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細胞內信號

鎖定
在細胞內傳遞細胞調控信號的化學物質稱為細胞內信息物質,其組成多樣化。通常將Ca2+、cAMP、cGMP、DAG、IP3、Cer、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謝物等這類在細胞內傳遞信息的小分子化合物稱為第二信使。
中文名
細胞內信號
所屬學科
生物學

細胞內信號定義

細胞信號指細胞內相互傳遞信息的相關載體與形式。細胞內信號轉導是指細胞通過胞內受體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經細胞內信號轉導系統轉換,從而影響細胞生物學功能的過程。

細胞內信號胞內受體

胞內受體全部為DNA結合蛋白,位於胞液或胞核,結合信號分子後,受體表現為反式作用因子,可結合DNA順式作用元件,活化基因轉錄及表達。包括類固醇激素受體甲狀腺激素維甲酸受體等。胞內受體都是單鏈蛋白,有4個結構區:①高度可變區②DNA結合區③激素結合區④絞鏈區。

細胞內信號作用方式

細胞內信號直接作用

如Ca能直接與骨骼肌的肌鈣蛋白結合引起肌肉收縮;

細胞內信號間接作用

間接作用是是主要的方式,通過活化蛋白激酶,誘導一系列蛋白質磷酸化,最後引起細胞效應。

細胞內信號基本特性

①是第一信使同其膜受體結合後最早在細胞膜內側或胞漿中出現、僅在細胞內部起作用的信號分子
②能啓動或調節細胞內稍晚出現的反應信號應答。第二信使(細胞內信號)都是小的分子或離子。細胞內有五種最重要的第二信使:cAMP、cGMP、1,2-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DAG)、1,4,5-三磷酸肌醇(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IP3)、Ca2+(植物中主要的第二信使)等。
第二信使在細胞信號轉導中起重要作用, [1]  它們能夠激活級聯繫統中酶的活性,以及非酶蛋白的活性。第二信使在細胞內的濃度受第一信使的調節,它可以瞬間升高、且能快速降低,並由此調節細胞內代謝系統的酶活性,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包括: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脂肪的儲存和移動以及細胞產物的分泌。第二信使也控制着細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並參與基因轉錄的調節。

細胞內信號基本過程

細胞對外部信號的應答通常是綜合性反應,包括基因表達的變化、酶活性的變化、細胞骨架構型的變化、通透性的變化、DNA合成的變化、細胞死亡程序的變化等。這些變化並非都是由一種信號引起的,通常要幾種信號結合起來才能產生較複雜的反應,而且通過信號的不同組合產生不同的反應。細胞在信號應答中的每一種最終表現都是受體接受了一套相關的細胞外信號並作出綜合應答的結果。
信號級聯放大(signaling cascade)從細胞表面受體接收外部信號到最後作出綜合性應答,不僅是一個信號轉導過程,更重要的是將信號進行逐步放大的過程。細胞表面受體蛋白將細胞外信號轉變為細胞內信號,也就是激活胞內的第二信使,經信號級聯放大、分散和調節產生綜合性的細胞應答。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s)由細胞表面受體接受信號後轉換而來的細胞內信號稱為第二信使。

細胞內信號傳遞途徑

1.G蛋白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G蛋白可與鳥嘌呤核苷酸可逆性結合。由x和γ亞基組成的異三聚體在膜受體與效應器之間起中介作用。小G蛋白只具有G蛋白亞基的功能,參與細胞內信號轉導。信息分子受體結合後,激活不同G蛋白,有以下幾種途徑:(1)腺苷酸環化酶途徑通過激活G蛋白不同亞型,增加或抑制腺苷酸環化酶(AC)活性,調節細胞內cAMP濃度。cAMP可激活蛋白激酶A(PKA),引起多種靶蛋白磷酸化,調節細胞功能。(2)磷脂酶途徑激活細胞膜上磷脂酶C(PLC),催化質膜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水解,生成三磷酸肌醇(IP3)和甘油二酯(DG)。IP3促進肌漿網或內質網儲存的Ca2+釋放。Ca2+可作為第二信使啓動多種細胞反應。Ca2+與鈣調蛋白結合,激活Ca2+/鈣調蛋白依賴性蛋白激酶磷酸酯酶,產生多種生物學效應。DG與Ca2+能協調活化蛋白激酶C(PKC)。
2.受體酪氨酸蛋白激酶(RTPK)信號轉導途徑受體酪氨酸蛋白激酶超家族的共同特徵是受體本身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TPK)的活性,配體主要為生長因子。RTPK途徑與細胞增殖肥大和腫瘤的發生關係密切。配體與受體胞外區結合後,受體發生二聚化後自身具備(TPK)活性並催化胞內區酪氨酸殘基自身磷酸化。RTPK的下游信號轉導通過多種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的級聯激活:(1)激活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2)激活蛋白激酶C(PKC),(3)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從而引發相應的生物學效應。
3.非受體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徑此途徑的共同特徵是受體本身不具有TPK活性,配體主要是激素和細胞因子。其調節機制差別很大。如配體與受體結合使受體二聚化後,可通過G蛋白介導激活PLC-β或與胞漿內磷酸化的TPK結合激活PLC-γ,進而引發細胞信號轉導級聯反應
4.受體鳥苷酸環化酶信號轉導途徑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可激活鳥苷酸環化酶(GC),增加cGMP生成,cGMP激活蛋白激酶G(PKG),磷酸化靶蛋白髮揮生物學作用。
5.核受體信號轉導途徑細胞內受體分佈於胞漿或核內,本質上都是配體調控的轉錄因子,均在核內啓動信號轉導並影響基因轉錄,統稱核受體。核受體按其結構和功能分為類固醇激素受體家族和甲狀腺素受體家族。類固醇激素受體(雌激素受體除外)位於胞漿,與熱休克蛋白(HSP)結合存在,處於非活化狀態。配體受體的結合使HSP與受體解離,暴露DNA結合區。激活的受體二聚化並移入核內,與DNA上的激素反應元件(HRE)相結合或其他轉錄因子相互作用,增強或抑制基因的轉錄。甲狀腺素類受體位於核內,不與HSP結合,配體與受體結合後,激活受體並以HRE調節基因轉錄。
總之,細胞信息傳遞途徑包括配體受體和轉導分子。配體主要包括激素細胞因子生長因子等。受體包括膜受體和胞內受體。在這裏指胞內受體。轉導分子包括小分子轉導體和大分子轉導蛋白蛋白激酶。膜受體包括七個跨膜α螺旋受體和單個跨膜α螺旋受體,前一種膜受體介導的信息途徑包括PKA途徑,PKC途徑,Ca離子和鈣調蛋白依賴性蛋白激酶途徑和PKG途徑,第二信使分子如cAMP、DG、IP3、Ca、cGMP等參與這些途徑的信息傳遞。後一種膜受體介導TPK—Ras—MAPK途徑和JAKSTAT途徑等。胞內受體的配體是類固醇激素維生素D3、甲狀腺素和維甲酸等,胞內受體屬於可誘導性的轉錄因子,與配體結合後產生轉錄因子活性而促進轉錄。通過細胞信息途徑把細胞外信息分子的信號傳遞到細胞內或細胞核,產生許多生物學效應如離子通道的開放或關閉和離子濃度的改變酶活性的改變和物質代謝的變化基因表達的改變和對細胞生長、發育、分化和增值的影響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