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頸瓣蹼鷸

鎖定
紅頸瓣蹼鷸(學名:Phalaropus lobatus):是鷸科瓣蹼鷸屬的小型水禽,體長18-21釐米。嘴細而尖,黑色。腳亦為黑色,趾具瓣蹼。夏季雌鳥上體灰黑色,眼上有一小塊白斑。背、肩部有4條橙黃色縱帶。前頸慄紅色,並向兩側往上延伸到眼後,形成一慄紅色環帶。頦、喉白色,胸側和兩脅灰色,其餘下體白色,雄鳥似雌鳥,但體形較小,上體較淡,頸部環帶棕紅色。冬羽上體灰色,具白色羽緣;額、頰、頸側和下體白色,眼後有條狀黑斑。飛翔時翅上有白色翅帶,腰兩側白色。
喜成羣,特別是遷徙和越冬期間,常集成大羣,善游泳,常在淺水處水面不斷地旋轉打圈,捕食被激起的浮游生物和昆蟲。主要以水生昆蟲、昆蟲幼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無脊椎動物為食。主要分佈在歐亞大陸、非洲、北美洲、大洋洲,保護等級為低危。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外文名
Red-necked Phalarope
中文學名
紅頸瓣蹼鷸
拉丁學名
Phalaropus lobat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鴴形目
鷸科
瓣蹼鷸屬
紅頸瓣蹼鷸
亞    種
無亞種 [1] 
分佈區域
歐亞大陸、非洲、北美洲、大洋洲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紅頸瓣蹼鷸形態特徵

紅頸瓣蹼鷸
紅頸瓣蹼鷸(42張)
紅頸瓣蹼鷸雌鳥夏季頭和頸暗灰色,眼上有一白色斑;頦和喉白色。前頸慄紅色,並向兩則延伸,然後沿頸側向上直到眼後,形成一慄紅色環帶。胸和兩脅灰色,胸以下腹和尾下覆羽白色。後脅也為白色,但微沾有暗色。翅下覆羽白色,翅下中覆羽具黑色橫斑。翕、上背和腰暗灰色,翕側和肩部具金皮黃色縱帶;翅上覆羽和三級飛羽以及大的肩羽具棕皮黃色羽緣;翅上大覆羽尖端白色,形成顯著的白色翅帶;初級飛羽黑色,羽軸白色。下背和腰中間暗灰色,腰兩側白色,尾暗灰色。
雄鳥夏季臉、頭頂和胸暗灰褐色,少灰色,眼上白斑較雌鳥大,通常形成一短的白色眼眉。上體較淡褐和具更多的皮黃色羽緣。特別在翕部。前頸帶斑呈鏽褐色或棕紅色。
冬羽:頭主要為白色。從眼至眼後有一顯著的黑色斑,在白色的頭上極為醒目。頭頂後部也有一暗色斑。後頸和上體灰色,翕側和肩部有不顯著的白色縱帶。下體白色,胸側和兩脅上部綴有灰色。
幼鳥頭頂、後枕、後頸和上體暗褐色。翕部有橙皮黃色縱帶;三級飛羽、大的覆羽和肩羽具橙皮黃色羽緣。前頸和上胸綴粉紅皮黃色,上胸兩側暗褐色。其餘下體白色。
虹膜褐色。嘴細尖,黑色。腳短,藍灰色或黑灰色,趾具瓣蹼。
大小量度為:體重♂25-46克,♀28-42克;體長♂180-202毫米,♀190-206毫米;嘴峯♂19-22毫米,♀19-24毫米;翅♂99-112毫米,♀95-116毫米;尾♂43-54毫米;跗蹠♀19-22毫米。(注:♂雄性;♀雌性) [3]  [4] 

紅頸瓣蹼鷸棲息環境

紅頸瓣蹼鷸為海洋性鷸類,非繁殖期多在近海的淺水處棲息和活動。也出現在大的內陸湖泊、河流、水庫、沼澤及河口地帶。繁殖期則棲息於北極苔原和森林苔原地帶的內陸淡水湖泊和水塘岸邊及沼澤地上。 [3]  [4] 

紅頸瓣蹼鷸生活習性

喜成羣,特別是遷徙和越冬期間,常集成大羣,有時在喜歡的湖上,集羣多達數萬只,甚致數十萬只。善游泳。幾乎總是見到在水面上游泳不息。由於下體羽毛厚密,不透水,其間充滿空氣,因此使它們能很好的飄浮在水面上,身體露出水面部分較多,常在淺水處水面不斷地旋轉打圈,捕食被激起的浮游生物和昆蟲。
紅頸瓣蹼鷸主要以水生昆蟲、昆蟲幼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無脊椎動物為食。覓食主要在水上。常從水面或露出水面的石頭和植物上啄食。也常通過在水面旋轉和以嘴叩擊水面的方法捕食。 [3]  [4] 

