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紫砂文化

鎖定
紫砂工藝以其古樸、典雅,氣韻生動的造型藝術,幾百年來蜚聲海內外,被世人所推崇。宜興紫砂工藝除了她的歷史悠久、藝術上繁榮的茶文化歷史之外,她的歷代傳世佳作更體現了紫砂工藝的光輝藝術特性。其造型藝術所無法比擬的。宜興紫砂工藝的造型設計千姿百態,方非一式,圓不一相。因此,從造型藝術角度而論,紫砂工藝的地位當在一切陶瓷工藝之上。
中文名
紫砂文化
外文名
Purple sand culture
材    質
紅泥類

紫砂文化起源

紫砂文化 紫砂文化
百子東坡提樑-馬國芳作 百子東坡提樑-馬國芳作
紫砂創始在何時,在中國陶瓷史上一直是懸而未決的問題。明、清時代的史籍中明確地説,紫砂陶器創始於明代弘治、正德年間,金沙寺的和尚和書僮是創始人。如明周高起在《陽羨名壺系-創始篇》中 説:“金沙寺僧,逸其名,聞之陶家雲:僧閒靜有致,習興陶缸翁者處,搏其細土,加以澄練、捏築為胎, 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傳口柄蓋的,附陶家穴燒成,人遂傳用”。周容《宜興瓷壺記》説:“今吳中較茶 者,必言宜興瓷,始萬曆,大朝山寺僧(即金沙寺僧)傳供春者,吳氏小吏也”。供春和吳氏是何許人呢?《宜興縣誌》記載説:供春是明正德年間公元1504年--公元1521年提學副使吳頤山隨帶的書僮,吳讀書於 湖洑金沙寺中(此寺今仍尚存遺址)。吳梅鼎的[陽羨茗壺賦]説:“彼新奇兮萬變,師造化兮之功。信陶壺之鼻,亦天下之良工”。這些記載清楚地説明紫砂創制於明代中晚期,絕對不提宋代已有紫砂的事實。
1976年宜興紅旗陶瓷廠在施工中發現了紫砂古窯遺址,才得到證實宜興陶瓷生產的始於新石器時代。宜興是個古老的縣,始設縣於秦,遠在新石器時代,勤勞的人民就在這裏開創了原始陶瓷生產活動。先後多次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古文化遺址七處,其中就有新石器時代遺址五處。古窯址近百處,其中有漢代窯址三處,六朝窯址三處,隋、唐、五代窯址九處,宋、元窯址二十處,明、清窯址六十多處。 因此民間傳説,把越國的范蠡奉為“宜興陶瓷創業的祖師”或“陶朱公”是不真實的。
古紫砂窯址位於宜興蠡墅村羊角山,是丁蜀鎮黃龍山的支脈系統,這裏是盛產紫砂泥礦的地方,所以古人把窯建在原料的產地。古紫砂窯址是埋在長約十公尺的土堆下面,經破土清理,共分三層,上層厚二公尺餘,為近代廢窯陶瓷碎片堆積,以缸、翁碎片為主。第二層為混合堆積,從元代以迄清代初年,延續 時間較長,堆積層較厚,約二至三公尺,多為甌窯缸、缶、翁和肩部飾有菱花的陶罐、玉壺式的釉陶壺等殘片,尤其後兩種具有元、明代陶瓷造型風格;其次還發現“宜均器”殘片,與甌窯製品極為相似。另外在附近偏北方向,發現有甌窯遺蹟,説明所堆積是元未明初甌窯的堆積物。第三層為早期紫砂堆積層,厚1.5公尺,斷面呈灰紫色,主要是紫砂壺殘片,有壺身、壺嘴、壺蓋等。在此堆積的附近,發現了一座長約十公尺、寬約一公尺餘的龍窯一座,其中亦有紫砂片。窯的下層,是黃土,是建窯時用黃土人工填成的。南端用小磚砌成傾斜的磚垛兩排,這一種小磚與江南地區常見宋墓磚極為相似。
根據發掘出土的大量紫砂器殘片分析研究,可以分辨出主要造型有:壺、罐兩個大類,其中以壺為大部,均呈紫紅色,器物裏外無釉,從殘片復原的器型分有高頸壺、矮頸壺、提樑壺等三類。紫砂泥質較粗糙,器身表面細密度亦差。由於沒有用匣裝,而是直接入窯燒成,因而常有火疵現象,在成型方法上已脱離用 陶輪拉坯的做法,根據紫砂泥不同於其他陶土性能,而採用泥片鑲接法,壺嘴、壺把、壺的子(俗稱壺蓋、 壺頂)的粘接,則採用穿洞捏塞法。為後世紫砂器成型開創了新的工藝,奠定了紫砂器造型的基礎。例如:龍頭壺的壺嘴,捏成龍頭型。六方形壺,壺的頸部起線,壺嘴根部附加菱花形紋飾,以及壺把上帶有小孔 的處理等,都相當成熟。從復原的三件造型、裝飾來看,線條流暢,飾紋恰到好處,絕非免強而為之的處女之作。
此外,鎮江博物館近年來在一座南宋古井裏發現了兩件紫砂壺。壺身、壺嘴、壺底用泥片捏成, 壺頸部留有刀削痕,壺身留有很明顯的手捏痕,並且上半截還施了釉。據考證,認為是宋代酒壺。從用泥粗糙,制型樸素,比較古老看,在時代上可能早於南宋。不過今後還得作進一步研究,才能得出更正確的結論。

