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紋翅蚊蠍蛉

鎖定
紋翅蚊蠍蛉(學名:Bittacus strigatus)是蚊蠍蛉科、蚊蠍蛉屬昆蟲。前翅長20~26毫米。頭頂黃褐色。單眼三角區黑色。喙深褐色。觸角褐色被毛。胸部背板黑褐色,無淺色中帶;側面及足黃褐色,股節端部及脛節兩端加深。翅透明,淺黃色;翅痣黑褐色明顯;斑紋褐色,濃密的黑褐色霧狀斑分佈成4條橫帶,其中2條後部連接成“V”形。雄性腹部1~6節黃褐色。生殖肢基節後緣中部微凹。陽莖葉闊;陽莖絲細長,盤繞成環。尾須細長。載肛突上瓣鵝頸狀,頂端向頭部彎曲,具毛簇;下瓣較短粗,向下鈎曲。 [2] 
分佈於中國河南(白雲山)、陝西(太白山、南宮山、寧陝)、湖北(神農架、房縣)。 [2]  紋翅蚊蠍蛉為捕食性昆蟲,一般生活於濕潤的環境中。常在有溪水流動的山溝、林下開闊的平地,長有茂盛的草本和灌木植物叢中活動。 [3]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紋翅蚊蠍蛉
拉丁學名
Bittacus strigatu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長翅目
亞    目
具塞亞目
蚊蠍蛉科
蚊蠍蛉屬
紋翅蚊蠍蛉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Hua & Chou, 1998

紋翅蚊蠍蛉形態特徵

前翅長20~26毫米。頭頂黃褐色。單眼三角區黑色。喙深褐色。觸角褐色被毛。胸部背板黑褐色,無淺色中帶;側面及足黃褐色,股節端部及脛節兩端加深。翅透明,淺黃色;翅痣黑褐色明顯;斑紋褐色,濃密的黑褐色霧狀斑分佈成4條橫帶,其中2條後部連接成“V”形。雄性腹部1~6節黃褐色,第7、8節黑褐色。上生殖瓣黑褐色,寬闊,長於生殖肢基節,端半部向腹面彎曲,末端向內突起,突起上密生小刺。生殖肢基節後緣中部微凹。陽莖葉闊;陽莖絲細長,盤繞成環。尾須細長。載肛突上瓣鵝頸狀,頂端向頭部彎曲,具毛簇;下瓣較短粗,向下鈎曲。 [2] 
紋翅蚊蠍蛉雄性外生殖器側面觀 紋翅蚊蠍蛉雄性外生殖器側面觀

紋翅蚊蠍蛉近種區別

紋翅蚊蠍蛉與淡黃蚊蠍蛉(Bittacus flavidus)近似,不同之處在於紋翅蚊蠍蛉3對足股節顏色不一致,前足股節黑褐色,而中後足則黃褐色;陽莖葉末端平齊,看似1片,未明顯分成2葉。而淡黃蚊蠍蛉3對足顏色一致;陽莖葉明顯為2片,載肛突指狀,較短,末端漸 細,無明慰膨大。 [7] 

紋翅蚊蠍蛉棲息環境

紋翅蚊蠍蛉一般生活於濕潤的環境中。常在有溪水流動的山溝、林下開闊的平地,長有茂盛的草本和灌木植物叢中活動。由於足的特化,它們不能站立或行走,只能用前足和中足將自己掛在物體上。紋翅蚊蠍蛉對濕度要求十分嚴格,在被帶離高濕度的原始環境之後,很容易失去活力而死亡。 [3] 

紋翅蚊蠍蛉生活習性

紋翅蚊蠍蛉為捕食性昆蟲,捕食方式大致分為以下3種:一是用前足將身體懸掛於植物上,伸展後足,伏擊撞到的小蟲;二是懸掛時用後足在周圍主動掃動捕獵;三是在飛行中捕捉獵物。少數情況下,紋翅蚊蠍蛉也會從其他個體那裏搶奪或盜取獵物,甚至同類相殘。抓到獵物後紋翅蚊蠍蛉立即將獵物送到口器旁,用上刺破後者的體壁,將喙插入取食;取食完畢後,將剩餘的殘渣丟棄。紋翅蚊蠍蛉的幼蟲為腐食性,取食土壤中各類有機物殘渣,主要為死亡的節肢動物屍體等。 [3] 

紋翅蚊蠍蛉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河南(白雲山)、陝西(太白山、南宮山、寧陝)、湖北(神農架、房縣)。 [2] 
紋翅蚊蠍蛉分佈圖 紋翅蚊蠍蛉分佈圖

紋翅蚊蠍蛉繁殖方式

一般一年發生1代,以卵或幼蟲滯育越冬。成蟲大多於翌年7~8月羽化。紋翅蚊蠍蛉在求偶時有着獨特的“獻禮”行為。雄蟲捕捉到獵物後,會進行短暫取食。如果獵物符合需要,它將用後足繼續抓住獵物,在植物間做短距離飛行或掛在葉片上,翻出腹部的性信息素腺,釋放性信息素以吸引雌蟲。這種以獵物作為彩禮的求偶行為,在其他昆蟲中比較少見。紋翅蚊蠍蛉兩性之間採用面對面的方式進行交配,交配方式迥異於長翅目其他科昆蟲,甚至在整個昆蟲綱中都是比較罕見的。 [2]  [3]  [4] 
通過詳細的野外觀察和人工實驗研究了紋翅蚊蠍蛉雌蟲對雄蟲的選擇。兩個性別的紋翅蚊蠍蛉每天都與不同的對象交配多次。雌蟲有區別地對待雄蟲,對送小或不合適的“彩禮”的雄蟲拒絕與其交配或只交配短時間,這樣雄蟲不足以完全地射精。即便“彩禮”被接受,交配時間的長短還與“彩禮”大小有關。 [5] 

紋翅蚊蠍蛉主要價值

紋翅蚊蠍蛉在林區的生態平衡中具有一定的意義,是一類重要的生態指示昆蟲。 [6] 
參考資料
  • 1.    Bittacus strigatus  .ITIS[引用日期2021-12-04]
  • 2.    王吉申,花保禎著.中國長翅目昆蟲原色圖鑑 中英文對照[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2:88-89
  • 3.    王吉申,花保禎著.中國長翅目昆蟲原色圖鑑 中英文對照[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2:39-40
  • 4.    王吉申,花保禎著.中國長翅目昆蟲原色圖鑑 中英文對照[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2:45
  • 5.    (英)P. J. Gullan,(英)P. S. Cranston著.昆蟲學概論 第3版[M].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12:94
  • 6.    張巍巍.昆蟲家譜 世界昆蟲410科野外鑑別指南 便攜版[M].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09:215
  • 7.    楊星科總主編.秦嶺昆蟲志 4 chi目 纓翅目 廣翅目 蛇蛉目 脈翅目 長翅目 毛翅目[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8.01: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