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陽縣誌

鎖定
《紫陽縣誌》是紫陽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誌。 [1] 
中文名
紫陽縣誌
作    者
紫陽縣誌編纂委員會
出版時間
1989年10月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頁    數
885 頁
ISBN
9787805461687
類    別
地方誌
裝    幀
精裝

紫陽縣誌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該縣的自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衞生等各個方面的歷史與現狀。 [1] 

紫陽縣誌作品目錄

封面
紫陽縣誌
《紫陽縣誌》編纂委員會成員
《紫陽縣誌》編輯
彩圖
紫陽縣全圖
上圖:縣城鳥瞰
右圖:任河、漢江匯流
①②巴山石林、石筍
③文筆峯
④川陝邊界黃草梁
⑤大巴山區河流地貌
①擂鼓台主峯
②擂鼓台龍頭峯
③魔王溝瀑布
④月池溝三疊泉
①鳳凰山雲海
②三尖石
③望天龜
④羅漢松
①蛇石
②鐵鎖鏈
③松林
④道廟上殿
⑤道廟下殿
①漢江中壩島
②任河源頭(四川境內)
③任河三十里峽
④大巴山高峯一五個包近景
①②洪水淹沒縣城河街(1983.7.31)
③洪水淹沒瓦房店(1983.7.31)
④⑤鞍子溝特大暴雨記事碑(1979)
①紫陽茶試驗站豐產茶園
②紫陽金錢桔
③映山紅
④竹林
⑤珍奇樹木月月桂
①綠板石
②恆紫公路
③任河公路大橋
④芭蕉古鐵索橋
⑤麻柳火車站
⑥朱溪河口雙橋
①千年古樟
②鐵堅杉
③優良畜種無角山羊(狗頭羊)
④珍貴動物大鯢(娃娃魚)
①墾植新茶園
②採茶
③茶葉加工
④落後的揉茶方式
①深山梯田
②國營示範農場
③改河造田
④滴水崖水庫
⑤葫蘆頸水電站大壩
⑥⑦牛頸項水電站
①農具三大件
②背籠、挎籃
③手拉磨
④草鞋扒子
⑤碓窩
①麻柳水泥廠
②美國客商考察板石生產
③漢江航運
④特高頻無線電話接收發射塔
⑤紫陽漢江鐵路大橋
①洞河
②漢王城
③毛壩關
④縣城河街集市
⑤蒿坪供銷樓
⑦洄水灣
①縣人民政府大樓
②芭蕉口小學
③紫陽一中
④高橋中學
⑤紫陽電影院
①洞河戲樓
②民間社火
③-⑥民間工藝品
①②縣人民代表大會會場
③縣政協會議會場
④古戰場辛灘子
⑤毛壩關亂石子戰場
①書寫在縣城東門口的中原軍區佈告
②民兵訓練
③瓦廟子反革命暴亂舊址
④毛壩中學
①民歌劇《嫁嫂》劇照
②民歌劇《牧羊戀歌》劇照
③縣誌採編人員進行實地考察
④漢劇《紅珠女》劇照
⑤文藝工作者到鄉村收集民間樂曲
⑥學生合唱隊
⑦縣男子籃球代表隊
①白馬石漢代村鎮遺蹟
②民間收藏的太平天國貨幣
③-⑦館藏文物
①②鳳凰山明代石刻造象羣
③瓦房店報恩塔
④⑤松河口古渡碑
⑥縣城泗王廟
⑦東明庵石塔
①目連橋
②深山通公路
③整修縣城街道
④白河薄殼型石拱橋
⑤觀音寨
⑥修建紫漁公路時死難民兵紀念碑
①②老教育家朱茂青
③教育家郭 抵
④老紅軍賀天星
①②中醫程春波
③紅巖口地主莊園-陳家院子(局部)
④洞河節孝坊(局部)
⑤地方武裝頭子胡保安
①②瓦房店武昌同鄉會館
③④湖北移民陳天元造象
⑤⑥《章氏族譜》
①依山傍水的村鎮建築
②③④巴山農舍
《紫陽縣誌》序
凡例
目錄
卷一縣史述要
第一章自然概況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氣候
三、主要資源
四、縣史分期
第二章置縣前的人類活動
一、史前文化遺蹟
二、巴國經濟掠影
三、秦漢之際的生產力
四、南北朝的短期偏安
五、唐宋的安定繁榮
六、朱元璋的“禁山”政策
七、巴山流民的定居和起義
八、置縣緣由
