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飄帶

(張錫傑著散文集)

鎖定
《紅飄帶》是張錫傑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2年4月。 [3] 
該書共60篇短文,包括新聞通訊、散文、書評等。 [2]  該書內容積極向上,所及散文,描摹人物、事件皆疏密有致,所及書評脈絡清晰,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1] 
作品名稱
紅飄帶
作    者
張錫傑
文學體裁
散文集
字    數
263千字
首版時間
2022年4月

紅飄帶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紅色基因”“家國情懷”“綠色發展”“師情厚誼”“賞析借鑑”和附錄“紅楓之緣”等。其中,“紅色基因”“家國情懷”“綠色發展”“師情厚誼”部分主要是作者在各報刊發表的文章,抒發作者對故鄉祖國、美好事物及恩師老友的真摯感情;“賞析借鑑”和附錄“紅楓之緣”部分主要為作者及友人寫作的書評。 [2] 

紅飄帶作品目錄

紅色基因
家國情懷
綠色發展
師情厚誼
“紅井”的感悟
“好好學習”寄深情
來龍山的花朵
不忘初心的老紅軍鄧六金
紅船“船孃”王會悟
白鷺洲的驕傲
天安門的“紅飄帶”
抗日英雄“七星子”傳奇
白求恩墓前的誓言
搏天攬地“追夢人”
壯美聖潔的櫻花
我的中國夢
冀中農民第一聲
《好大嫂》與思想解放
“偉大轉折”的記錄
一份地契見證農村變革
人生沒有浪費的經歷
尋找當年那份真情
我與《衡水日報》的難忘情懷
十年辛苦不尋常
老屋也是鄉愁
黃鶴樓之約
一個古村名承載的歷史
東西南北説“衡水”
銀杏樹的報告
海南綠橙
“小紅柳”的故事
家鄉的甜杏
嶺南的荔枝
碧峯峽的熊貓緣
苜蓿·鄉愁
蝴蝶泉邊“繞三靈”
我與恩師吳庚振教授
暨大兩恩師
我的“師傅”——楊殿通
記憶中的“老葉”
亦師亦友趙輝林
甘為他人作嫁衣
摯友來自珞珈山
春天的故事
賞析借鑑
附錄 紅楓之緣
夢圓三峽
公僕宗旨勤砥礪
咬定青山不放鬆
用書法點亮國學之夢
為“接地氣”至理名言點贊
一部反腐倡廉的力作
始終高舉井岡山的旗幟
無愧於時代的精品圖書
天才的“捕手”
明天會更好
小説是語言的藝術
講好冀州故事
創造新文明的序曲
崢嶸人生譜華章(吳庚振)
憂國憂民的心跡寫照(李曉嵐)
三秦大地的“天籟之音”(温雅芝)
“楓林似火”贊(張廣敏)
君似壩上金蓮花(楊珍)
知音迴響兩則(張錫傑)
紅楓結緣成佳話(張錫傑) [3] 

紅飄帶作品鑑賞

作為革命後來人,作者追隨前輩的志向,情繫革命先烈。《來龍山的花朵》中,作者走進江西弋陽一個秀美的小山村,這裏有方誌敏烈士的故居。作者寫道:“烈士‘精誠寄託’的鮮花開遍神州大地,來龍山的‘花朵’,是愛國之花、革命之花、創新之花、奉獻之花。”《不忘初心的老紅軍鄧六金》從古田會議召開地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鋪設開來,將主人公鄧六金從童養媳成長為革命戰士的人生轉折呈現在讀者面前。接着,分別講述了老人堅貞不渝的理想信念、槍林彈雨中的戰鬥歷程、對革命下一代的呵護關愛、將一切奉獻給祖國和人民的初心。時代變了,條件變了,但理想信念沒有變。
該書歌頌偉大的新時代,描繪人民羣眾的幸福生活。《一份地契見證農村變革》是一篇承載着厚重歷史的文章。作者從父親珍藏的“土地房產所有證”説起,把讀者帶到轟轟烈烈的土改年代,父親手捧證件,“心中的甜蜜和幸福是説不盡的”。作者在行文中有放有收,宏觀政策講得到位,微觀事件敍述得真切。1978年的農村改革,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農民的破冰,是冒着風險摁手印搞“分田單幹”;而河北深縣郗家池農民的“圓夢”,則是用“耩空耬”爭取種植的自主權。作者用“耩空耬”事例,顯示了農民羣眾運用智慧的播種障眼法,與“一刀切”地方政策的鬥智鬥勇,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印記。在完成跳出自我的敍述後,作者自然地回到現實,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加強學習,繼續拿起筆,寫好身邊的改革開放故事。 [4] 

紅飄帶作品評價

該書內容積極向上,所及散文,描摹人物、事件皆疏密有致,所及書評脈絡清晰,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周到上海評) [1] 

紅飄帶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紅飄帶》
2022年4月
廣東人民出版社
978-7-218-15534-0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