紫砂文化歷史故事

明代紫砂《漢方壺》 明代紫砂《漢方壺》
中國宜興有豐富的紫砂礦藏,在丁蜀鎮黃龍山一帶的岩石之中,有天然化學成分較合理的紫砂等泥,質地細膩,可塑性強,滲透性好,品質極優,色澤紅而不婿,紫而不姥,黃而不妓,墨而不黑。經過加工處理後,就可以直接製坯,熔燒出的成品十分絢麗,赤似紅楓,紫似葡萄,黃似柑桶,俏麗多彩。經過考古發掘,在宜興丁蜀鎮附近,發現新石器時代古窯遺址5處,西漢窯址3處,六朝窯址3處,隋唐五代窯址9處,宋元窯址20處,明清窯址60餘處。宜興的陶製品歷史悠久,古今名士對其讚不絕口,蘇東坡擇居宜興時,曾松風竹爐,提壺相呼,十分摯愛。
宜興盛產茶葉。自古名山出名茶。《宜興縣誌》載:境內有名山136座。宜興的國山芬茶始於三國孫吳時代,到唐朝,皇室將宜興名茶列入貢茶之一。唐代最著名的貢茶院設在湖州長興與常州義興(即宜興)交界的顧清山,每年役工數萬人,採製貢茶顧諸紫筍達萬斤以上。《宜興縣誌》載:顧清貢院建於唐代宗大曆五年(770年)至明洪武八年(1375年),興盛時期長達650年。宋人蔡寬夫在《詩話》中雲:湖州紫筍茶出顧豬,在常、湖(指常州和湖州)兩郡之間,以其萌苗紫而似筍也。每歲人貢以清明日到,選薦宗廟,後賜近臣。
蘇東坡在《次韻完夫贈之什,某已卡毗鄰與完夫有廬裏之約》詩中曰:柳絮飛時筍捍斑,風流二老對開關。雪芽為我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患山。竹葷涼風眠晝永,玉堂制草落人間。應容緩急煩間裏,桑括聊同十畝閒。宜興還有煎茶的良泉。宋代從徽宗帝到士大夫提倡品茶,細吸慢飲,鑑別優劣,欣賞品味。認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用宜興的金沙泉水煮的茶,味醇、形美、色翠。因此,金沙泉水也列為貢品,與貢茶同時專程由水路運往京城長安。蘇東坡滴居宜興蜀山講學時,非常講究飲茶,有所謂飲茶三絕的美稱,即茶美、水美、壺美,惟宜興三者兼備。蘇東坡用的茶葉是陽羨唐貢茶;烹茶的水一定要是金沙泉水;茶壺一定要是紫砂提樑壺(即今東坡壺)。蘇東坡在《調水符》的詩序中寫道:愛玉女洞中水,既置兩瓶,恐後復取為使者見給,因破竹為契,使金沙寺僧藏其一,以為往來之信,戲謂之調水符。其詩云:欺漫久成俗,鬧事有棄糯;誰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古人辨淄混,校若鶴與免;吾今既謝此,但視符有元。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餘;多防竟無及,棄直為長吁。這裏説的是,蘇東坡經常派書憧從蜀山到金沙寺去挑水,日子一久,書憧苦於往返勞頓,就從半途的丁山取水回去。可是,丁山的河水烹的茶,蘇東坡一嘗就能辨出來。他為了飲到金沙泉水烹的茶,就想出一個法子,事先與金沙寺老僧商量好,將一塊竹牌一劈為二,為竹製桃符,一交老僧,一交書健,到金沙寺取水,他們必須交換,這樣書憧就無法偷懶了。這種桃符與現代老虎灶使用的水籌,有相近之處,這也是蘇東坡的遺存。