第三章明清時的山區開發
一、置縣初期的人口
二、落後的刀耕火種
三、“茶馬制”促進了茶葉生產
四、明代的教育狀況
五、明末清初的大戰亂
六、南方移民對紫陽山區的開發
七、商業與航運的興盛
八、清代中期的教育和文化
九、有識之士的作為
十、“棚民”的境遇
十一、地主階級的巧取豪奪
十二、白連教大起義
第四章民國年間的戰亂與建設
一、哥老會反清起義
二、民生凋敝的三等縣
三、兵連禍接,民無寧日
四、地方武裝割據
五、紅軍的活動和國民黨的“圍剿”
六、農村經濟枯竭
七、煙毒為患30年
八、平定地方武裝
九、救亡運動
十、抗戰期間的經濟建設
十一、稍有成效的禁煙
十二、流亡知識分子對振興紫陽教育、文化、衞生事業的貢獻
十三、節衣縮食,支援抗戰
十四、民國末年的階級關係和腐敗政治
第五章新中國成立後的發展與徘徊
一、人民解放軍進駐紫陽
二、獲得解放的生產力
三、人民行使民主權利
四、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
五、1958年以後的徘徊
六、“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後果
七、襄渝鐵路建設及其對紫陽經濟的促進
八、三中全會以後的蓬勃生機
九、全面增長的城鄉經濟
十、科教文化事業欣欣向榮
十一、38年的巨大成就
十二、擺脱貧困面貌為當務之急
卷二大事記
卷三行政建置志
第一章置縣沿革
第一節置縣考
第二節沿革表
第二章疆域·政區
第一節疆域
第二節政區
圖3-1 紫陽疆域變遷圖
表3~2 紫陽縣民國年間政區表
圖3-2 紫陽曆史地圖一(清·康熙)
圖3-3 紫陽曆史地圖二(清·道光)
圖3-4 紫陽曆史地圖三(民國初)
第三章區鄉·要地
第一節區鎮概況
表3~7各區鄉自然狀況一覽表(1985)
第二節要地釋名
卷四地質地貌志
第一章地質
第一節地層
第二節構造
表4-1 紫陽地層劃分對比表
圖4-1陝西省紫陽縣構造綱要圖
圖4-2 陝西省紫陽縣地質礦產圖
第三節岩石
第二章地貌
圖4-3 陝西省紫陽縣地貌圖
第一節山嶽
第二節水系
第三節地貌特徵
第三章風景名勝
第一節擂鼓台風景區
圖4-4 擂鼓台風景區示意圖
第二節瀑布·泉
第三節洞穴
第四節島嶼
卷五自然資源志
第一章土地資源
第一節土地利用狀況和結構
第二節土壤資源
第二章水資源
第一節徑流
第二節水能
表5~1 紫陽縣主要流域水能藴量表
表5~2 紫陽縣主要河流客水流量
第三節水質
第三章氣候資源
第一節四季
表5~3 本縣四季的始終日大約如下表
第二節氣温
表5~4 各鄉政府駐地年均氣温
表5~5 累年各月平均氣温表
表5~6 極端最高最低氣温表
表5~7 ≧0℃、10℃積温情況
第三節日照
表5~8 紫陽縣城晝夜情況表 單位:時、分
第四節降水
表5~9 歷年降水情況表 單位:毫米
表5~10 多年各月最大日降水量發生情況
表5~11 累年各月最長連續降水情況表 單位:毫米
表5~12 累年各月最長連續無降水時間
第五節物候
第四章植物資源
第一節農業栽培植物
第二節藥用植物
表5~14 最高年收購量曾達5噸以上的如下表
第三節用材(含薪炭)樹種
第四節特用經濟樹種
第五節觀賞植物
第六節飼用植物
第七節其它植物
第五章動物資源
第一節飼養動物
第二節野生動物
第三節水生動物
第四節昆蟲及其它
第六章礦物資源
第一節黑色金屬礦
第二節有色金屬礦
第三節冶金輔助材料礦
第四節化工原料礦
第五節建築材料及其它非金屬礦
第六節能源礦
第七節其它礦物
卷六自然災異志
第一章自然災害
表6~1 各個時期分類災害如下表
第一節明清時期(1512~1911)
第二節民國時期(1912~1949)
第三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1985)
第四節歷代救災紀略
第二章異常現象
第一節地震
