於德壽宮中,宋孝宗表示要服喪三年,為了服喪,讓太子趙惇參預政事。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又禪讓於太子,太子即位後,是為宋光宗。孝宗被尊為壽皇聖帝,簡稱壽皇
宋光宗的皇后李氏姿色豔麗,面相大貴,曾有道士皇甫坦看她的面相,驚訝地説:「此女當母儀天下。」孝宗立即命其子趙惇(後來的宋光宗)聘李鳳娘為妃,封榮國夫人,後改封定國夫人,乾道四年(1168年)生子趙擴
李氏雖姿色豔麗,卻性喜搬弄是非,行事霸道,為皇太子妃時就已令宋孝宗等對她反感。為皇后後,恃着光宗生性懦弱,又疏於朝政,大事小事都要取決於她,權力漸被驕恣兇悍的李鳳娘操控。
李皇后曾朝見壽皇(孝宗),請立趙擴為皇太子,但壽皇認為應該由光宗親自與壽皇商議,李皇后大發雷霆,使壽皇大怒,自此李皇后不斷阻止光宗朝見壽皇。由於壽皇當年數天朝見太上皇(高宗)一次,光宗拒絕朝見太上皇成為很大的對比。
宋光宗即位後,由於李皇后刺激光宗發病,精神也不太正常。壽皇聽説後便送來了藥丸,但李後卻造謠説那是毒藥,離間光宗與壽皇父子關係。有一次,光宗宴請大臣,大臣請光宗探望壽皇,李皇后知道了以後立即阻止。
壽皇駕崩以前,光宗始終沒有探視過壽皇。

紹熙內禪經過

宋光宗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即位,第二年改元紹熙。光宗患病,無法主持朝政,李皇后擅政,撥弄是非,使光宗與其父太上皇(宋孝宗)長期失和。
紹熙五年(1194)五月,太上皇病篤。六月九日,太上皇卒。光宗始終未去重華宮問疾,也不執喪,朝中騷動,尚書左選郎官葉適左丞相留正建議,立皇子嘉王趙擴為監國,以釋疑謗。留正於是率宰執數請,光宗表示想要退位。知樞密院趙汝愚主張禪位給嘉王,而留正認為建儲詔尚未下達而談及此事,日後一定難以相處,於是稱病離開相位而逃。趙汝愚被迫通過知閣門事韓侂冑內禪之意向太皇太后憲聖慈烈皇后)請示,次日,趙汝愚請立嘉王為太子,並且説到光宗批有“念欲退閒”,於是太皇太后應允。七月五日,太皇太后命汝愚以旨諭嘉王趙擴即位,皇子堅決推辭,後來被披黃袍,乃立為皇帝,這就是宋寧宗。立皇后韓氏,其父為韓同卿,是韓侂冑之兄。光宗被尊為太上皇帝李皇后被尊為太上皇后,李氏的權勢方被削弱。歷史上稱這次事件為宋光宗內禪,也稱為“紹熙內禪”。

紹熙內禪退位

由於壽皇的喪禮需要身為長子的光宗主持,而光宗在李皇后的阻止下不主持,朝政有空轉的危機。
當時的樞密使趙汝愚宋太宗之後),就以光宗在奏章批示的“歷事歲久,念欲退閒”八字為由,表示光宗有退位的意思,聯合韓侂冑請高宗吳太后出面(韓侂冑是吳太后的外甥),宣佈光宗退位。

紹熙內禪結果

結果,宋光宗被迫退位,轉為太上皇李皇后被尊為太上皇后趙擴繼位成為宋寧宗
趙汝愚因推立之功出任宰相,而韓侂冑的侄女被立為皇后。由於趙汝愚拒絕向韓侂冑讓步,韓侂冑向宋寧宗進言罷免趙汝愚,韓侂冑得以專權。

紹熙內禪評價

高孝光寧四朝,內禪倒有三次,歷史似乎一再重演。但比起紹興、淳熙內禪來,紹熙內禪實際上是在迫不得已情勢下的皇位更替,意味着其後的南宋王朝,連淳熙內禪那種表面的人君之德和昇平之像都難以為繼了。 [1] 
參考資料
  • 1.    虞雲國細説宋朝:兩朝內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