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納合西班迪教團

鎖定
納合西班迪教團,伊斯蘭教蘇非派教團。14世紀時, 中亞塔吉克人納合西班迪在布哈拉(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所創。
中文名
納合西班迪教團
類    別
伊斯蘭教蘇非派教團
系從哈瓦加幹教團(Tariq-yi Khawajagan)分化而出。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教徒默頌經文並在胸前劃線,表示靜化心靈。該教團自稱其道統並不始自納合西班迪本人,而應歸於12世紀的阿布·雅庫布·優素福·哈馬丹尼(Abu Ya'qub Yusuf al-Hamadani,?—1140)以及由他指定的道統繼承人阿布杜·哈立格·吉季杜瓦尼('Abd al-Khaliq al-Ghijduwani,?—1220);納合西班迪乃為吉季杜瓦尼第六代傳人。在哈瓦加幹教團精神修煉的八條原則基礎上,增補三條原則(專注安拉、感恩並求恕、保持心與聖的美名一致),開始新道統,並形成以他命名的新教團。屬正統派教團,反對狂熱儀式,其説教在當時上層社會有感召力。17世紀時形成兩大支派。一派以印度希爾信迪為始祖,傳至東地中海沿岸地區;一派以麥加為中心,傳至南北也門等地。布哈拉附近的巴維丁村有納合西班迪的陵墓, 被視為聖地。分佈於土耳其、印度和馬來羣島。有的中國學者認為, 中國西北的哲合林耶與其有淵源關係。 [1] 
參考資料
  • 1.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8月:第5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