第二節天象
第三節大氣光象
第四節地物、生物、氣候異常
卷七人口志
第一章人口源流
表7~1 自置縣以來人口統計數如下表
第二章人口構成
第一節年齡、性別
表7~2 人口年齡結構正由年輕型向成年型過渡
圖7-1 紫陽縣人口金字塔 單位:百人
第二節民族
第三節文化程度
表7~3 各年齡段文盲比例如下表
表7~4 具有各種文化程度的人口如下表
表7~5 城鎮人口的文化程度顯著高於農村
表7~6 各行業人口文化構成狀況表 單位:人
表7~7 各種職業人口文化程度狀況 單位:人
第四節農業與非農業人口
表7~8 部分年份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的比例見下表 單位:人
第五節人口分佈
表7~9 附表 單位:人
第三章人口變動
第一節自然變動
表7~10 幾個主要年份人口自然變動及增長率見下表 單位:人
第二節機械變動
表7~11 部分年份的遷移情況如下表 單位:人
第四章人口控制
第一節組織措施
第二節晚婚晚育
表7~12 部分年份晚婚情況如下表 單位:對
第三節節育措施
表7~13 部分年份落實節育措施情況如下表 單位:人、%
表7~14 部分年份終止妊娠情況如下表 單位:人
第四節政策·獎懲
第五章人口登記管理與調查
第一節人口登記管理
第二節人口調查
第六章婚姻家庭
第一節婚姻
表7~15 新中國成立以來部分年份結婚人數如下表
第二節家庭
表7~16 部分年份户平均人口如下表 單位:人
第七章氏族
第一節姓、名
第二節氏族及居民祖籍考
表7-18 附表
第三節族譜著錄
卷八農業志
表8~1 解放後部份年份農業總產值如下表 單位:萬元
第一章種植業
第一節糧油萊種植
表8~2 幾個主要年份面積、產量、畝產量如下表
表8~3 附表 單位:噸
表8~4 解放以來幾個主要年份種植面積、產量、平均畝產量和人均嚴量如下表
表8~5 附表 單位:噸
第二節耕作制度
第三節耕作技術
第二章畜牧業·漁業
表8~6 幾個主要年份畜牧業產值如下表 單位:萬元
第一節畜禽結構與飼養
表8~7 同年幾種主要家畜羣內結構如下表 單位:頭、只
表8~8 解放後部分年份年末存欄數和當年出欄數如下表 單位:萬頭
表8~9 附表 單位:萬頭
第二節畜病防治
第三節漁業
第三章林業
第一節林業資源
第二節植樹造林
第三節林業管理
第四節林業生產
表8~11 解放後幾個主要年份林產品產值如下表 單位:萬元
表8~10 附表 單位:萬元
第四章植物保護
第一節病蟲害
表8~12幾種主要糧食作物的主要病蟲害見下表
表8~13 各種主要作物主要病蟲害的區域性分佈如下表
第二節病蟲害防治
第五章農田水利與水土保持
第一節農田水利建設
第二節水土保持
第六章生產工具
第一節手工工具
第二節農業機械
第七章農業生產關係
第一節解放前農業生產關係
第二節土地改革時期
第三節農業合作化時期
第四節人民公社化時期
第五節聯產承包責任制時期
卷九茶業志
圖9-1 1950~1985年陝西省、紫陽縣茶葉產量及紫陽佔全省%變化圖
第一章茶葉生產
第一節植茶史
表9~1 1950~1985年紫陽縣茶葉產量、產值統計表
第二節茶區分佈
圖9-2 紫陽縣茶區分佈現狀圖
第三節茶園培育
第四節茶葉加工
第二章茶葉經營
第一節茶馬制對紫陽茶的影響
第二節茶葉經營方式
第三節集散地
第四節運銷地域
圖9-3 紫陽茶運銷路線圖
第三章茶葉在本縣經濟中的地位
第一節茶葉與人民生活
第二節茶葉與財政税收
第三節茶葉價格和成本
表9~2 紫陽茶收購價格變動表 單位:元/公擔
第四節紫陽茶的化學成分和藥用價值
表9~3 兒/氨比值比較表
表9~4 紫陽茶與外地茶含硒量對比表
卷十工業志
表10~1 紫陽縣工業企業數及總產值統計表
第一章食品及飲料製造業
表10~2 食品、飲料製造業產值對照表
第一節制茶
第二節糧油加工
第三節釀酒及其他飲料製造
第四節罐頭製造
