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鯉

鎖定
紅鯉魚是鯉形目鯉科鯉屬魚類。 [1-2]  體形長而側扁;口的周圍有四條小須;胸鰭、腹鰭各一對,背鰭、臀鰭各一個;尾鰭叉形,嵌有紅邊;側線鱗32-36枚。 [3]  該魚全身呈紅色,背部最紅,兩側金黃,因此,羣眾又叫它“金色紅鯉魚”。 [4] 
紅鯉魚原產於亞洲,在中國全國各地均有分佈。屬温帶性淡水魚種。 [2]  其適應性強,很少發病,能在條件不夠好的水域放養。食性雜,餌料廣。水面漂浮的沙飄、浮萍、昆蟲及有機碎屑,水中層挺水植物種子、嫩芽,水底層的底棲生物等,均可吞食。繁殖力強,一尾175克的雌魚,懷卵六萬粒,產卵季節早,持續時間長,一般驚蟄前開始產卵,到夏至還繼續產卵。 [4] 
紅鯉魚是中國重要的鯉科魚類種質資源,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水產養殖和遺傳育種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5]  其作為中國長三角區域水體中典型的魚種,研究BPA對其免疫系統的影響在理論和應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評價BPA對其他水生生物種類的影響。 [2] 
中文學名
紅鯉
拉丁學名
Cyprinus flammans (Richardson)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魚綱
亞    綱
硬骨魚綱
鯉形目
鯉科
鯉屬

紅鯉歷史來源

紅鯉
紅鯉(5張)
人們通常認為錦鯉產自日本,但實際上錦鯉原產於亞洲東部,即黑海亞速海裏海鹹海和中國。在那裏發現了有關錦鯉的最早記錄,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的長子出生時,國王送給他一條錦鯉,孔子以這條魚的名字給兒子起名。因為在中國錦鯉是強健的象徵,據傳説這是一種能遊過黃河瀑布的魚。在公元前533年一本中文書中介紹了飼養錦鯉的方法,那時候錦鯉的色彩僅限於紅、灰兩種,而且錦鯉飼養的目的僅用於食用,從未考慮過觀賞用。
紅鯉 紅鯉
日本的錦鯉是從中國傳入的,這要回溯到公元前200年,是由一位國王完成的。從那時起一直到17世紀,一些山越(Yamakoshi)的種水稻的農民到位於日本西北海岸新潟縣的一個小村莊,引入錦鯉並飼養在貯水池中,飼餵米飯。這個地區位於高山地帶,積雪達6米深,外面的人不易進入,特別是冬季。這種偏遠 地區迫使山越的居民只能依靠他們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來生存,他們主要從事錦鯉養殖,新潟(Niigata)地區因此逐步建立起錦鯉的養殖中心。
在1804-1830年之間人們首先觀察到錦鯉顏色的變異,主要包括紅色、白色和亮黃色(後者被改良為第一種單一色系的變種鯉)並且後來出現有花紋的錦鯉,它是著名的黑色錦鯉(Magoi)的變種。大約1830-1850年,紅色和白色錦鯉的雜交品種產生,並作為最早的紅白錦鯉被記載。早期的錦鯉品種, 例如淺黃錦鯉、紅鯉和別光錦鯉都是19世紀80年代才產生的雜交品種。某些種類的錦鯉能夠幾個世代保持穩定的性狀,由此出現了品系。
淺黃和黃寫錦鯉最早產生於1875年,這些品種受到高度的讚揚並開始賺大筆的錢。這導致一種生產上的暫時禁令,作為地區的官員想通過養殖錦鯉來投機倒把,但作為地區的居民沒有其他的生計和消遣,因此這條禁令沒有實行多久。
18世紀晚期,在歐洲的中部,一種變種錦鯉出現了,這對錦鯉的花色產生了很大影響,這個變異影響了鱗片,結果出現了無鱗品種,由此得到"皮革"錦鯉或"鏡子"錦鯉,只有在脊背沿線上長有一些大而閃亮的鱗片。這種魚被稱做"德國錦鯉"來源於德國和奧地利,最初被養在桌面的魚缸中觀賞,它比長滿鱗的魚更容易清理。一些德國錦鯉於1904年引入日本,並於1910年首次繁殖出秋翠錦鯉(德國錦鯉的一種)。
直到20世紀初,觀賞錦鯉的繁殖主要侷限在新潟地區,實際上直到1914年這種錦鯉才被引到該地區之外。當新潟地區的貧民送了27條錦鯉到繁榮東京參加展銷會,這些錦鯉在展銷會上榮獲了二等獎,其中的8條被送給Taisho皇太子。這標誌着錦鯉養殖業開始繁榮紅鯉。
紅鯉
紅鯉(7張)
是鯉魚的變種,分佈廣泛,中國各地鯉魚羣體中都會出現紅色的鯉魚,可在各類水域生活。在紅鯉的基礎上選育而成的品種有江西的玻璃紅鯉荷包紅鯉興國紅鯉,湖北的清江紅鯉,浙江的甌江彩鯉。錦鯉就是日本人在中國傳入的紅鯉的基礎上培育而成,並已經成為日本的國魚。
紅鯉是養殖的主要對象,全年均有繁殖,以春秋兩季產量較高。

紅鯉外形特徵

身體呈紡綞形,口下位,有吻須和頜須各一對。鰓耙短,腹部較圓。鱗片大而圓。側線明顯,微彎。尾鰭深叉形。顏色淺紅、桔紅或金黃色。
參考資料
  • 1.    孟慶聞,繆學祖,俞秦濟,秦克靜編著,魚類學 形態·分類,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2,第240頁
  • 2.    裘文慧. 環境雌激素雙酚A對紅鯉魚(Cyprinuscarpio)的免疫毒性及毒理機制研究[D].上海大學,2013:10.
  • 3.    包凌雲等編著,釣魚飼養觀賞魚,兵器工業出版社,1993.07,第178頁
  • 4.    紅鯉魚[J].農業科技,1973(07):17.
  • 5.    倪芳. 在線監測不同污染物對魚類運動行為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