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納西族白沙細樂

鎖定
納西族白沙細樂,流傳於麗江市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納西族的先民受東漢“白狼獻詩”影響,“俗好飲酒歌舞”(唐《蠻書》),後逐漸成為一個能歌善舞、富有音樂天賦而充滿哲思的民族。白沙細樂的歷史淵源原有兩説,一説“元氏遺音,靡靡切切,酸楚動人,相傳世祖臨別所贈,故名別時謝禮”;二説為納西族民間憑弔戰爭亡靈之樂。説法各異,暫無確考。據已故納西族老藝人和錫典有據可考的傳承譜牒,至少在兩百年前麗江已盛行此樂,所表現的是生離死別、懷戀繾綣的感情。 [1] 
2011年5月23日,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申報的納西族白沙細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Ⅱ-152。 [1] 
中文名
納西族白沙細樂
遺產編號
Ⅱ-152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

納西族白沙細樂歷史淵源

納西族白沙細樂
納西族白沙細樂(4張)
關於白沙細樂的來源,當地有許多傳説。一説為13世紀元世祖忽必烈遠征大理,路過麗江,為答謝納西族土司木天王的熱情接待,遂留贈隨身所帶的蒙古宮廷樂隊:一説為納西族擊敗普米族的襲擊後,人們為慶賀而創作的;還有一説為明朝從南京傳去的。根據史料推測,這部音樂很可能是元代蒙古族軍隊入滇時傳至麗江的。近代,白沙細樂多演奏於民間的喪事活動中,有時也用於農曆二月和八月的祭祖活動。演奏時,樂手們身着包頭、腰帶和長袍,類似於蒙古族的裝束。 [2] 

納西族白沙細樂基本特徵

納西族白沙細樂藝術特色

據唐《蠻書》載,納西族先民“俗好飲酒歌舞”。白沙細樂作為納西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納西先民創制的一部器樂、聲樂及舞蹈相結合的古典音樂套曲。
相傳白沙細樂有10個調,現存8個調,分別是“篤”、“一封書”、“三思及”、“美麗的白雲”、“公主哭”、“跺蹉”、“南曲”和“北曲”。
赤足舞“跺蹉”、雲雀舞“勞馬蹉”、弓矢舞“抗蹉”、白鶴舞“誇蹉”等在送葬時奏跳。“跺蹉”、“勞馬蹉”、“抗蹉”、“誇蹉”均為納西語,是舞蹈土生於民間的標記,從生離死別中還可佐證送魂路線等納西史實。
樂器有橫笛、直笛、蘆管、蘇古篤、小曲項琵琶、古箏、二簧、胡琴等,演奏至少要有8人,並以合奏為主,同時也伴歌舞。樂器中的蘇古篤、蘆管與元朝宴樂之器“火不思”、“波伯”有異曲同工之妙。 [3] 

納西族白沙細樂音樂風格

納西族白沙細樂
納西族白沙細樂(5張)
白沙細樂的音樂憂傷哀怨,悱惻纏綿,主要由《篤》《一封書》《三思吉》《阿麗哩格吉拍》《美命吾》《跺磋》《抗磋》《幕布》等8個樂章組成。白沙細樂的曲調大多為羽調式,包括五聲性的七聲音階、六聲音階,個別部分運用五聲音階。白沙細樂中也有節奏緩慢,風格柔婉,旋律清越流利的曲調。納西族的喪葬有一套固定 不變的儀式規範,白沙細樂的樂隊由一位年長的人負責組織領導,嚴格按照規定的儀式進行演奏,同時,每個儀式都配上了相應的樂曲。納西族的喪事一般要3天。 3天所演奏的順序和樂曲都有所不同。 [4] 

納西族白沙細樂樂隊編制

白沙細樂的樂隊人數少則3、4人,多則10人。所用樂器有笛、豎笛、蘆管、箏、蘇古杜(與元代文獻記載的火不思相似,目前除白沙細樂中使用外,還流行於蒙古族)、二簀(兩根弦的拉絃樂器)、胡琴。其中笛為主要樂器,在樂隊中起領奏作用。 [2] 

納西族白沙細樂傳承保護

  • 傳承價值
白沙細樂結合了元明遺音與納西民間音樂,是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逐步形成的套曲,其構思獨到,器樂兼歌並舞,意境深寬,曲調抒情,旋律委婉流暢。 [3] 
白沙細樂是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逐步形成的套曲,其構思獨到,器樂兼歌並舞,意境深寬,曲調抒情,旋律委婉流暢。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批國內學者到麗江調查研究,對保護、傳承和弘揚白沙細樂作過許多有益的工作。 [4] 
  • 保護措施
在麗江範圍內能演奏白沙細樂的傳人已越來越少,麗江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為弘揚白沙細樂做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定《納西族民間音樂保護和管理辦法》等,成立了行業協會和傳習館,專門將黃山鎮長水村作為其保護點,並命名和凜毅為傳承人,提供相應條件讓他收徒授藝。 [1]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納西族白沙細樂”項目保護單位麗江市古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中心評估合格。 [6] 

納西族白沙細樂社會影響

  • 重要活動
2007年10月24日,作為第62個聯合國日特邀慶祝演出,納西古樂――一種在中國瀕臨失傳的古老音樂22日晚在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行了專場音樂會。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