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荊鎮

(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北部鄉鎮下轄鎮)

鎖定
紫荊鎮,隸屬於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地處漢濱區北部山區,恆河中上游。東鄰茨溝鎮、南接大河鎮,西與中原鎮交界,北與商洛市鎮安縣達仁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2.6千米 [1]  ,總面積193.7平方千米。 [2] 
截至2020年6月,紫荊鎮下轄8個行政村 [3]  。截至2018年末,紫荊鎮户籍人口9403人 [2]  。2011年,紫荊鎮農業總產值達到4800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0.1億元。 [1] 
中文名
紫荊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
地理位置
漢濱區北部山區
面    積
193.7 km²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規劃村10組
電話區號
0915
郵政區碼
725001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陝南抗日第一軍成立地紀念碑
車牌代碼
陝G
人    口
9403人(2018年)

紫荊鎮歷史沿革

因早年轄境山地多長紫荊而得名。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屬鎮安縣達仁鄉第八保。
1950年,改為西華鄉。
1958年,併為管理區。
1961年,成立紫荊公社。
1964年4月,劃歸安康縣大河區。
1983年,改為紫荊鄉。
1996年,紫荊鄉併入荊河鄉。
2011年6月,荊河鄉、沙壩鄉合併設立紫荊鎮。 [1] 

紫荊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紫荊鎮轄沙壩、新民、復興、東風、茅溪、紅花、高峯、坪安、規劃、紫荊、德勝、白廟、荊河、八仙、倉房15個行政村;107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紫荊鎮下轄8個行政村 [3]  。人民政府駐地規劃村10組。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902121200
121
規劃村
610902121202
220
新民村
610902121205
220
茅溪村
610902121206
220
紅花村
610902121208
220
坪安村
610902121210
220
沙壩村
610902121211
121
荊河村
610902121213
220
紫荊村

紫荊鎮地理環境

紫荊鎮位置境域

紫荊鎮地處漢濱區北部山區,恆河中上游。東鄰茨溝鎮、南接大河鎮,西與中原鎮交界,北與商洛市鎮安縣達仁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2.6千米 [1]  ,總面積193.7平方千米。 [2] 
紫荊鎮人民政府

紫荊鎮地形地貌

紫荊鎮地處秦嶺南麓高山地區,海拔550—1230米。 [1] 

紫荊鎮氣候特徵

紫荊鎮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温14.6℃,極端最低氣温-9.5℃(1967年1月16日),極端最高氣温41.7℃(1966年7月20日)。年平均日照時數1698小時。無霜期年平均252天。年平均降雨量880毫米。 [1] 

紫荊鎮水系水文

紫荊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恆河,境內流長43.5千米,年均徑流量29.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紫荊河、甘溝河、茅溪河等。 [1] 

紫荊鎮自然資源

紫荊鎮境內農業耕地面積2.28萬畝,林地面積15.5萬畝。 [1] 

紫荊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紫荊鎮轄區總人口10419人。總人口中,男性5939人,佔57%;女性4480人,佔4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4人。 [1] 
截至2018年末,紫荊鎮户籍人口9403人 [2] 

紫荊鎮經濟

紫荊鎮綜述

2011年,紫荊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379元。 [1] 

紫荊鎮第一產業

2011年,紫荊鎮農業總產值達到4800萬元,比上年增長27.1%。
紫荊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馬鈴薯為主。2011年,紫荊鎮糧食生產2734噸,人均261千克。其中小麥430噸,玉米1371噸,水稻410噸,馬鈴薯523噸。
紫荊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蠶桑、魔芋、蔬菜等。2011年,紫荊鎮油菜種植面積1840畝,產量202噸;桑園面積2200畝,產繭60噸;魔芋種植面積1570畝,產量1600噸;蔬菜種植面積2200畝,產量421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蔔、南瓜、冬瓜、豆類,其中白菜40噸,蘿蔔125噸,南瓜130噸,冬瓜100噸。
截至2011年末,紫荊鎮累計造林2萬畝,其中防護林1萬畝,經濟林1萬畝,林木覆蓋率達65%。林特產品以板栗、核桃為主,其中板慄林1500畝,產量375噸,核桃林19300畝。
紫荊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紫荊鎮生豬飼養量0.84萬頭,年末存欄3200頭;羊飼養量1500只,年末存欄700只;牛飼養量1200頭,年末存欄600頭;家禽飼養量3.6萬羽,上市家禽1.08萬羽。2011年,紫荊鎮生產肉類582噸,其中豬肉47.0噸,羊肉4.9噸,牛肉63噸;禽蛋97噸;畜牧業總產值5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0.4%。 [1] 