第五節糕點、糖果、醬醋加工
第二章礦業
表10~3 紫陽縣礦業產值統計表
第一節煤炭開採
第二節錳礦開採
第三節淘金
第三章建材業
表10~4 紫陽縣建材產值統計表
第一節石灰·磚·瓦製造
第二節水泥製造
第三節石材加工
第四章農業機具修造業
表10~5 紫陽縣農機具修造產值統計表
第五章水力發電業
表10~6 70年代以後電業產值統計如下
第一節電站建設
表10~7 鄉村水電站分佈表
表10~8 紫陽縣發電量統計表
第二節供電、用電與管理
表10~9 紫陽縣用電量統計表
表10~10 每度電收費標準 單位:元
第六章縫紉·印刷·製陶業
(一)縫紉
表10~11 紫陽縣服裝加工產量產值統計表
(二)印刷
(三)製陶
第七章管理
第一節行政管理
表10~12 1985年底,行政隸屬關係如下表
第二節企業管理
表10~13 紫陽縣集體工業(獨立核算)企業主要經濟指標統計表
表10~14 紫陽縣國營工業(獨立核算)企業主要經濟指標統計表
卷十一交通志
第一章交通設施
圖11-1 紫陽縣交通、水系圖
第一節道路
表11~1 紫陽縣區、鄉公路表
第二節橋樑
表11~2 紫陽境內鐵路橋(100米以上)統計表
第三節渡口
第四節道路建設
第二章運輸
第一節運輸工具
表11~3 紫陽縣車輛情況表
第二節運輸量
表11~4 紫陽縣水運運輸量情況表
表11~5 紫陽縣公路運輸量情況表
第三節運輸企業
第三章交通管理
第四章郵政
第一節郵路
第二節業務和設備
表11~6 紫陽縣解放後郵政情況表
第五章電信
第一節線路和用户
表11~7 紫陽縣解放後電話線路及用户情況表
第二節業務和設備
第六章交通事故
第一節水運、渡口事故
第二節公路交通事故
卷十二商業志
第一章個體商業
第一節商行、商户
第二節商品貿易
第三節個商管理
第二章供銷合作商業
第一節商品購進
第二節商品銷售
表12~1 生產資料年銷售額表 單位:萬元
表12~2 解放後部分年份生活資料銷售額如下表 單位:萬元
第三章國營商業
第一節商品機構
第二節商品購銷
表12~3 建國後幾個主要年份商品購進總值如下表 單位:萬元
表12~4 部分年份商品銷售總額見下表 單位:萬元
第四章糧食商業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收購
第三節供應
第四節倉儲
第五章集市貿易
第一節市集
第二節市場管理
卷十三城鄉建設志
第一章縣城建設
第一節舊縣城沿革
第二節街道
第三節供水
第四節供電
第五節環境衞生
第六節公房管理
第七節主要建築
圖13-3 紫陽縣城現狀示意圖
圖13-2 民國初年紫陽縣城圖
圖13-1 清代中期紫陽縣城圖
第二章集鎮建設
第一節漢江沿岸集鎮
第二節任河沿岸集鎮
第三節其它集鎮
第三章鄉村建設
第一節鄉村格局
第二節農舍
第三節廁所
第四節畜圈
第四章建工與建材
第一節建築設計隊伍
第二節建材
第五章庫區移民遷建
卷十四財政金融志
第一章財政
第一節體制
第二節收入
第三節支出
第二章税收
第一節農業税(附地方附加)
第二節工商税
表14~1 附表
表14~2 部分年份工商税收統計表
第三節徵收與管理
第三章金融
第一節貨幣
表14~3 部分年份幣投放、回籠數額統計表 單位:萬元
第二節信貸
表14~4 部分年份工商貸款餘額統計表 單位:萬元
第三節儲蓄
表14~5 部分年份城鄉儲蓄餘額統計表 單位:萬元
第四節公債·國庫券
第五節保險
卷十五經濟綜合管理志
第一章計劃·統計·審計
第一節計劃
表15~1 附表
第二節統計
紫陽縣統計系統示意圖
第三節審計
第二章勞動人事管理
第一節人亨管理
表15~2 解放後,1954年、1964、1985年幹部年齡構成情況如下表
第二節勞動就業
第三節工資
表15~3 民國三十八年(1949)各工資表
第四節退職退休和離職休養
第三章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工商登記
