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砂泥

鎖定
又叫紫砂礦,雅稱“富貴土”,俗稱“天青泥”、“紅棕泥”、“底槽清泥”、“大紅泥”,為製作紫砂壺(器)的主要原料。紫砂是一種成分特殊的黏土礦,儘管其結構和性能優異,但是在我國並非稀有。根據地質資料,在我國的遼寧、湖南、江西、安徽、四川、江蘇、寧夏、內蒙等地均有豐富藴藏 [1]  。紫砂泥燒製的成品如紫砂壺、紫砂煲、紫砂花瓶、紫砂茶具,以及其它紫砂工藝品。得益於飲茶風氣,紫砂壺最為常見,其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日久使用空壺裏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中文名
紫砂泥
外文名
Violet arenaceous mud
別    名
紫砂礦,雅稱“富貴土”
生產地區
遼寧、湖南、江西、安徽、四川、江蘇、寧夏、內蒙等地
用    途
製作紫砂壺(器)
紫砂壺特點
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
形    狀
呈薄層狀、透鏡狀

紫砂泥形成

紫砂泥 紫砂泥
紫砂陶土的成因,屬內陸湖泊及濱海湖沼相沉積礦牀,通過外力沉積成礦,深埋于山腹之中。紫泥和綠泥都產於甲泥礦中。甲泥是一種脊性粘土,紫紅色,色似鐵甲,故名“甲泥”。甲泥礦中甲泥儲量最多,紫泥、綠泥儲量較少,紫泥僅佔總儲量的3-4%。紫泥是甲泥中的一個夾層,綠泥是紫泥夾層中的夾層,故有“泥中泥,巖中巖”之稱。所以,紫砂的泥料,也只有在大量生產日用陶的條件下才能取得。因為這種深藏於岩層下數百米深處的“甲泥”之中的紫泥,必須從甲泥中分選出來,沒有日用陶的大量使用甲泥,紫泥也就無從取得。

紫砂泥紫泥的礦層

紫泥是甲泥礦層的一個夾層,礦體呈薄層狀、透鏡狀,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穩定性差,原料外觀顏色呈紫色、紫紅色,並帶有淺綠色斑點,燒後外觀顏色則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為水雲母,並含有不等量的高嶺土、石英、雲母屑及鐵質等。綜合分析,紫砂泥屬於粒土--石英雲母系,頗類制瓷原料的特點,因此單種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強度高,乾燥收縮率小,為多種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藝條件。
綠泥是紫砂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團山泥則是紫泥和綠泥混雜共生一起的泥料)。綠泥產量不多,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塗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顏色更為多彩。屬不可多得的上品種類。
紅泥(或稱朱泥)則是位於嫩泥和礦層底部的泥料,礦形瑣碎,需經手工挑選。周高起雲:“石黃泥,出趙莊山,即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乃變硃砂色。”因其含鐵量多寡不等,燒成之後變硃砂色、硃砂紫或海棠紅等色。因為產量少,早期除銷往南洋的水平小壺用朱泥製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化妝土裝飾在紫砂泥坯上。至於朱泥的胎土,不過是制壺陶手,為了求得更精細的泥料,將紅泥以洗泥沉澱,得到約140目到180目細孔的泥料,製成細如滑脂的朱泥壺。朱泥的土質成份,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極高的氧化鐵,約在14%到18%之間,這是朱泥所以燒成後壺身成為紅色的主要原因。由於朱泥的泥性甚嬌,成型工藝難度亦高,而朱泥由生坯至燒成,因收縮率高達30%至40%,故一般成品良率約僅七成。
從礦層開挖出來的紫泥,俗稱生泥,泥似塊狀岩石,經堆放在露天稍事風化,待其鬆散,然後用錘式破碎機初碎,輪碾機粉碎,泥料過60目篩(泥料如太粗則製作費勁,如太細製作時則易黏手,且燒成後收縮比大),濕水後通過真空練泥機捏練,便成為供製坯用的熟泥料。紅泥、綠泥的製備與紫泥相同。

紫砂泥煉製

談到紫砂泥料的練制,在五十年代以前,還是沿用明清的老方法,把曬乾搗碎的泥團圍成一圈,用河水沖洗,人站在裏面不停地走動、踩踏,直到泥料軟硬適中。今人實難想像前人在練制泥料是如此的辛苦、落後。到六十年代後期開始採用機械化、有雷蒙粉碎機、攪拌機、真空練泥機。
為了豐富紫砂陶的外觀色澤,滿足工藝變化和創作設計的需要,藝人們透過把幾種泥料混合配比,或在泥料中加入金屬氧化物着色劑,使之產生非同尋常的應用效果。大凡名家對泥料的配製皆各有心法,不相私授,進而形成紫砂泥有些特定泥料成為某些名家的代名詞,也突顯了名家的藝術風格。如作品燒成後呈現天青、栗色、石榴皮、梨皮、硃砂紫、海棠紅、青灰、墨綠、黛黑、冷金黃、金葵黃……等多種顏色,吸引了紫砂藏家的目光。紫砂泥若再摻入粗砂、鋼砂,產品燒成後珠粒隱現,產生特殊的質感。紫泥

