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納氏鱘

鎖定
納氏鱘(學名:Acipenser naccarii)是鱘科、鱘屬魚類。納氏鱘可長達200釐米、重150千克,50年齡。納氏鱘頭長佔全長20-22%,側骨板高約為寬的兩倍。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長佔頭長的70%以下,吻須4根;吻端錐形,兩側邊緣圓形,頭部有噴水孔;口呈水平位,開口朝下,吻須圓形;身體最高點不在第一背骨板處,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有背鰭後骨板和(或)臀後骨板;臀鰭基部兩側無骨板;第一背骨板通常與頭部骨板相連;吻須光滑;側骨板顏色比軀幹顏色淺,口小,臀鰭條數多於23;背鰭後骨板數多於2。納氏鱘背部深褐色或黑色,腹部黃色或白色。幼鱘背部有褐色斑點。吻須近吻端,吻較鈍。背骨板與側骨板之間分佈有一些小骨片。
在亞得里亞海,納氏鱘棲息於成水區及河口近岸,不進入深海區,棲息地泥沙質,水深10-40 米。納氏鱘於早春進行溯河產卵洄游,產後親魚在靜水中棲息到秋季。納氏鱘主要攝食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食物中小魚少見。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納氏鱘
拉丁學名
Acipenser naccarii
別    名
亞得里亞鱘
意大利鱘 [2]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鱘形目
鱘科
鱘屬
納氏鱘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Bonaparte,1836
保護級別
極危(IUCN物種紅色名錄)
外文名
Adriatic Sturgeon、Italian sturgeon

納氏鱘形態特徵

納氏鱘
納氏鱘(8張)
納氏鱘可長達200釐米、重150千克,50年齡。納氏鱘頭長佔全長20-22%,側骨板高約為寬的兩倍。納氏鱘背骨板9-21枚,側骨板29-46枚,腹骨板8-13枚,背鰭條數36-48,臀鰭條數24-31,鰓耙數30-35。
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長佔頭長的70%以下,吻須4根;吻端錐形,兩側邊緣圓形,頭部有噴水孔;口呈水平位,開口朝下,吻須圓形;身體最高點不在第一背骨板處,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有背鰭後骨板和(或)臀後骨板;臀鰭基部兩側無骨板;第一背骨板通常與頭部骨板相連;吻須光滑;側骨板顏色比軀幹顏色淺,口小,臀鰭條數多於23;背鰭後骨板數多於2。
納氏鱘背部深褐色或黑色,腹部黃色或白色。幼鱘背部有褐色斑點。吻須近吻端,吻較鈍。背骨板與側骨板之間分佈有一些小骨片。 [2] 

納氏鱘棲息環境

在亞得里亞海,納氏鱘棲息於成水區及河口近岸,不進入深海區,棲息地泥沙質,水深10-40 米。關於納氏鱘的分佈和棲息問題,存在一些不同的説法,羅沙爾等(Rochard,1990)認為納氏鱘產卵後即回到鹹水區,幼鱘隨後也進入鹹水區;1991年,羅沙爾(Rochard)等又認為納氏鱘主要生活在淡水。還有報道,納氏鱘有時可以在離海水不遠的鹹水中產卵。實驗室的觀察結果表明,剛出膜的納氏鱘就能承受約10的鹽度,隨着個體發育的進行,耐鹽性增強,但直到5月齡,納氏鱘仍只能承受20的鹽度。 [2] 

納氏鱘生活習性

納氏鱘於早春進行溯河產卵洄游,產後親魚在靜水中棲息到秋季。納氏鱘主要攝食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食物中小魚少見。在鱘魚中,納氏鱘的生長速度居中,根據人工養殖結果,納氏鱘生長第1年最大為0.8千克,第2年2-3千克。 [2] 

納氏鱘分佈範圍

納氏鱘水域

納氏鱘分佈於亞得里亞海(北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特里斯特,南至到希臘和科孚島)及流入其中的河流中,涉及意大利、前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和希臘。在淡水,歷史上納氏鱘分佈在威尼斯盆地的所有河流中,包括阿迪傑河、布倫塔河、巴克利翁河、利文扎河、皮亞夫河和塔利亞門託河,後來,納氏鱘主要分佈於波河(意大利最大的河流)及它的一些支流。納氏鱘在地中海地區有更廣泛的分佈,從亞得里亞海地區到伊比利亞島(如瓜達爾基爾河)。 [2] 

納氏鱘國家

絕種:阿爾巴尼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希臘(大陸)、黑山共和國。 [5] 
現存和重新引入:意大利(大陸)。 [5] 
納氏鱘分佈圖 納氏鱘分佈圖

納氏鱘繁殖方式

納氏鱘初次性成熟年齡雄陛6-8年,雌性8-12年(長0.8-1.2米、重7-8千克)。繁殖週期雄性1-2年,雌性2-4年。成熟係數平均20%,卵徑2.2-2.4毫米。納氏鱘於3-5月產卵繁殖,產卵地點在有急流的沙灘和河牀斜坡處。在15℃時,胚胎孵化時間為160-180小時。剛出膜的仔魚長6.5毫米,出膜後經過10-12天的發育開始攝食外源食物,此時仔魚長10毫米、重12.5毫克。 [2] 

納氏鱘保護現狀

納氏鱘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9年 ver 3.1)——極危(CR)。 [5]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極危(CR)。 [4]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4] 

納氏鱘種羣現狀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納氏鱘的資源量大幅度下降。20世紀70年代初,納氏鱘的年捕撈產量為2-3噸;1990-1992年,年均捕撈產量為200千克;而1993年僅捕獲19尾。 [2] 

納氏鱘瀕危原因

造成自然資源量急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過度捕撈,1981-1988年市場上80%以上的納氏鱘是體重3.5千克以下的幼鱘。其次是環境污染,如今波河的環境污染已危及到納氏鱘的物種生存。河流上建壩和圍堰也是影響納氏鱘物種繁衍的因素。布龍齊(Bronzi)等還曾發現許多納氏鱘個體已被一種棘頭蟲Leptorhynchoides plagicephalus)寄生,從而影響納氏鱘的生長。 [2] 

納氏鱘保護措施

  • 人工繁殖和養殖
1977年,從波河、阿達河、奧格里奧河捕獲數尾納氏鱘幼鱘進行淡水人工蓄養,後來得以成熟。由於天然資源量的大幅度減少,從1988年開始,意大利對納氏鱘進行人工繁殖和養殖,用於人工增殖放流和市場利用。1993年,意大利鱘魚養殖總產量約380噸,其中納氏鱘佔9%左右。納氏鱘的商業價值只體現在魚肉上,魚卵沒有作為魚子醬開發。納氏鱘曾引種到匈牙利和西班牙進行養殖。納氏鱘與西伯利亞鱘實現了人工雜交,雜交後代用於集約化養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