宜興民間有許多關於紫砂壺的傳説,最為廣泛流傳的故事是:宋朝時,宜興有一富户造屋,當快要完工時,主人發現牆砌得不平不直,就讓工匠推倒重砌,在拆牆時,發現空鬥牆內有一把茶壺,原來是有位工匠喝茶時放在牆中的空隙處,一時忘了,砌在牆裏。大家把壺蓋掀開一聞,茶葉竟然香醇如故,沒有變味。這樣,紫砂壺泡茶數日而不餿的事實就廣為流傳開來。這個故事雖然無籍可查,但可説明:紫砂壺在宋代已經為人們普遍使用。明代蔡司擺在《霧園叢話》記載:餘於白下(今南京)獲一紫砂罐(《先進錄》曰:俗稱壺為罐也),有‘且吃茶,清隱'草書五字,知為孫高士遺物,每以泡茶,古雅絕倫。據《松江縣誌》稱:孫高士即孫道明,字旺叔,號清隱,華亭(今上海)人,生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在元代生活了70年。這裏明確證實:紫砂壺在元代已流傳,並在壺上鎊刻銘文,否定了明代金沙寺僧和供春為宜興紫砂壺始祖的結論。清代乾隆年間的宜興蜀山人潘埠,字士珩,號裔溪,所著《騰帚續集,再考陶壺記》中指出:最早的陶壺創始人不是金沙寺僧及其徒弟供春;而金沙寺僧的制壺手藝是從蜀山三姑夫人廟僧傳授而來,三姑夫人店僧製作的陶壺卻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擇居宜興蜀山時設計的;蘇東坡設計的陶壺式樣,可以從元代大畫家倪璜寫真的《廟僧制壺圖》得到印證。潘摞以其博覽羣書,廣輯論據,特別強調指出:口碑載道是勝過捧唱的虛偽石刻及製版文字的。他還記錄了有關陶民對蘇東坡吩咐三姑夫人廟僧作陶壺的傳記及其陶壺的式樣。這一切還不足以證明蘇東坡是宜興紫砂壺的始祖,人們需要有實物遺存佐證。1976年基建施工中,發現宜興丁蜀鎮蠢野羊角山宋代龍窯窯址,發掘中獲得平蓋龍頭雙條把壺、高頸六方壺和蘇東坡設計的提樑壺(亦稱東坡壺)等實物遺存。從而,蘇東坡設計提樑壺得到了實物證實。提樑式紫砂壺是蘇東坡在蜀山講學時親自設計的。他烹茶審味,怡然自得,因此,他寫下了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詩句。每當茶後,他總要捧着這把紫砂提樑壺玩賞一番,過了一陣,壺身久且色澤生光明,更覺神奇,視為珍寶。於是,他又寫下了著名詩句:青煙白菜炒米飯,氏壺天水菊花茶。

