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細菌抗原檢測

鎖定
細菌抗原檢測是指用已知細菌抗體檢測患者體內有無相應抗原的方法,用於細菌感染性疾病的輔助診斷,如腦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無乳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致病性大腸埃希菌、志賀菌、沙門菌及軍團菌等檢測。
中文名
細菌抗原檢測
操作方法
凝集反應、免疫熒光技術
臨牀意義
利用已知抗體對抗原進行診斷

細菌抗原檢測檢查前準備

向被檢測者解釋本操作的目的、方法等,以消除顧慮;選取帶菌的血液、腦脊液、尿液等進行檢測。

細菌抗原檢測操作方法

1.凝集反應
用玻片凝集試驗、反向間接凝集試驗、協同凝集試驗可檢測患者早期血液、腦脊液和其他分泌液如尿液中可能存在的抗原。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患者的腦脊液,用腦膜炎奈瑟菌特異性診斷血清可直接檢測腦膜炎奈瑟菌。
2.免疫熒光技術
以熒光顯微鏡為檢測工具,用熒光素標記抗體或抗抗體,檢測固定標本上的細菌抗原,常用方法有直接法、間接法及補體法等。方法是將待檢標本中的細菌抗原與診斷血清反應,如果標本中有相應細菌,則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再與熒光素標記的抗免疫球蛋白抗體反應,洗滌去除未結合的熒光標記抗抗體,熒光顯微鏡觀察結果,如有熒光出現,説明被檢標本中有細菌。
3.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將準備好的抗體懸液進行包被、洗滌、封閉、稀釋、加樣、再洗滌、加酶等一系列步驟後,可檢測出此抗體相應的抗原。
除上述方法外,對流免疫電泳、免疫印跡試驗、化學發光免疫技術等亦可用於臨牀細菌抗原檢測。

細菌抗原檢測臨牀意義

利用已知特異性抗體檢測標本中病原菌抗原成分可做出快速診斷,即使患者曾使用抗生素,細菌生長被抑制,利用培養方法不能檢出細菌,因尚有特異抗原存在,仍可通過檢測病原菌抗原明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