紫砂泥詳細分類

天青泥:其質細膩呈青藍色,產於清代中期,現已失傳。
底槽青泥:位於礦層底部,塊狀中有青綠色的“雞眼”、“貓眼”,色呈偏紫泛青,細而純正,十分稀少 。
紅棕泥:位於礦層中部,呈紫紅色、紫色,隱現綠色斑點,質軟緻密,間有微小的雲母閃爍。
大紅泥:位於礦層中,少量出現。雲片狀結構,呈紫紅色澤,鮮豔明麗。 礦層分佈不同,燒成温度範圍較寬,其最佳燒結温度在1180℃左右
本山綠泥類: 俗稱“本山綠泥”,古名“梨皮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燒成陶後現梨皮凍色(米黃色)。產於黃龍山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釐米厚,位紫泥上層與巖板間,俗稱“龍筋”。其礦物組成為水雲母、高嶺石、石英及少量的鐵氧化物
本山綠泥:採掘量極少,不易製作大件產品,僅作小件產品和作“化妝土”,加入適量作色劑可變化成個色裝飾泥。
百麻子泥:色與本山綠泥相似,質地粗。位於紫泥上層,且雜質較多,須精揀方可合用,成陶後現淡墨色。
紅麻子泥:色似紫泥,質地粗。位於紫泥上層,間夾星點麻子綠泥,成陶後呈桃紅色。
紅泥類: 俗稱“朱泥”、“硃砂泥”、“石黃泥”。因其成陶後,色似“硃砂紅”故名。產於宜興任墅趙莊山,嫩泥礦層底部,質堅如石,其含鐵量高,產量甚稀。礦土外觀呈磚紅夾層,以黏土為主的粉砂岩土,可單獨成陶。紅泥收縮率大,燒成温度在1080℃左右,常制小件器物。七十年代中期,此種紅泥甚缺,既改用川埠紅泥加嫩泥替代,礦土呈土黃色,石質堅硬,成陶與其相似,八十年代以洑東紅泥制壺,其玻璃相重,燒成温度在1050℃左右,成陶後色硃紅,聲脆亮。

