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陽民歌

(陝西省紫陽縣傳統音樂)

鎖定
紫陽民歌,陝西省紫陽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紫陽民歌是流傳在陝西省紫陽縣境內傳統民間歌曲的總稱,是陝南地區傳統民歌中具有代表的曲種。它語言形象生動,曲調優美動聽,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地方風格。紫陽民歌在朝代更迭的過程中,伴隨着人們生活習俗的發展而逐漸成熟,於明清達到鼎盛。
2006年5月20日,紫陽民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18。 [1] 
中文名
紫陽民歌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陝西省紫陽縣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
Ⅱ-18

紫陽民歌歷史淵源

紫陽位於陝南中部,因道教南派創始人紫陽真人張伯端而得名。中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謠的流傳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陽在內的漢水上游,紫陽民歌在朝代更迭的過程中,伴隨着人們種種生活習俗的形成發展而逐漸成熟,於明清達到鼎盛。
紫陽民歌
紫陽民歌(5張)
明清兩代,由於戰亂和災荒,造成陝南(包括今漢中、安康、商州三市)人口大量死亡和遷徙,以至大批田地荒蕪,經濟衰落。大批外地流民或因受災逃生;或因躲避過重的賦税;或因人多地窄,無地可種;或因被朝廷奪去土地;自發流入擁有大量無主荒地的陝南山區。此外,也有一些外地人因經商先客居後入籍,或為官任滿定居,或從軍退伍落户,而移民陝南。同時,朝廷採取有組織的移民墾荒屯田的政策,強制人稠地窄地區和南方富庶地區的大批農民遷入陝南墾荒,即歷史上的“湖廣填陝西”事件。人口的大遷徙不僅促進了陝南的開發和經濟的發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使陝南的民俗風情、民間文藝、方言土語等方面都打上了客民原籍地方的濃重印記。
陝南各縣客民源流不盡相同,因之所受文化影響也不盡相同。
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第一次倡導對民間文化的挖掘與整理工作中,紫陽民歌就以其在陝南的廣泛影響和鮮明的風格特色,已經被納入到音樂學者的視野中。
20世紀50年代,西安音樂學院、陝西省音樂家協會藝術家,沿漢江一線採風到紫陽,發現了紫陽民歌這一民歌寶藏。自此以後,當地政府開始重視紫陽民歌的挖掘、蒐集與整理工作,並且先後於1973年、1979年、1981年三次對紫陽民歌進行普查,整理了民歌3000多首。
20世紀60年代初,紫陽縣漢劇團、文化館的文藝工作者,運用紫陽民歌素材,創作編排了民歌劇《王二嫁嫂》;基層文化工作者編創了《木匠迎親》《春到茶山》《盤河激戰》等多部紫陽民歌劇。這可看作是紫陽民歌的新發展。
20世紀70年代初,受“文革”影響,雖然紫陽縣文化館也搞各種各樣的民歌活動,但都是為了貫徹“文藝為政治服務”的方針,雖然創作出一大批頗具時代性的新民歌,但由於政治概念明顯、藝術性差,流傳下來的很少,但此舉卻推動了紫陽民歌創作的繁榮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文化思想觀念的開放與轉變,學術研究進入了一個良性的發展時期,紫陽的文藝工作者調整了對民歌的認識思路,再一次開始大規模蒐集整理、採錄紫陽民歌及其相關民間故事和傳説,經整理後編印出民歌集10冊,故事傳説5冊,作為資料長期留存下來。
進入21世紀後,紫陽先後被陝西省文化廳和國家文化部授予“陝西民歌之鄉”和“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稱號。1983年紫陽民歌劇也被列入《中國戲曲劇種表》。 [2] 

紫陽民歌基本特徵

紫陽民歌類別

紫陽民歌分為“山歌”、“小調”、“風俗歌曲”、“花鼓八岔”、“號子孝歌”等和“新民歌”十幾個曲種。其音樂風格大多有着較強的抒情性、敍事性和舞蹈性,適於表演動作、表達情節和反映人物複雜感情。
勞動號子是紫陽民歌的基礎,而船江號子是勞動號子的內核,在紫陽民歌中佔有重要位置,風格粗獷豪邁,音調、節奏複雜多變,具有較強的生活氣息。
山歌指勞動號子以外的各種山野歌曲,是最能代表山區特點的民歌,山歌歌詞有很多是在勞動中即興創作的,見景生情,隨編隨唱,大多是表現愛情的。
小調和山歌一樣量大面廣,歌詞較為固定,其風格特點是曲調細膩流暢,旋律優美動聽,節奏平穩細碎,音域較窄,具有較強的敍事性和個人感情色彩。
風俗歌曲是流傳較廣的民間口頭文藝形式,是一種即興創作歌曲,見啥唱啥,想啥唱啥,是反映紫陽人民生活習俗的歌曲,是紫陽民間舉行婚喪嫁娶等各種儀式時所唱的歌曲;新民歌是新時代和新生活的產物,是解放後編創的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較濃政治氣息的新創紫陽民歌。 [1] 