第二節商品管理
第三節經濟合同監督
第四節打擊投機倒把
第四章物資管理
第一節經營管理
第二節物資購銷
第五章物價管理
第一節市場物價
表15~4 幾個歷史時期部分工、農產品交換比例如下表
表15~5 1958年、1960年幾種主要物價對照表
第二節物價調整
表15~6 部分農副產品單項價格及價格指數如表 單位、公斤、元、%
第三節物價檢查、監督
第六章計量管理
第一節計量器具
第二節計量檢查監督及量位傳遞
第七章農民家庭經濟抽樣調查
卷十六政治志
第一章政權機構
第一節明清時期
第二節中華民國時期
第三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
第四節選舉
第二章政黨·政協·羣團
第一節國民黨組織
第二節共產黨組織
第三節人民政協
第四節羣眾團體
第三章公安
第一節公安機構沿革
第二節社會治安
第三節剿匪與鎮壓反革令
第四節取締反動會道門
第五節禁賭
第四章司法
第一節審判
第二節檢察
第三節司法行政
第四節案例
第五章民政
第一節社會救濟
第二節優撫
第三節信訪
第六章重大政治事件
第一節哥老會反清起義紀略
第二節鴉片煙毒興亡紀實
第三節兩縣長接連被逐記
第四節地方武裝投誠記
第五節紫陽解放記
第六節“巴山反共救國軍”覆滅記
第七章“文化大革命”運動
第一節學“語錄”和破“四舊”
第二節派性和武鬥
第三節清理階級隊伍和“一打三反”
第四節農村“整頓”
第五節動亂之結束
卷十七軍事志
第一章兵防
第一節軍亨機構
第二節縣屬常備武裝
第三節防務·戰備
第四節地要幼
第二章駐軍·兵役
第一節駐軍
第二節兵役
第三章農民起義
第一節藍廷瑞 鄢本恕廖惠
第三節李三
第四節何勉
第四節明末農民起義軍
第五節武大定 孫守法 孫守金王嘉祚 許不感 “故明宜川王朱宜(鑃)”
第六節白蓮教
第七節太平天國西征軍 川滇農民起義軍
第八節周蠻刀
第四章地方武裝
第一節外來武裝
第二節本縣武裝
第五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事鬥爭
第一節川東起義軍吳治部
第二節紅四方面軍在紫陽的活動
第三節安康起義部隊
卷十八科學技術志
第一章科學研究
第一節主要科學研究活動
第二節論著存目
第二章科學技術推廣、普及
第一節農業
第二節林業與特產
第三章科技隊伍
第一節人才現狀
表18~1 文化程度、專業和年齡構成如下表 單位:人
表18~2 附表 單位:人
第二節人才待遇
表18~3 1985年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工資狀況如下表 單位:年、人、元
第四章科技機構與管理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科技管理
卷十九教育志
第一章初等教育
第一節幼兒教育
第二節小學教育
第二章中等教育
第一節普通中學
第二節職業中學
第三章職業技術教育
(一)職業技術學校
(二)就業訓練
第四章成人教育
第一節掃盲教育
第二節職工業餘教育
第三節幹部教育
第四節成人高等及中等專業教育
第五章教師隊伍
第一節教師培訓
第二節生活待遇
第六章教育經費及管理機構
第一節教育經費
第二節管理機構
卷二十文化志
第一章羣眾文化
第一節羣眾文化生活
第二節文化團體及設施
第三節電影
第四節電視及音像
第二章民間文藝
第一節民間舞蹈
第二節傳説、故事、民謠
第三節民間美術
第四節器樂曲
第五節紫陽民歌
第六節民間文藝的蒐集與整理
第三章新聞宣傳
第一節報紙
第二節有線廣播
第四章戲劇
第一節百年來各地戲劇活動
第二節縣漢劇團
第三節紫陽民歌劇
第五章文藝創作
第一節創作概況
第二節主要期刊
第六章圖書·檔案
第一節圖書發行
第二節圖書室
第三節檔案
第四節地方誌編纂
第七章體育
