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納沙特拉

鎖定
納沙特拉,古代印度天文學名詞,類似中國的二十八宿。有二十七宿和二十八宿兩種。
中文名
納沙特拉
所屬學科
天文學
性    質
古代印度天文學名詞
二十七宿出現較早,而且一直是以二十七宿為主。古代印度的天文學家為了認識星辰和觀測天象,比較日、月和五星的運動,將黃道帶(日、月在天球上運動的軌道區域)的度數平均劃分二十七段,每段長13°20′,總和為360°;將黃道兩側的恆星選組為二十七宿,每段含一宿,稱為“納沙特拉”。“納沙特拉”一詞最早出現於《梨俱吠陀》中,當時泛指天空中所有的星體,以後逐漸地演變為專指月亮所通過的星座,即“月站”。一些學者認為二十七宿的全部名稱最早出於《鷓鴣氏梵書》,以“剃刀”宿(即中國二十八宿的昴宿)為第一宿,其聯絡星為金牛座η。後來在人馬座γ與天鷹座α之間增加一宿,名為“阿毗止”(Abhijit)宿,梵文意為“麥粒”宿,其聯絡星為天琴座α(織女星)。合為二十八宿。不過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在《阿闥婆吠陀》和《夜柔吠陀》中,二十八宿的名稱早已全部出現。其名稱可見右表。印度的二十八宿一般以每宿中最明亮的星為代表,稱主星或聯絡星。但它不起中國二十八宿的距星的作用,每宿的劃分也不以主星為標準。印度二十八宿的體系在南亞一直沿用到晚近。印度和中國在古代的天文學領域都有二十八宿,但大同小異。二者是同出一源,還是起於其中一國,近百年來一直是各國學者爭論的問題,至今尚無較科學的定論。 [1] 
參考資料
  • 1.    黃心川主編.《南亞大辭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2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