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紋枯病

鎖定
紋枯病,是由立枯絲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是水稻發生最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稻重於晚稻,往往造成穀粒不飽滿,空殼率增加,嚴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常見於水稻、小麥、穀子等禾本科植物
中文名
紋枯病
外文名
Sheath blight
拉丁學名
Rhizoctonia solani
病原分類地位
半知菌亞門
類    型
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水稻,小麥,穀子

紋枯病詞目釋義

無性態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稱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致病的主要菌絲融合羣是AG-1佔95%以上,其次是AG-4和AG-Bb(雙核線核菌)。從菌絲生長速度和菌核開始產生扎需時間來看,R.solani AG-1和AG-4較快,而雙核絲核菌AG-Bb較慢。在PDA上23℃條件下AG-1形成菌核需時3天。菌核深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較緊密。菌落色澤淺褐至深褐色;AG-4菌落淺灰褐色,菌核形成需3-4天,褐色,不規則形,較扁平,疏鬆,相互聚集;AG-Bb菌落灰褐色,菌核形成需3-4天,灰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大小較一致,一般生於氣生菌絲叢中。
玉米紋枯病 玉米紋枯病

紋枯病傳播途徑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或在田間雜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時菌核飄浮於水面與其它雜物混在一起,插秧後菌核粘附於稻株近水面的葉鞘上,條件適宜生出菌絲侵入葉鞘組織為害,氣生菌絲又侵染鄰近植株。水稻拔節期病情開始激增,病害向橫向、縱向擴展,抽穗前以葉鞘為害為主,抽穗後向葉片、穗頸部擴展。早期落入水中菌核也可引發稻株再侵染。早稻菌核是晚稻紋枯病的主要侵染源。菌核數量是引起發病的主要原因。每667平方米有6萬粒以上菌核,遇適宜條件就可引發紋枯病流行。高温高濕是發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氣温18-34℃都可發生,以22-28℃最適。發病相對濕度70%-96%,90%以上最適。菌絲生長温限10-38℃,菌核在12-40℃都能形成,菌核形成最適温度28-32℃。相對濕度95%以上時,菌核就可萌發形成菌絲。6-10天后又可形成新的菌核。日光能抑制菌絲生長促進菌核的形成。水稻紋枯病適宜在高温、高濕條件下發生和流行。生長前期雨日多、濕度大、氣温偏低,病情擴展緩慢,中後期濕度大、氣温高,病情迅速擴展,後期高温乾燥抑制了病情。氣温20℃以上,相對濕度大於90%,紋枯病開始發生,氣温在28-32℃,遇連續降雨,病害發展迅速。氣温降至20℃以下,田間相對濕度小於85%,發病遲緩或停止發病。長期深灌,偏施、遲施氮肥,水稻鬱閉,徒長促進紋枯病發生和蔓延。
水稻紋枯病 水稻紋枯病

紋枯病田間診斷

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發生,以抽穗前後最盛。該病主要危害葉鞘、葉片,嚴重時侵入莖稈並蔓延至穗部。病斑最初在近水面的葉鞘上出現,初為橢圓形,水漬狀,後呈灰綠色或淡褐色逐漸向植株上部擴展,病斑常相互合併為不規則形狀,病斑邊緣灰褐色,中央灰白色。肉眼常可見葉表氣生菌絲糾成的菌核。

紋枯病發病規律

稻紋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絲體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殘體上越冬。該病菌寄主範圍很廣,生活力強,菌源地廣泛。土壤中菌核第二年漂浮水面,萌發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長出菌絲向四周蔓延。菌核有多次萌發特徵,隨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適温(25~32℃)高濕條件,氮肥使用偏遲、過量,田水過深,保持時間長等對該病發生有利。

紋枯病防治方法

紋枯病的防治應以農業措施為基礎,結合藥劑防治。
(1)抓好以肥水管理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應注意穩施氮、磷,增施鉀、鋅肥。以施足基肥、保證穗肥為原則,水稻生長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貫徹“前淺、中曬、後濕潤”的原則。
(2)藥劑防治 以保護稻株最後3~4片葉為主,施藥不宜過早(拔節期以前)、過遲(抽穗期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