第一節民國以前體育活動概述
第二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體育活動
第三節體育設施
表20~1 紫陽縣參加地區運動會成績統計表
表20~2 成年男子田徑紀錄
表20~3 成年女子田徑紀錄
表20~4 少年男子田徑紀錄
表20~5 少年女子田徑紀錄
表20~6 舉重紀錄
第八章文物
第一節古文化遺址
第二節古棧道
第三節古建築
第四節古墓葬
第五節石刻
第六節館藏文物
第七節革命文物
第八節文物發掘與保護
第九章宗教
第一節佛教
第二節道教
第三節伊斯蘭教
第四節天主教
卷二十一衞生志
第一章疾病防治
第一節傳染病防治
第二節地方病防治
第三節三年嚴重自然災害期間的乾瘦浮腫病
第四節醫藥機構
第二章民間醫藥
第一節中醫
第二節草醫
第三節廟醫
第四節藥鋪
第三章衞生防疫與保健
第一節衞生防疫
第二節愛國衞生運動
第三節婦幼保健
第四節公費醫療管理
第四章藥材生產與加工
第一節藥材生產
第二節產地收購與集散
第三節成藥製售
卷二十二民俗志
第一章社會民俗
第一節年節
第二節交際
第二章家庭生活民俗
第一節嫁娶
第二節生育
第三節喪葬
第三章經濟民俗
第一節農業
第二節飼養
第三節修房造屋
第四節飲食
第五節服飾·器物
第六節其它行業
第四章信仰民俗
第一節祭祀
第二節祈雨
第三節巫醫
第四節忌諱
卷二十三方言志
第一章紫陽方言分區
第一節中區
第二節南區
圖23-1 紫陽方言分區圖
第三節東北區
第二章語音
第一節聲韻調
第二節聲韻調的配合關係
第三節文白異讀和特殊讀音
第四節語音比較和推廣普通話
第三章詞語
第四章語法特點
第一節重疊
第二節後綴
第三節動詞“沒”與副詞“沒”
第五章諺語
卷二十四人物誌
第一章人物傳
表24~1 立傳人物分類、分區統計如下
第一節古代人物
第二節近代人物
第三節現代人物
第二章英烈名錄
(一)鴉片戰爭(1840)
(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34)
(三)解放戰爭(1946~1949)
(四)縣內剿匪(1950)
(五)國內剿匪(1950~1958)
(六)抗美援胡(1950~1954)
(七)青藏平叛(1958~1960)
(八)中印邊境中衞反擊戰(1961~1962)
(九)中越邊境自衞反擊戰
第三章因公犧牲人員表
表24~2 襄渝鐵路建設期間死難人員統計表
表24~3 本籍在外犧牲人員表
表24~4 鐵道兵犧牲人員表
表24~5 死難民工表
表24~6 西安學生死難人員表
卷二十五文獻輯要
一、公文
復畢中丞稟
勸諭廣種紅苕曬絲備荒示
重請紫陽採訪邑志事實諸紳士文
募修紫陽爐子灘疏
觀風告示
光緒十年楷正糧票碑示章程
陝西省紫陽縣過去田賦概況調查表
紫陽縣政府呈文(民國三十六年)
二、策論·論文
救荒十策
紫陽茶之產銷
試議紫陽農業的發展戰略
三、碑記
重修城垣碑記
三河平賊記
乾溝平賊記
重修儒學碑記
紫陽元帝廟碑記
建修仙峯書院碑記
雞公津義學記
紫陽邑侯鄧公去思碑記
邑侯陳公去思碑記
長灘子平息記
禁耳山石碑文
四、縣誌序言錄
紫陽縣誌舊序(一)
紫陽縣誌舊序(二)
重修紫陽縣誌序(一)
重修紫陽縣誌序(二)
纂修紫陽縣誌序
續修紫陽縣誌序
紫陽縣誌弁言
續修紫陽縣誌序
重修紫陽縣誌序
新志初稿序
五、詩文
紫陽縣賦並序
述徵絕句·循韻三十首〔選十七〕
山城即亨
山纖行
勸輸濟荒
紫陽書事三十二韻
勸民種苕備荒六十韻
和張小溪廣文喜雨韻
蝗盡後示邑中諸紳士用東坡次韻單傳道喜雨詩韻
棚民嘆
過紫陽縣
菜花
紫陽竹枝詞(二十四首選十二)
留別廣城士民(四首選一)
紫陽署即事
吟洪水
紫陽城記
六、民謠
參加《紫陽縣誌》初稿編寫人員名單
資料採集人員名單
版權頁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