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純色巖燕

鎖定
純色巖燕(學名:Hirundo concolor)為燕科巖燕屬的鳥類。體長約12.5釐米,是一種體型小而全身近黑的巖燕。主要特點是尾短,方形的尾羽中央和最外側尾羽有白斑,翼及尾較雨燕為寬。與巖燕的區別在色甚深,且腹部同尾下覆羽一樣深。跗蹠裸露。虹膜深褐色;嘴黑褐色;腳褐色。體型輕小,活動敏捷,以擅長飛行而著稱,善於在高空疾飛啄取昆蟲。喙短而寬扁,基部寬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極深,嘴須不發達。翅狹長而尖。
擅長在空中捕捉飛蟲;尾呈叉狀,形成“燕尾”,腳短而細弱,趾三前一後。分佈範圍在南亞及東南亞。
外文名
Dusky Crag-martin
中文學名
純色巖燕
拉丁學名
Hirundo concolo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燕科
巖燕屬
純色巖燕
亞    種
2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Sykes, 1832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1] 

純色巖燕形態特徵

純色巖燕
純色巖燕(3張)
純色巖燕雌雄羽色相似。整個上體,包括翅和尾在內皆為暗煙褐色或深烏褐色,尾羽除中央一對無白斑外,其餘所有尾羽內側在近端處都有一白斑。下體頦、喉和上胸淡棕色而綴有褐色且具黑褐色縱紋,其餘下體與背相似,但較淡。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淡褐色。
大小量度:體長雄性125-130毫米;嘴峯雌性7-11毫米;翅100-112毫米;尾43-48毫米;跗蹠10毫米。 [2] 

純色巖燕棲息環境

純色巖燕主要棲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平原和丘陵地區,活動於山谷、山前曠地或沿河流在空中飛行。棲於多崖山區。 [2] 

純色巖燕生活習性

似巖燕但分佈較南。不遷徙。罕見留鳥於中國雲南南部及西藏東南部海拔1000-2000米。叫聲歇息及飛行時發出輕柔的低聲chit-chit。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不喜成羣,有時也見和雨燕一起在空中飛翔。常出入于山谷、山前平原或在水面上空飛翔。飛行輕快敏捷,並像鷹一樣能在飛行中俯衝捕食。飛行時常發出一種柔和的啾啾聲。休息時則多棲於突出的岩石上。
主要食物種類多為雙翅目等飛行性昆蟲,常見種類有金龜子、蚊、姬蜂、虻、蟻、蠅、甲蟲等。習慣於在空中捕食飛蟲。 [2] 

純色巖燕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印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
旅鳥:斯里蘭卡。 [1] 
純色巖燕分佈圖 純色巖燕分佈圖

純色巖燕繁殖方式

純色巖燕(雛鳥) 純色巖燕(雛鳥)
繁殖期5-7月。營巢於臨近江河、湖泊、沼澤等水域附近的山崖上或巖壁縫隙中。到水岸邊叼泥土在嘴裏咀嚼粘在崖壁上或岩石下,再選用茅草然後重複叼泥土 繼續往上粘直至收口。巢由小泥丸混以羽毛堆積成半球形,內鋪以細軟雜草、羽毛等。常成對單獨營巢,偶爾也見少數對呈鬆散的羣體在一起營巢。每窩產卵3-5枚。 [2] 

純色巖燕亞種分化

(2種)
1.純色巖燕指名亞種(學名:Hirundo concolor concolor)分佈於巴基斯坦東南端和印度(從古朱拉特邦,拉賈斯坦邦東部和哈里亞納邦東部到比哈爾邦西部,南到喀拉拉邦和泰米爾納德邦西部)。
2.純色巖燕雲南亞種(學名:Hirundo concolor sintaungensis)分佈於緬甸的東部和南部,中國南部(雲南南部),泰國的中東部,老撾北部和越南北部。 [2] 

純色巖燕保護現狀

純色巖燕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1]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4] 

純色巖燕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