紫砂泥其他分類

泥色種種變異,秒出心裁,取其本土,山靈腠理,陶冶變化。 石黃:呈卵狀,外殼鐵質褐黃色,中核似雞蛋黃,粉狀細膩,含鐵量甚高。加入紫泥,成陶後色紫若葡萄。加入天青泥,成深古色。加入紅泥成大紅袍泥。 白泥:呈白色,微泛綠,成陶後呈白色,出產於宜興大潮山(洑東),原為日用陶所用原料,取其精細之泥為原料,加入金屬氧化物後製成各種色泥。 土骨:呈骨狀,其含鐵量高,陶成後呈黑色顆粒,可摻入紫砂泥中,作天星泥。 嫩泥:呈磚紅色,原為日用陶所用原料,摻入紫砂泥中增加可塑性和降低燒結温度,如取其精細之泥可作輔助原料。
四號井清水泥原指是成泥方法.底皂青是優質紫砂礦料.黃龍山四號井是和其他黃龍山礦井一樣僅僅是夾(宜興方言讀ga)泥礦,而且四號井早已廢置.
底槽青礦料也不僅僅出在四號井,黃龍山其它礦井都可以出優質的底皂青礦料.
燒結
燒結度高聲音相對較脆.吸水率低.顏色滋潤.燒結度偏弱,則向反,敲擊聲音沉悶,吸水率高,顏色晦澀無光澤.
主要是第一次燒成燒結度不一。若第一次燒結度較高,捂灰成色會潤一點,燒結度相對底一點,則捂灰以後會感覺壺表有些“澀”,但後者相對容易泡養一點。
宜興許多搞泥料的人,專業知識比較貧泛.只在乎燒成"第一眼"效果.對一些泡養以後效果並不在意.
聲音沙啞還是清脆主要和燒成玻化程度有關.
好的泥料應該純,淨.燒成後要友質感.在製作過程中,對製作藝人來説可塑性要強.成品率要高過去因為窯爐的侷限性.還要求泥料吃火要相對底些.
燒成以後沾接部位的強度(可以是正或負)主要是泥坯沾接決定.,泥坯沾接是一個物理過程,沾接強度主要處決於水分空間,重新充填程度.燒成過程是一個物化過程.主要處決於泥料成分結構。
焐灰
關於底皂青焐灰的話題-陳缶文
"焐灰"是老的説法,就是將燒嫩欠火或其它因素需要改色的茶壺,放入陶瓷缽頭內,再用柴草灰焐好密閉,在低温缺氧狀態燒製(還原氣氛燒製,利用紫砂主要着色的鐵離子在低價狀態成現灰黑色的原理).紫砂壺焐灰,因為效果特殊,有"温潤如墨玉,堅質似鐵石"之美譽。
如今,因為掌握"焐灰"技藝的工匠越來越少且焐灰容易出問題,成品低,有人便用化工料配製近似焐灰效果的仿焐灰的泥料.使紫砂焐灰濛受了"不白之冤"。
“焐灰”實質就是還原焰燒成,它的着色離子還是鐵離子,主要是高價鐵離子,在缺氧狀態下還原成低價的鐵.因此使用是對人體沒有半點危害的。
一般加色料的壺因為工藝方法不一樣,通常質感很差,顏色可以接近,但質感平滑,顆粒感差
焐灰以前時對紫砂器燒生(俗稱欠火)的一種補救措施.因為器泡養後效果特別.象"墨玉一樣"因此在市場上焐灰壺身份比較特殊.有人專門進行將燒製的茶壺進行焐灰,如清末程壽珍就有許多焐灰的作品專門進行第二次燒成焐灰.(價格也比原來不焐灰的的要貴一倍).有一個網友來信問看見一本書上説紫砂焐灰時碳滲透.我不知道該書作者是誰.但我知道的焐灰,就是在還原氣焰(氣氛)使高價鐵離子有原來的紅色在缺氧狀態下還原呈現低價狀態的黑色.假如是碳滲透,那麼經過使用是否還會有碳析出現象?
假如是碳滲透,焐灰茶壺豈不是越用越白?
理論上只要是着色離子是鐵離子的.在缺氧狀態下都可以燒製.但在具體操作上難度較大,焐灰對火温要求比較特殊,朱泥類結晶程度較高,出現液相相對較早(温度偏低).因此焐灰成功幾率趨近零.焐灰壺底皂青礦料把握相對大些,摻和其它色素的可能會發生花壺現象.
焐灰本來就是窯變現象.不過只是人為操縱下的窯變而已.
一把成功底皂青焐灰,顏色應該是黑內透青,青中泛藍.保持原料的顆粒質感.
和其它拼制黑了區別,拼制黑料,相對顏色呆板,質感較弱.
團泥不可以焐灰.
據我所知.正常捂灰以後的壺透氣性基本無變化.
吐黑
紫砂泥 紫砂泥
天然的團泥只要燒結,不會"吐黑".用本山綠泥配製泥料,因為結構相對疏鬆,泥門不緊就容易吐黑.
本山綠泥不可以直接成泥製作作品,這是配製泥料的常識.吐黑是因為泥質結構疏鬆,而本山綠泥正因為燒成結構疏鬆,所以不可以直接成泥.
“吐黑”主要是指質地疏鬆“團泥”壺泡養以後表面因為吸附黑色素。一般質地堅密的泥料,做功到位,燒結度合適。就不會出現此類問題。
造成配製團泥吐黑主要是,燒結度不夠,形成因素主要是選礦不好泥料緻密度差,結構疏鬆等原因。
優質的天然原礦團泥通常不會出現此類的情況。
黑色斑點
可能是泥料中的鐵質.泥料不經過除鐵的話燒成成品大多會出現黑色斑點.温度過高會出現熔點孔.
朱泥中的鐵質是完全正常的。因為朱泥含鐵很高,燒成温度稍高,就會有鐵質析出,出現鐵熔點。
拖尾
拖尾現象主要是因為不同顆粒軟化度不一,在製作時"明真"打來時將其壓碎,造成拖尾現象.
一般配製團泥相對比較容易出現此類現象.
團泥中的紫泥料軟化,在製作時被"明珍"壓碎,造成"拖尾"現象.團泥中的紫泥顆粒在不同燒成温度,會呈紅色或紫色.
泥料上的黑色暈紋
全部原礦料長時間陳腐後,成品容易產生"黑色暈紋"到底是何種原因,與空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黑色暈紋",這是正常反應。

紫砂泥宜興紫砂泥

宜興紫砂泥是綠泥(本山綠泥)、紅泥(硃砂泥)和紫泥的總稱。紫砂泥的礦物組成,屬於含富鐵的粘土-石英-雲母類型,其具備了宜興紫砂陶嚴格的工藝要求。
紫砂泥類似的陶土雖然在其他地區也存在(如安徽、山東、廣東等地的紫陶),但都無法與紫砂相比,這是因為紫砂泥的結構是絕無僅有的。紫砂泥的成分主要是石英、雲母、赤鐵礦和粘土。這些礦物微粒互相聯接組成了一個個的團聚體,這種團聚體不僅本身存在着氣孔,團聚體與團聚體之間也因為在燒製過程中產生的體積收縮而形成了很多氣孔。如果氣孔太大,那茶壺就成了篩子;太小或者沒有氣孔又無法調節茶氣而讓茶湯存有熟茶湯氣。而紫砂泥在正確燒製後形成的這種雙重氣孔結構氣孔則能兩者兼顧,既能透氣怡香,又能保水保温。這樣茶葉的温、色、香、味就都被很好地保持住了,正是如此,才有了“世間茶具稱為首”的稱譽和幾百年來人們對紫砂壺的推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