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納西族音樂

鎖定
納西族音樂是一種民族音樂。
中文名
納西族音樂 [1] 
外文名
The naxi music
語    屬
漢藏語系

納西族音樂音樂特點

納西族主要聚居於中國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滇西北的中甸、寧蒗、維西和四川省的鹽源、木裏以及西藏自治區的芒康等地。人口245154人(1982年統計)。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分東、西兩種方言區。過去信仰多神的東巴教,部分人信仰嘛教。納西族的音樂可分為民間歌曲、歌舞音樂和器樂3類。
民間歌曲 從音樂形式和內容上,可分為如下幾種:
“谷期” 意為吟唱,流行於西部地區,節奏自由,旋律常自高音開始,並任意延長。如:
由於地區和內容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唱腔和風格,如“娥忍谷期”、“拉伯谷期”、“妮娜薄谷期”等。其內容多為情節曲折的敍事長歌,語言優美,比喻生動。
“倮北谷奴至” 意為勞動歌,有栽秧唱的“夕獨熱”、 “喂猛達”、 拔秧唱的“勒白兒”、收割唱的“窩勒魯”、舂碓唱的“習碓”……。其他如犁田、採藥、織麻、築牆等也都有不同的歌曲。其內容多與各項勞動緊密相聯,或祈求豐收,或相互逗趣以鼓舞勞動熱情。這類歌曲節奏鮮明,節拍與勞動相適應。
“都目北奪至” 有“思庫”、“目至”兩種。①思庫,意為喜歌,是戀愛、説媒、婚嫁時唱的歌。其中“四喂喂”、“濃布夥”、“祝婚歌”較為莊重,其餘的情歌如“斯瑪達”、“喂娃谷”、“時社”等較輕快活潑,其中“時社”意為説情,音調別緻,感情含蓄。演唱形式有對唱、也有男女集體對唱,均為輕聲吟唱,音調近口語。②目至,意為輓歌,如“目布”、“阿力朱”、“喂莫哩”、“喂熱”、“熱尺”等均是輓歌,速度徐緩,音調低沉,內容多屬對死者的緬懷和對死者親屬的安慰。
“格於格止” 直譯為見到什麼唱什麼,是一些短小的民歌,旋律較固定,音域不寬,曲調流暢、樸實,如:“納西小調”、“喂哦”“虛勒”“三思吉”、“西目至”等;歌詞多為即興創作,內容有頌歌、祝願等。
東巴調 是東巴教唸誦經文調。音階、調式、旋律等與古老的納西族民歌相似,多為一、兩個樂句的變化重複。
“阿夥比哩” 是東部地區廣為流傳的一個歌種,亦稱“阿哈巴拉”、“阿卡比哩”、“阿卡巴達咪”等。東部地區的民歌曲調,絕大部分是由它演變而來。音階、調式、節奏和樂曲結構多種多樣。曲調多由高音(或由中音區跳到高音)開始,並自由延長,音域較寬,有的甚至超過兩個八度,速度自由,旋律高亢。其歌詞多為即興編創,內容以情歌和對母親的讚美、懷念等居多。
此外,還有部分反映勞動生產和其他內容的阿夥比哩,亦稱“國”,為唱或贊之意,其曲調明快,節奏鮮明,結構規整,音域在十度之內。音調仍來自阿夥比哩,但變異較大,演唱中不時加入統一舞步或配合勞動節奏的呼喊聲。
由於納西族東西兩種方言的差別,以及東西兩地民間音樂在調式、音階旋律發展手法上的不同,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音樂風格。西部民歌優美含蓄,委婉纖細;東部民歌較為明朗熱情,粗獷奔放。西部民歌(包括舞蹈歌)的音樂特徵是:①除以la或mi為主音的五聲調式外,還有大量的以四音列及三音列構成的民歌。②谷期所用的調式音階較為特殊,其音階為: 它經常以比a略高,比略低的↓作中結音及結束音。骨幹音為↓、c、d、四音。 音經常自由延長,並與下方大二度音形成速度緩慢的顫音Ⅲ式裝飾性潤腔。納西語稱“左”(意為滾動),這是西部納西族民歌在演唱時的一大特徵。也可出現在la、do、mi、a 幾個音上。