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背椋鳥

鎖定
紫背椋鳥(學名:Sturnus philippensis)是椋鳥科椋鳥屬動物,一種體型略小背部深色的椋鳥,體長17釐米。雄鳥頭淺灰或皮黃,肩、背紫色具金屬光澤;頰赤色;前胸栗色;腹乳白色;脅藍灰色。下體偏白,背閃輝深紫羅藍色,兩翼及尾黑色,具白色肩紋。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深綠。
棲息於農田耕地、路邊和居民點附近的小塊叢林中,也出現城鎮公園和海岸地帶。叫聲是響而尖。常成批結羣活動於樹枝間。在空中穿梭捕食昆蟲。有時也在地上覓食。食物主要是各種昆蟲,有時也吃植物性食物。
分佈於日本、菲律賓、加里曼丹島和中國 [1] 
中文名
紫背椋鳥
拉丁學名
Sturnus philipp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椋鳥科
椋鳥屬
紫背椋鳥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Forster,1781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3] 

紫背椋鳥形態特徵

紫背椋鳥
紫背椋鳥(20張)
雄鳥:頭部、頦與喉均為淡灰色。耳羽、兩頰及後頸兩側為栗色塊斑。肩羽、下背和腰紫色並有金屬光澤;尾上覆羽橙黃色。兩翅羽外翈黑色,羽緣和羽端具金屬綠色;第2-4枚初級飛羽有黃色狹緣;兩翅翅緣、中覆羽、腋羽及翅下覆羽白色;次級飛羽外翈具灰白斑;飛羽內翈白色。前胸栗色;後胸和腹乳白色;兩脅和胸側藍灰色。尾下覆羽棕黃色。 [4] 
雌鳥:額和頭部、耳羽及頰灰褐色;喉污白沾黃;背灰褐色;胸污白色;翅及尾為黑褐色。
虹膜桔紅色;嘴角黑色;跗蹠鉛灰色,爪灰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80-181克;體長181-182毫米;嘴峯14-17毫米;翅102-112毫米;尾46-53毫米;跗蹠22-25毫米。(注:♂雄性;♀雌性) [4] 

紫背椋鳥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疏林草甸、河谷闊葉林,散生有老林樹的林緣灌叢和次生闊葉林,也棲息於農田耕地、路邊和居民點附近的小塊叢林中,也出現城鎮公園和海岸地帶。繁殖於日本的島;冬季遷徙至菲律賓及婆羅洲。遷徙時不常見於中國東部沿海。越冬在台灣及蘭嶼島。結小羣生活,棲於開闊原野。 [4] 

紫背椋鳥生活習性

中國大陸為偶見遷徙鳥(旅鳥),台灣為冬候鳥。遷徙中國大陸時間在3-4月和9-10月間。
常成批結羣活動於樹枝間。在空中穿梭捕食昆蟲。有時也在地上覓食。飛翔時鼓翅迅速,成橫隊直線飛行,喜盤旋飛翔於樹梢附近。在大陸較為稀見,在台灣為常見種。
食物主要是各種昆蟲,有時也吃植物性食物。所吃昆蟲種類主要有鱗翅目幼蟲、螟蛾幼蟲、螞蟻、虻、胡蜂、蝗蟲、葉甲、金龜子、象鼻蟲等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雙翅目昆蟲。秋冬季則主要以植物果實和種子為主。 [4] 

紫背椋鳥分佈範圍

原產地:文萊達魯薩蘭國、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新加坡。
遊蕩:香港、朝鮮、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韓國、帕勞。 [3] 
紫背椋鳥分佈圖 紫背椋鳥分佈圖

紫背椋鳥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闊葉樹天然樹洞或啄木鳥廢棄的樹洞中,也在水泥電柱頂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營巢。巢呈碗狀,主要由樹皮、枯草莖、枯草葉、草根、紙屑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羽毛和細草莖。雌雄鳥共同築巢,每窩產卵通常4-6枚,1天產1枚卵。卵為長卵圓形,青綠色或淡藍色,光滑無斑。卵的大小為25-26毫米×18-19毫米。第四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有時雄鳥亦參與孵卵,孵化期12-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4] 

紫背椋鳥保護現狀

紫背椋鳥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3] 
2023年,被列入《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3)》 [7] 

紫背椋鳥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3] 
自帶“腮紅”的紫背椋(音涼)鳥、永遠“黑臉”的黑臉噪鶥(音眉)、黃肚子灰頭的灰冠鶲(音翁)鶯……這3種北京新記錄的鳥種,發現地都在海淀。 [5] 
2022年10月12日早上,三明永安市鳥友廖金朋在洛溪村村小樹林觀鳥時,驚喜拍攝記錄到2只罕見的旅鳥——紫背椋鳥。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