紫砂文化泥料分類

紫砂文化紫泥類

清代紫砂藏品“魚化龍壺” 清代紫砂藏品“魚化龍壺”
俗稱“天青泥”、“紅棕泥”、“底槽青泥”、“大紅泥”,為製作紫砂茗壺的主要原料。深藏於黃龍山岩層下數百米,在“甲泥”礦層之間。天青泥:其質細膩呈青藍色,產於清代中期,現已失傳。底槽青泥:位於礦層底部,塊狀中有青綠色的“雞眼”、“貓眼”,色呈偏紫泛青,細而純正,十分稀少。紅棕泥:位於礦層中部,呈紫紅色、紫色,隱現綠色斑點,質軟緻密,間有微小的雲母閃爍。大紅泥:位於礦層中,少量出現。雲片狀結構,呈紫紅色澤,鮮豔明麗。礦層分佈不同,燒成温度範圍較寬,其最佳燒結温度在1180℃左右。

紫砂文化本山綠泥類

俗稱“本山綠泥”,古名“梨皮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燒成陶後現梨皮凍色(米黃色)。產於黃龍山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釐米厚,位紫泥上層與巖板間,俗稱“龍筋”。其礦物組成為水雲母高嶺石石英及少量的鐵氧化物。本山綠泥:採掘量極少,不易製作大件產品,僅作小件產品和作“化妝土”,加入適量作色劑可變化成個色裝飾泥。百麻子泥:色與本山綠泥相似,質地粗。位於紫泥上層,且雜質較多,須精揀方可合用,成陶後現談墨色。紅麻子泥:色似紫泥,質地粗。位於紫泥上層,間夾星點麻子綠泥,成陶後呈桃紅色。

紫砂文化紅泥類

俗稱“朱泥”、“硃砂泥”、“石黃泥”。因其成陶後,色似“硃砂紅”故名。產於宜興任墅趙莊山,嫩泥礦層底部,質堅如石,其含鐵量高,產量甚稀。礦土外觀呈磚紅夾層,以黏土為主的粉砂岩土,可單獨成陶。紅泥收縮率大,燒成温度在1080℃左右,常制小件器物。七十年代中期,此種紅泥甚缺,既改用川埠紅泥加嫩泥替代,礦土呈土黃色,石質堅硬,成陶與其相似,八十年代以洑東紅泥制壺,其玻璃相重,燒成温度在1050℃左右,成陶後色硃紅,聲脆亮。

紫砂文化其他泥類

原礦紫茄泥 原礦紫茄泥
自明至今,泥色種種變異,秒出心裁,取其本土,山靈腠理,陶冶變化。石黃:呈卵狀,外殼鐵質褐黃色,中核似雞蛋黃,粉狀細膩,含鐵量甚高。加入紫泥,成陶後色紫若葡萄。加入天青泥,成深古色。加入紅泥成大紅袍泥。白泥:呈白色,微泛綠,成陶後呈白色,出產於宜興大潮山(洑東),原為日用陶所用原料,取其精細之泥為原料,加入金屬氧化物後製成各種色泥。土骨:呈骨狀,其含鐵量高,陶成後呈黑色顆粒,可摻入紫砂泥中,作天星泥。嫩泥:呈磚紅色,原為日用陶所用原料,摻入紫砂泥中增加可塑性和降低燒結温度,如取其精細之泥可作輔助原料。

紫砂文化紫砂藝術

紫砂壺作為一種富有藝術性的手工製品,藴含一種情趣,其靈魂可以説是文人趣味。宋代詩人蘇軾住在宜興時,就喜愛一種提樑式砂壺,即“東坡壺”。至明代,出現了供春壺,供春原是文人吳頤山的書僮,多年侍讀,受到文人習氣的濡染,刨製出造型新穎、勝似金玉的“供春壺”。時大彬則改前代的大壺為精緻的小壺“幹奇百狀信手出”,風範一變。這也是與大彬遊歷婁東時,多與陳眉多、王世貞等文人名士交流有很大關係。清代名手楊彭年,乾脆與文人陳曼生合作,由陳設計式樣,楊來捏製,再由陳於壺身刻制書畫,最終入窯燒製成壺。難怪後世將楊彭年所制壺稱為“曼生壺”.此後,不少書畫名家都有親鐫書畫的壺器。品茶需要茶具。紫砂壺原產宜興,屬陶,比之瓷器,更具古風。起於宋興於明的紫砂壺逐漸受人青睞。它不假釉飾,沒有彩繪,以手工捏製燒成,造型別致、古樸典雅是其藝術特色,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味功能,適宜泡茶,香味醇郁。紫砂壺是與其他藝術相融合的,詩、書、畫、印常常作為壺的畫面構成因素;、石,常常成為壺的基本造型。