紫陽民歌唱腔

音樂唱腔設計時採用的方法有:一是首先使用原曲;二是原曲不足的加以變化發展;三是利用民歌素材創作新腔,加上前奏、間奏、尾聲,增強民歌新的表現力又不失民歌本色;四是借鑑川劇高腔及道情戲的“喊黃,運用山歌、子壇歌、曲子中的一些曲調作後台伴唱,烘托氣氛,細緻地刻劃人物的內心活動。 [3] 

紫陽民歌音樂

紫陽民歌劇的音樂伴秦、樂隊分文武場。文場主要為演唱伴奏,並演奏為配合表演而設計的場景音樂。主奏樂器以當地觀眾最熟悉的笛子、二胡、秦胡、三絃為主,輔以大、小提琴、揚琴等,雖和戲曲的伴奏樂器編制相似,但在伴奏手法上明顯傾向於民歌的風格。伴奏常把“託”“裹”“襯”“墊”的手法融為一體。除演奏骨幹音外還必須貫穿一些非骨幹音,在唱腔曲調中起到補充作用,使唱腔曲調更為豐富連貫。武場的主要作用是節制表演的節奏,銜接唱唸做打,渲染舞台氣氛,轉換場景等,領奏樂器,鼓板。伴奏中以不同類型的鼓、板、大鑼、小鑼做主奏並輔以盤、杯鈴、木漁等小打擊樂器在演奏中根據戲劇中人物的唱、念做打來貫穿全劇。與文場音樂密切配合,使伴奏與演出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3] 

紫陽民歌代表作品

紫陽民歌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年年有個三月三》《郎在對門唱山歌》《送飯調》《漢江打漁人》《王二嫁嫂》《茶山情》《巴山漢水情》《紫陽茶歌》等。 [3] 

紫陽民歌傳承保護

紫陽民歌傳承價值

紫陽民歌流傳久遠,其歌詞借喻巧妙,風趣幽默,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韻味獨具;其旋律優美婉轉,高腔唱法中游移於調式音級間的色彩性顫音唱法具有獨特的價值。紫陽民歌的傳承直接依託於各種民俗活動,反映出豐富的民俗文化內容。紫陽民歌對於豐富中華民族音樂寶庫、弘揚中華民族音樂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 

紫陽民歌傳承人物

何耀信,男,1947年出生,陝西省紫陽縣人,記憶了數千餘首原生態民歌,能口頭即興編創健康向上,喜聞樂見的應時歌曲;還建立了紫陽民歌樂鼓班,並從1996年一直很好的堅持到現在。他還收藏有手抄原生態民歌100餘首,新編民歌詞50餘首。2010年正式被列為紫陽民歌省級傳承人。 [5] 
夏清華,男,1952年出生於紫陽縣,2003年自己被借調到縣文化館專門從事民歌的蒐集整理﹑教唱輔導工作,經常下鄉採風,和農民歌手交流學唱,參與編寫民歌進教堂教材,錄製教學光碟,每年要辦兩﹑三次民歌培訓班,到各機關單位﹑學校教唱輔導,為“俏姑子”﹑“老來俏”﹑“老幹局合唱團”等社會文藝團體教唱紫陽民歌,2012年被陝西省文化廳命名為“紫陽民歌”省級傳承人。 [6] 

紫陽民歌保護措施

紫陽民歌安銀傳承基地前身是2008年由縣文化主管部門命名的洄水鎮安銀民歌大院。2014年7月註冊為紫陽縣安銀民俗文化傳播公司後,將公司駐地落户在向陽鎮社區。 [7] 
2016年4月12日,”夏清華民歌傳習所“由紫陽縣政協主席王春麗,紫陽縣宣傳部長周富林揭牌並宣佈正式成立。 [8] 
2019年3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下發《關於命名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通知》,安康市紫陽縣憑藉紫陽民歌名列其中。 [9]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紫陽縣文化館獲得紫陽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0]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紫陽民歌項目評估合格,紫陽縣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4] 

紫陽民歌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2018年5月17日,由安康市人民政府、陝西省文化廳、陝西省農業廳主辦,中共紫陽縣委、紫陽縣人民政府、安康市旅發委等單位承辦的“山之茶”─2018西安·紫陽民歌音樂會在西安音樂廳舉行,紫陽民歌在其中得到展示。 [11] 
2018年5月19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的2018茶鄉旅遊發展大會上,紫陽民歌在其中得到展示。 [12] 
2018年12月1日,由安康市演藝影視公司(安康市文化產業發展中心)歷時三年傾力創編打造的紫陽民歌劇《鬧熱村的熱鬧事》,作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全國優秀現實題材作品展演陝西片區開幕。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