如:③旋律(除谷期外)多具五聲音階旋法,並採用重複裝飾、變化等主句展開手法,樂曲往往結束在最低音或低音區。④歌詞多屬5字句,並有“借字諧音”的特點,即上行詩句裏必有一個字或詞被下行詩句所用,只要音同,意可不同。納西語是主―賓―謂的語序,所以歌詞入譜時一般是先唱後3字,然後再唱全句5字,這對民歌曲調常採用重複手法有很大關係。東部民歌的音樂特徵表現在:①多采用以sol或do為主音的五聲音階有少數歌曲有fa出現,造成色彩上的變化。②旋律起伏較大,旋律線往往呈下弧形。並以曲折級進型居多,樂曲一般在中音區結束。③無論東部或西部民歌均常用的節奏。④曲式結構多為帶引句或不帶引句的一或兩個樂句的變化重複。
歌舞音樂 納西族的歌舞音樂可分為兩類:
舞曲 一般用竹笛或葫蘆笙為舞蹈伴奏。音樂屬五聲的各種調式,曲調悠揚,旋律多跳進,節奏鮮明。樂句多以變化重複的形式出現,段落之間無明顯對比。
歌舞曲 音域不寬,一般在八度以內。舞蹈者手挽手或手搭肩圍成圓圈。一領眾和、邊唱邊舞,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喂猛達”,意為可憐的鷹,亦稱“猛達蹉”、“喂莫麗蹉”、“莫達”等。其曲調大同小異,均由la、do、re、mi4個音構成旋律。②“窩熱熱”,流行於金沙江沿岸各村寨的一種古老歌舞,亦稱“窩熱”“熱蹉”、“熱美蹉”等。其旋律均由以la為主音的三音列或四音列構成,並多在喪事時演唱。唯麗江大東一地的窩熱熱在豐收、喜慶時演唱,屬男女二聲部合唱。男聲由sol、↓mi、do3音構成呼喚式音調,女聲由la、si、sol3個音構成裝飾性襯腔,男女聲相互交織、互為補充,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形成一種熱烈、粗獷的情緒,具有西南地區濃郁的遊牧、狩獵的生活氣息。如:③“熱尺蹉”,是流行於中甸三壩的古老歌舞曲。多數旋律莊重、肅穆,也有旋律輕快活潑的。一般為男聲領唱和齊唱。旋律採用以 sol為主音的五聲調式。由引子和兩個樂句構成。④“阿卡巴拉”,是流行於中甸三壩的一種古老歌舞曲。多采用三音列、四音列以及五聲調式,一般都重複末句。其內容多為反映愛情生活的各種“相會調”。⑤“呀麗哩”,有多種曲調如“呀哈哩”、“亞里”、“阿里呀裏”以及“阿里裏”等。歌詞較歡快活潑。40年代末期產生的“阿里裏”,就是從呀麗哩演變而來,其結構簡練,有領有和,層次分明。曲調明快活潑,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歡樂心聲。如阿里裏:
器樂 納西族流行的樂器有:篳篥、橫笛、蘆管、琵琶、古箏、胡撥、口簧、二簧、胡琴、銀鑼、偏鈴、鼓、鑔等。納西族器樂曲有如下諸種:①“白石細哩”,即白沙細樂,是一部帶有歌曲、器樂曲、舞蹈的大型套曲。據傳始於元代,現存6個樂章。樂曲充滿纏綿悱惻、哀傷悽婉之情,常用於喪事,成為納西族的一種風俗性音樂。樂曲來源至今尚無定論,但大部分樂曲音調與納西族民歌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②篳篥調,篳篥即竹笛,指用篳篥吹奏的各種曲調。③口簧曲,曲調較多。如“蜜蜂過江”、“狗追馬鹿”、“銅盆滴水”、“母女夜話”等。④麗江古樂,納西族將內地傳入麗江的洞經音樂稱“麗江古樂”。其樂曲富有江南絲竹風味,但經過納西族以“左”方式演奏和百餘年的演變,已具有一定的納西族特色。
[納西族民間樂隊在演奏白沙細樂] [1]   1949年後,納西族音樂得到了很大發展出現了“阿里裏”、“耆老歌”、“嘮喂調”等新民歌,瀕於失傳的白沙細樂也得到了發掘、整理,民間藝人和錫典對白沙細樂的傳授起了積極作用。

納西族音樂所屬分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