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细长白甲鱼

鲃亚科突吻鱼属动物
细长白甲鱼,鲃亚科突吻鱼属动物,体长为体高的4.5~4.7倍,为头长的4.4一4.8倍,为尾柄长的4.2~4.5倍。头长为头高的1.5倍,为头宽的1.8倍,为吻长的2.8倍,为眼径的3.0一3.2倍,为眼间距的2.8倍,为口宽的2.7~3.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3.0倍。
动物界
突吻鱼属
分布区域
澜沧江(中国国内)
中文名
细长白甲鱼
模式产地
广西

形态特征

播报
编辑
背鳍Ⅲ~8;臀鳍Ⅲ~5;胸鳍Ⅰ~16;腹鳍Ⅰ~9。侧线鳞48[7.5/(4.5~V)]50;背鳍前鳞13;围尾柄鳞16。鳃耙31(依Banarescu)。下咽齿4·3·2(Banarescu)。

分类信息

播报
编辑
编号:
6017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亚科:
鲃亚科
拉丁亚科:
Barbinae
中文属名:
突吻鱼属
拉丁属名:
Varicorhinus
拉丁种名:
elongatus
定名人:
Fang
年代:
1940
中文名:
细长白甲鱼 [1]
原始文献:
Bull. Soc. zool. Fr. :138. 1940.
资料来源:
云南鱼类志[上册]:217-218. 中国鲤科鱼类志[下卷]:311-312.

种群分布

播报
编辑
白甲鱼大多栖息于水流较湍急、底质多砾石的江段中,喜游弋于水的底层。每年雨水节前后成群溯河上游,立秋前后则顺水而下,冬季在江河干流的深水处乱石堆中越冬境承。常以锋利的角质下颌铲食岩石上的着生藻类,兼食少量的摇蚊幼虫、寡付陵嚷毛类和高等植物的碎片。摄食强度最大是在3-4月份,嫌赠兰冬季 和生殖季节一纸拒说照般都很少或停止摄食。3冬龄达到性成熟,产卵期较长,长江流域为4-6月,珠江流域为2阀试定-3邀体妹月。产卵场多为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卵附着在水底砾石上进行孵化。
白甲鱼分布于长江兵催懂中、上游干欠重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
白甲鱼是长江上游及珠江流域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生长速度较快,1-3龄较显著,3冬龄鱼平均为37.1厘米,平均体重达1.14公斤,3冬龄以后增长较缓慢。常见个体为0.25-2公斤,最大个体达6.5公斤。它在产区的捕获物中所占比重较大,肉细嫩,味鲜美,在市场中,除长吻鮠、鲶、铜鱼外,与鲤、倒刺鲃等同居于大众所喜食之鱼类。此鱼很有可能发展成山谷水库的饲养对象。

习性

播报
编辑
生活习性\
繁殖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