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紐約,紐約

(美國1977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電影)

鎖定
《紐約,紐約》是馬丁·斯科塞斯執導,麗莎·明尼裏羅伯特·德尼羅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77年6月21日在美國上映 [6] 
影片講述了一名薩克斯爵士樂手與一名女歌手之間愛恨交纏的情感故事。
中文名
紐約,紐約
外文名
New York, New York
其他譯名
紐約紐約
類    型
劇情、音樂、歌舞
製片地區
美國
導    演
馬丁·斯科塞斯
主    演
麗莎·明尼裏
羅伯特·德尼羅
片    長
155 分鐘
上映時間
1977年6月21日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076451

紐約,紐約劇情簡介

《紐約,紐約》劇照
《紐約,紐約》劇照(12張)
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一間紐約市夜總會正在舉行一場大型的慶祝活動,薩克斯管演奏者吉米·多伊爾(羅伯特·德尼羅飾)遇見了勞軍聯合組織的小歌手弗朗西尼·埃文斯(麗莎·明尼裏飾),她雖然寂寞,但仍然不想和吉米有任何關係,而吉米為了得到她的電話號碼而一直糾纏着她。
第二天早上,他們共用了一輛出租車,去一傢俱樂部面試。在那裏,弗朗西尼在面試時開始唱經典老歌,吉米用他的薩克斯管加入演奏。俱樂部老闆被打動,提供他們表演的舞台。從那一刻起,吉米和弗朗西尼的關係深深地變成了痴迷和愛的混合物。但吉米還是像以前一樣自負,缺乏責任感,而懷有孩子的弗朗西尼心情也變的很糟,他們逐漸發生越來越多的爭執。但吉米並未準備號當父親或好丈夫,他拋棄了弗朗西尼,為自己的理想而繼續闖蕩。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吉米和弗朗西尼都在音樂界取得成功,他成為著名的爵士音樂家和俱樂部老闆,而她成為一名成功的歌手和電影女演員。吉米用他的薩克斯管錄製了一首歌曲,而這首歌到達爵士樂排行榜的首位;弗朗西尼在演唱了歌曲 "New York, New York" 後,明星地位也得到質的提升,她的表演受到了廣泛的讚譽。
因為一場演出活動,吉米和弗朗西尼在他們相識的夜總會重逢了,他們試圖找回從前的感覺,然而,這一切彷彿只是徒勞。表演結束後,吉米邀請弗朗西尼一起吃晚飯。弗朗西尼動了心,朝着劇場後門的出口走去,但最後一刻改變了主意。吉米在人行道上等著,意識到他已經空等一場,在他寫的 "New York, New York" 的伴奏下走上街頭 [1]  [5] 

紐約,紐約演職員表

紐約,紐約演員表

紐約,紐約職員表

製作人 羅伯特·恰托夫艾文·温克勒Gene Kirkwood
導演 馬丁·斯科塞斯
副導演(助理) Dennis Capps、Mel Dellar 、Michael GrilloMichael Daves
編劇 Earl Mac RauchMardik Martin
攝影 László Kovács
剪輯 Bert LovittDavid Ramirez湯姆·羅爾夫
選角導演 林·斯塔馬斯特
藝術指導 Boris Leven
美術設計 Harry Kemm
服裝設計 Theadora Van Runkle
佈景師 Robert De Vestel、Ruby R. Levitt
展開
(參考資料 [6] 

紐約,紐約角色介紹

  • 弗朗西尼·埃文斯

    曾是一傢俱樂部的歌手,二戰勝利日那天去夜總會演出,結識了薩克斯演奏者吉米。他們一起在舞台上表演,日漸生情,但卻因各自對生活的態度不同而分手。多年後,弗朗西尼成為一名炙手可熱的歌星,星途一片光明。她再次遇到當上俱樂部老闆的吉米,二人都取得不俗的成就,他們回憶起曾經的歡樂時光,但卻無法再找回從前的感情。

  • 吉米·多伊爾

    一家夜總會的薩克斯管演奏者,玩世不恭,不成熟,但是有進取心、非常有音樂天賦。他很自負,以自我為中心,對歌女弗朗西尼一見鍾情,當他們一起奮鬥和生活的時候,吉米卻沒很好的照顧弗朗西尼,他們最終分手。多年後,吉米有所成就,他再次見到弗朗西尼,鴛夢重温,吉米想要彌補自己過去的過失,但從前的感覺卻已一去不返。

(該片劇情主要集中在男女主角身上-參考資料 [1-3]  [5] 

紐約,紐約音樂原聲

名稱
類型
填詞
填詞
譜曲
演唱
《New York, New York》
主題曲
英語
Fred Ebb
John Kander
麗莎·明尼裏
(參考資料 [8] 

紐約,紐約幕後花絮

  • 麗莎·明尼裏和馬丁·斯科塞斯接受採訪時説電影中幾乎所有的台詞都是即興創作的。
  • 羅伯特·德尼羅為了讓自己的表演看起來更真實,他專程學習並熟練了吹奏薩克斯管,但後期製作中的薩克斯風音樂是由喬治·奧爾德演奏的。
  • 傑克·黑利(1939年《綠野仙蹤》中的鐵皮人)客串了該片,這也是傑克·黑利最後一次出現在電影裏。
  • 該片在拍攝期間,羅伯特·德尼羅將他喜歡的《憤怒的公牛》原版小説推薦給馬丁·斯科塞斯 [2] 

紐約,紐約獲獎記錄

年份
頒獎活動
獎項
接收對象
結果
1978年
第35屆美國金球獎
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紐約,紐約》
提名
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羅伯特·德尼羅
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
麗莎·明尼裏
最佳原創歌曲
John Kander、Fred Ebb
第31屆英國電影藝術學院獎
最佳服裝設計
Theadora Van Runkle
最佳電影原聲
Kay Rose、Michael Colgan
(參考資料 [7] 

紐約,紐約影片評價

預告海報 預告海報
《紐約,紐約》像馬丁·斯科塞斯的大多數電影一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馬丁採用了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美國音樂劇的拍攝模式,致敬了那個黃金年代的電影。雖然該片在上映時並未吸引很多觀眾,但在視覺上很好的還原了早期歌舞片。影片在內容和節奏上也無可挑剔,堪稱是馬丁最被低估的影片之一,片中的同名歌曲《New York, New York》也隨影片而逐漸走紅。該片是復古美學和現代美學的迷人結合,影片的佈景是精心設計的,色彩運用、攝影和剪輯都讓人難忘。羅伯特·德尼羅的表演帶有好萊塢70年代的風格,這點和影片整體風格略有脱節,並不是説德尼羅演的不夠好,而是看慣了吉恩·凱利、弗雷德·阿斯泰爾、弗蘭克·西納特拉風格歌舞片的觀眾會感覺有點違和,不過在該片後半段給了德尼羅真正發揮的空間 [4]  。(《Slant Magazine》評)
《紐約,紐約》是馬丁·斯科塞斯對早期米高梅音樂劇的致敬加批判,也是對傳統傳記片的尖鋭剖析,充滿着人生的困惑和無奈,跟一般好萊塢歌舞片的明亮輕快大異其趣。在情感戲方面,該片演出了有史以來最令人信服的痛苦爭吵,作為對美國音樂圈和娛樂圈的描述,它準確而富有感染力。另外,馬丁還在片中致敬了很多歌舞片,羅伯特·德尼羅和麗莎·明尼裏的表演也很有説服力,藝術執導Boris Leven為該片精心設計的復古風格更是讓影片不輸於好萊塢黃金年代的音樂片 [3] (《Time Out》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