紅頸瓣蹼鷸分佈範圍

紅頸瓣蹼鷸世界

原產地:阿富汗、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加拿大、智利、中國、哥倫比亞、塞浦路斯、捷克、丹麥、厄瓜多爾、埃及、厄立特里亞、愛沙尼亞、法羅羣島、芬蘭、法國、德國、格陵蘭島、冰島、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韓國、朝鮮、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脱維亞、馬來西亞、荷蘭、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魯、菲律賓、波蘭、卡塔爾、俄羅斯、聖皮埃爾和密克隆、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索馬里、西班牙、蘇丹、斯瓦爾巴羣島、揚馬延島、瑞典、敍利亞、泰國、東帝汶、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也門。
旅鳥:阿爾及利亞、阿根廷、亞美尼亞、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哈馬、伯利茲、百慕大羣島、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文萊、保加利亞、布隆迪、開曼羣島、剛果民主共和國、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古巴、吉布提、多米尼加、庫拉索島、薩爾瓦多、埃塞俄比亞、格魯吉亞、直布羅陀、希臘、瓜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匈牙利、意大利、牙買加、肯尼亞、老撾、黎巴嫩、利比亞、盧森堡、馬耳他、毛里塔尼亞、墨西哥、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納米比亞、尼泊爾、新西蘭、尼日利亞、北马里亞納羣島、巴拿馬、葡萄牙、波多黎各、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塞舌爾、塞拉利昂、荷屬聖馬丁、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南非、斯里蘭卡、瑞士、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亞、突尼斯、凱科斯羣島、烏干達、贊比亞。 [2]  [5] 
紅頸瓣蹼鷸分佈圖 紅頸瓣蹼鷸分佈圖

紅頸瓣蹼鷸中國

紅頸瓣蹼鷸在中國主要為旅鳥。春季於4~5月,秋季於9~10月遷經中國。遷徙期間經過新疆天山、西藏南部、青海湖、黑龍江齊齊哈爾,以及山東、江蘇、福建、廣東、台灣和海南島。部分可能在廣東、海南島和台灣沿海越冬。 [3] 

紅頸瓣蹼鷸繁殖方式

紅頸瓣蹼鷸的繁殖期為6-8月。繁殖於北極苔原和森林苔原地帶的淡水湖泊、水塘岸邊、以及沼澤地上。特別是富有挺水植物和蘆葦的湖泊、水塘和沼澤地。通常一雌一雄交配,也有一雌連續與多個雄鳥交配。營巢於湖泊和水塘附近潮濕的草地上或土丘上。通常置巢於草叢或蘆葦叢中,由雌雄親鳥共同營巢。巢甚簡陋粗糙,主要由親鳥在地上踩踏成一深窩,內墊以於草和柳樹葉。窩的大小直徑為8-10釐米,深5-6釐米。每窩產卵通常4枚,偶爾少至3枚,多至5-6枚,甚至有多至7枚的。卵的顏色為淡黃褐色或赭橄欖色,被有褐色或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7-35×17-22毫米,重5-6克。雌鳥產完卵後即離開繁殖地往南飛走,孵卵和照護幼鳥全由雄鳥承擔,也有部分雌鳥孵卵。孵化期18-20天。雛鳥雌性成性。孵出後不久即能行走,大約20天左右即能飛翔。 [3]  [4] 

紅頸瓣蹼鷸保護現狀

紅頸瓣蹼鷸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2] 

紅頸瓣蹼鷸種羣現狀

濕地國際於2015年估計紅頸瓣蹼鷸的全球數量數為3600000-4500000。國際鳥盟於2015年估計歐洲的雄性紅頸瓣蹼鷸數量為295000-639000,這相當於數量為590000-1280000的成熟個體。濕地國際2015年的評估還認為紅頸瓣蹼鷸總體數量正呈現下降趨勢,部分地區數量有未知的趨勢。國際鳥盟2015年的評估則認為歐洲的紅頸瓣蹼鷸數量趨勢則會保持穩定。 [2] 中國動物志》(2001年)指出,紅頸瓣蹼鷸在中國為稀少的遷徙鳥類,數量不普遍,需要進行嚴格保護。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