紫荊鎮第二產業

紫荊鎮工業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境內有農產品加工、原材料加工企業18個,從業人員38人。2011年,紫荊鎮工業總產值達到0.1億元,比上年增長8.3%。 [1] 

紫荊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紫荊鎮有商業網點61個,職工132人。
截至2011年末,紫荊鎮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75千米,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徵訂報紙、期刊380份(冊),業務收入4萬元。
截至2011年末,紫荊鎮有電信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户0.1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46%;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5萬元。
截至2011年末,紫荊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19億元,比上年增長12.8%;人均儲蓄230元;各項貸款餘額0.18億元,比上年增長10.7%。 [1] 

紫荊鎮交通運輸

紫荊鎮境內有縣鄉公路恆葉(恆口一葉坪)公路1條,長16千米;通村水泥路15條,總長72.4千米,100%硬化。 [1] 

紫荊鎮社會事業

紫荊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紫荊鎮有中小學校6所,在校生978人,專任教師6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紫荊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紫荊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個,其中衞生院1個,病牀15張。專業衞生人員11人,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人。2011年,紫荊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200人次,住院305人次。2011年,紫荊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8349人,參合率93%。 [1] 

紫荊鎮社會保障

2011年,紫荊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15户,人數1333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6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16人,農村醫療救助1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32人次。 [1] 

紫荊鎮歷史文化

陝南抗日第一軍成立及其在紫荊
陝南抗日第一軍的前身是從國民黨第十七路軍陝西警二旅沈璽亭部四團九連以何振亞(何繼周)為首的安國官兵,在長安縣引駕回舉行起義,組成“陝南遊擊縱隊”,拉回秦嶺山區開展武裝鬥爭。他們學習紅軍,打富濟貧,宣傳抗日。陝南抗日第一軍從首次進入秦嶺山區,到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奉命北上,主力撤出陝南,活動區域遍及整個安康縣北部山區。包括原紫荊、荊河和沙壩等鄉鎮,總面積1500多平方千米,活動時間長達兩年之久。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8月12日,經過連續輾轉行軍,抗日一軍到達大河紫荊鄉(時屬鎮安縣),住在地主劉大乾及附近幾户院子裏。一軍軍委決定在這裏舉行抗日一軍正式成立大會。他們連夜刻印《宣言》、傳單、標語,籌備成立大會各項工作。13日,陝南抗日第一軍成立大會在紫荊劉家大院舉行,會上發表了陝南抗日第一軍《宣言》和《告民眾書》,宣佈了整編後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的領導和編制名單。會後,部隊在紫荊休整,休整期間,全殲了盤距在紫荊洪巖寨的地方保安隊王三春的隊伍40多人,繳獲槍支20餘支。這是抗日一軍成立後的第一個勝仗,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何繼周將洪巖寨命名為“德勝寨”。當地羣眾為了永遠懷念抗日第一軍,在部隊走後,即將黑獐巖村改為德勝村。
紅七十四師在紫荊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7月,紅二十五軍主力北上離開陝南,中共鄂陝、豫陝兩特委在紅二十五軍留下的部隊的基礎上,會和各自領導的游擊隊,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16日在商南縣碾子坪成立了紅七十四師。11月上旬,紅七十四師南下,經紫荊、荊河等鄉到旬陽縣開展活動。中旬受到國民黨重軍圍剿,為擺脱敵人,12月中旬又返回安康北山,西去漢陰、寧陝。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初春,為了擴大紅軍影響,紅七十四師獨立團在紫荊、荊河一帶同敵周旋。這裏山大人稀,敵人力量薄弱,紅軍經常到此活動。3月上旬,鄂豫陝特委決定,紅七十四師“化整為零”進行遊擊活動。其中五團在師政委李隆貴的率領下,中旬進入安康北山。同月,紅軍兵分兩路,一路從鎮安經過三朝洞;一路從紫荊,經過五里砭。9月,紅七十四師與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在安康北山會合,兩支部隊領導詳細分析了敵情,劃分了部隊活動範圍:紅七十四師活動在鎮安以東,抗日一軍活動於鎮安以西。同時制定了聯合作戰計劃,紅七十四師贈送了部分槍支彈藥和其他物品給抗日一軍。從此兩軍結下了更深厚的友誼,雙方互通情報,互相配合,協同作戰。
參考資料
  • 1.    李立國,趙政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陝西省卷(下)[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2085—2086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624
  • 3.    2020年統計用區劃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