紫砂文化業內術語

茶山:紫砂壺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茶壺長期使用,吸附在壺內的茶跡,人們通常稱之為茶山。
藝術品欣賞 藝術品欣賞
陳腐:亦稱之為“養土”,是紫砂泥料最後的一道加工工序,將調配練制好的泥料用陶缸裝好,置於陰濕處,讓期腐釀陳化。
陳腐期:即從將調配好、練制好的泥料放置陰濕處陳腐開始存放的時間,稱為陳腐期。就如地下酒窖的陳年好酒一樣,相對陳腐期越長,製出的壺就越光潤古雅。陳腐期最短也要達到三個月以上。
包漿:茶壺經長年使用之後,在壺表面形成的一層自然而又特別的光澤,這種光澤內斂、深穩。
太陽線在紫砂壺內的底部,表面中心向四周呈發散狀,如太陽光芒線的泥痕,稱之為“太陽線”。
推牆刮底:紫砂壺成型過程中,壺內壁出現凹凸不平時,為了使表面光滑平整,工手們使用工具去進行整理,這就是“推牆刮底”,模具壺最常用此方法。
風化:開採的礦料經過露天堆放,接受自然界的日曬雨淋、風吹雨打、嚴寒酷暑、崩裂瓦解,使原來密實的塊狀變化成鬆散的顆粒,質地由堅硬的石質結構演變為酥軟的土質結構,這個過程稱為“風化”。
生料:用開採出來的礦料常稱“生料”。
熟料:經過至少三個月以上充分風化後的礦料便為“熟料”。
目數:紫砂礦料開採後,經風化、除雜質、粉碎,使用篩過濾後泥料的粗細,稱為目數。此過程亦叫過目。目數也有歷史,宋朝中期26目-35目;清朝早期35目;清朝中期為55目-60目;(由於1957前一直採用手工練製法,故目數較低,紫砂的通透性能更好,顆粒更粗,質感更強,這也是辨別老壺的標準之一)1958年開始出現機械過目,目數穩定在60目左右,1959年至今常用的有雷蒙粉碎機,以風力控制目數,機器粉碎的目數可高達140目-180目。如今製作的紫砂壺,採用不同的泥料練制方法,基本目數控制在60目左右,以60目為基準,相對目數越大泥料越細膩,反之則越粗。

紫砂文化收藏識別要點

紫砂收藏識別要點 [1] 
泥料胎土:色象、顆粒度及光澤肌理。不同年代的不同礦脈各有特點,清後期的“天青泥”就與歷代泥料不同。
造型風格:各個時代對美的感受和形式要求均有特定的標準,造型風格,整體的比例,嘴、把、鈕的配製存在着差異。
工藝手法:工藝手法即使是同一師傅傳授也會有不同的風格。
氣質神韻:最重要的標準,名家之作,由於獨具高超的藝術素養和熟練的專業技巧,以及對泥料性能的深入瞭解和窯温的把握,其佳作自有一股不可模仿的神韻。
印章款式:印章款式是判斷真假的一個因素,但現代造假技術可以以假亂真,不可全信。

