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色翼萼

(中藥)

鎖定
紫色翼萼,中藥名。為玄蔘科植物紫色蝴蝶草Torenia violacea (Azaola) Pennell的全草。分佈於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及台灣。具有消食化積,解暑,清肝之功效。常用於小兒疳積,中暑嘔吐,腹瀉,目赤腫痛。
中文學名
紫色翼萼
別    稱
香椒草、金笨汁、馬鈴草、軟骨田方草、方形草、紫斑翼萼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管狀花目
玄蔘科
蝴蝶草屬
紫色蝴蝶草
分佈區域
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及台灣
採收時間
夏、秋季
用    量
內服:煎湯,10-15g

紫色翼萼入藥部位

全草。

紫色翼萼性味

味微苦,性涼。

紫色翼萼歸經

歸肝、脾、胃經。

紫色翼萼功效

消食化積,解暑,清肝。

紫色翼萼主治

小兒疳積,中暑嘔吐,腹瀉,目赤腫痛。

紫色翼萼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紫色翼萼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

紫色翼萼形態特徵

紫色蝴蝶草,又名紫萼蝴蝶草。直立或多少外傾,高8-35釐米,自近基部起分枝。葉具長5-20毫米之柄;葉片卵形或長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多少截形,長2-4釐米,寬1-2釐米,向上逐漸變小,邊緣具略帶短尖的鋸齒,兩面疏被柔毛。花具長約1.5釐米之梗,果期梗長可達3釐米,在分枝頂部排成傘形花序或單生葉腋,稀可同時有總狀排列的存在;萼矩圓狀紡錘形,具5翅,長1.3-1.7釐米,寬0.6-0.8釐米,果期長達2釐米,寬1釐米,翅寬達2.5毫米而略帶紫紅色,基部圓形,翅幾不延,頂部裂成5小齒;花冠長1.5-2.2釐米,其超出萼齒部分僅2-7毫米,淡黃色或白色;上唇多少直立,近於圓形,直徑約6毫米;下唇三裂片彼此近於相等,長約3毫米,寬約4毫米,各有1枚藍紫色斑塊,中裂片中央有1黃色斑塊,花絲不具附屬物。花果期8-11月。

紫色翼萼生長環境

生於草地及疏林下。分佈於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及台灣。

紫色翼萼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用於小兒疳積,結膜炎、胃腸炎。”
[1-2]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冉先德.《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