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索爾弗利諾戰役

鎖定
索爾費裏諾戰役,或稱為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法奧戰爭,發生於1859年6月24日,拿破崙三世率領的法國軍隊和維克多·埃馬鈕埃爾(Victor Emmanuel)二世率領的撒丁軍隊組成了佛朗哥-撒丁聯軍與奧地利帝國開戰,並在戰鬥中最終獲勝。弗蘭西斯·約瑟夫(Francis Joseph)皇帝率領的奧地利軍隊戰敗。
中文名
索爾費裏諾戰役
別    名
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
類    別
戰役
發生於
1859年6月24日

索爾弗利諾戰役戰役經過

索爾費裏諾戰役是意大利第二次獨立戰爭的一場重要戰役,也是意大利復興運動的關鍵一步。這場戰爭的地緣政治背景是民族主義者努力統一被法國、奧地利、西班牙和教皇國分而治之的意大利。戰鬥發生在位於意大利米蘭和維羅納之間的索爾弗利諾附近。
當時奧地利軍隊正在穿越意大利北部,而法國和佛朗哥-撒丁部隊阻擋了他們前進的步伐,雙方發生衝突。戰鬥異常激烈,共持續了9個多小時,3000多名奧地利士兵死亡,10807人受傷,8638人失蹤或被俘。聯軍也損失慘重,共有2492人死亡,12512人受傷,2922人被俘或失蹤。有關雙方的受傷或垂死士兵被槍殺或刺死的報道更增加了這次戰役的恐怖程度。最終,奧地利部隊被迫撤軍,法國-意大利聯軍獲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

索爾弗利諾戰役戰役意義

索爾費裏諾戰役,法奧戰爭,拿破崙三世率領的法國軍隊和維克多·埃馬鈕埃爾(Victor Emmanuel)二世率領的撒丁軍隊組成了佛朗哥-撒丁聯軍與奧地利帝國開戰,並在戰鬥中最終獲勝。弗蘭西斯·約瑟夫(Francis Joseph)皇帝率領的奧地利軍隊戰敗。這是世界歷史上最後一場由各國君主親自指揮作戰的重大戰役。超過20萬名士兵(約10萬名奧地利士兵和總計11.86萬人的法國士兵和皮埃蒙特-撒丁聯軍士兵)參加了這一重要戰役。這次戰役之後,奧地利皇帝便不再直接指揮軍隊了。

索爾弗利諾戰役戰役影響

拿破崙三世被傷亡人數所觸動,並且他早在1852年就表示過“法蘭西帝國代表和平”,再加上來自普魯士的威脅和國內羅馬天主教徒的抗議,他決定於1859年7月12日簽署自由鎮(Villafranca)停火協議,結束這場戰爭。意大利人贏得了倫巴第,但失去了威尼蒂亞,而且他們對拿破崙三世的表現失望透頂。卡米洛·本索·加富爾伯爵(Camillo Benso, conte di Cavour)因而被迫辭職。1860年意大利王國成立。
這場戰役對未來軍事行動的開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亨利·杜南親眼見證了這場戰役,他目睹了戰場上受傷士兵的痛苦,萌生了開展一項運動的想法,而這場運動最終促成了《日內瓦公約》的通過和國際紅十字運動的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