紫砂文化工藝表現形式

紫砂工藝的文化內涵,深沉莊重。黑澤深重的紫砂,也包容各類陶瓷的審美意藴。正是基於這深層的、為常人所難以言傳的審美心理,人們才幾乎不以紫砂為器具之極品,或視為拱壁,或愛不釋手、津津樂道無窮。紫砂藝術的美學表現形式,首先是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具有豐富柔和的質感,以其古樸典雅的風格著稱於世,為世人喜愛嗜好。紫砂的造型千變萬化,千姿百態,是紫砂藝術的具體表現特徵。方器、圓器、筋紋塑器,仿真象形,自然生動,組成紫砂藝術的主旋律。光貨的造型簡潔明瞭,方貨的造型穩重端莊,花貨的造型師其造化,筋紋器造型嚴謹規範,表現了紫砂工藝的傳統藝術美感。
紫砂工藝的表現形式,以中國傳統的金石書畫為主題,賦於嵌、繪、彩、釉、塑、漆、雕、鏤等等,特別是紫砂藝術和文人的結合,大大豐富了紫砂藝術美的深藴內涵。文人蔘與文人的結合,大大豐富了紫砂藝術美的深藴內涵。文人蔘與文人繪畫,文化設計、文化鐫銘,將文人的美學觀點和審美意識通過交流合作,構成如詩如畫的藝術風格,這無疑是一種催化劑,促進紫砂藝人提高文化素質、容納精神實質含量,具備博大胸懷,促進陶藝發展,為紫砂藝術的豐富內容增光添彩。
紫砂藝術以工藝美術為根,以傳統文化為源,以茶文化為媒,逐步形成自身的、獨有的陶瓷藝術。無論在中國、或是在世界上,紫砂藝術都是獨一無二的、獨具特色的、獨具風格的、獨樹一幟的。宜興獨有的資源,具有特殊的性能。工匠的智慧創造,形成獨有的工藝成型程序,獨有的工藝技法。這一切,都是紫砂藝術的魅力所在。

紫砂文化品種類型

紫砂藝術自明中期至今,不過短短的五百多年曆史,比起陶瓷其它種類,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 自紫砂藝術形成之日起,就以其獨有的面貌成為其它陶瓷種類所不能比擬的,最為突出的,並從工藝品昇華為藝術品的唯一陶瓷藝術品種。紫砂的品種與形制,變化與創造,之多之廣之豐富,無法完整統計。不同的流源與風格,之多之廣之豐富,無法完整統計。不同的流源與風格,各種色彩的變異,都屬於世界陶瓷之首位。宜興的地域變化,民風民俗,民族特點,傳統文化,都反映在紫砂藝術之中,亦回然不同於其它陶瓷。

紫砂文化藝術風格

紫砂藝術的獨有的陶文化面目出現,具有如詩如畫的藝術風格,具有深厚的藝術魅力和強烈的感染力。深藴的文化內涵,強烈的文化底藴豐富的文化形式,再通過紫砂藝人的藝術創造。藝人的文化素質在紫砂陶藝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書卷氣”,因傳統文化的精神和氣魄融匯進造型藝術之中,形成了紫砂藝術專盛不衰的生命力。
紫砂藝術更深層次的影響和作用,除了日用功能、陳設審美、把玩品味,還表達了紫砂藝人創造者本身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審美愛好,造型意識,造物心理等等,這些表現在精神世界方面的內容,決定了紫砂陶藝本質的風貌、形制、結構和基本風格,是紫砂藝術表現形式的延伸和發展。
紫砂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還是科學和藝術和融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實用與功能的統一。形象美、形態美、古樸美、典雅美、舒適美,都通過了造型形式加以表達,通過材質肌里加以反映,通過創作者、使用者、收藏者的心靈結合加以融會貫通,這就是紫砂藝術的高雅氣質。

紫砂文化藝術價值

紫砂藝術是全方位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陶瓷文化、陶瓷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紫砂藝術的生命力是專存的、延續的、發展的、強盛的。它顯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國紫砂陶藝文化,別具一格,獨領風騷。
隨着人們文化藝術生活的發展,人們對美的藝術追求更無止境。以大自然形態為源泉的紫砂工藝陶瓷的創作,題材更為豐富。每一個紫砂藝術工作者,必須更加珍視。我相信傳統的歷史文化和紫砂文化,在先輩的藝術薰陶下,必將湧現更多、更好、更美的藝術佳作,繁榮我們的紫砂藝術事業,展現紫砂工藝無窮的藝術魅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