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領巾的故事

(武兆堤執導的紀錄片)

鎖定
《紅領巾的故事》是一部由武兆堤執導的紀錄片,秋素莉等人蔘加演出。
中文名
紅領巾的故事
類    型
紀錄片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武兆堤
編    劇
海默
上映時間
1958年
色    彩
黑白

紅領巾的故事電影簡介

主演:秋素莉、譚再生、徐小燕、劉寶樹、李春博

紅領巾的故事故事梗概

紅領巾的故事 (1958)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1958年暑假期間。1958年,教育和勞動生產相結合的方針頒佈之後,全國各大中小學校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勤工儉學運動。某礦區工人子弟小學校的學生們也在醖釀勞動生產的事情。“我們該辦個什麼工廠好呢?”每個小朋友都在思索着這個問題。在全民大搞鋼鐵的影響下,同學們出去撿廢鐵的時候,劉淑萍從路旁大搞鋼鐵的宣傳畫得到啓發,提出也要鍊鋼鍊鐵,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熱烈的擁護。輔導員和党支書聽了同學們的意見,看到他們的熱情和決心後,立刻給予大力支持。當時教員中間也有人持反對態度,胖胖的女班主任就怕把孩子們放野了,學習成績考不上五分。黨支部一方面對這種錯誤想法進行批判;一方面開介紹信幫助孩子們去鍊鋼廠學習,去請教鍊鋼鐵的老師。谷小華和宋俊平費了一番周折找到了一位幹勁十足的師傅——張老恭。他聽到小學校要辦鋼鐵廠,很興奮,立即來到學校一看,原來孩子們是白手起家,一點底子都沒有,就決定先建個廢鐵熔煉爐。一場建爐的戰鬥開始了:他們由鐵路附近找來一個大汽油桶當爐殼;又從鐵路機械廠借來一個破鼓風機,吳國耀把他父親找來,把鼓風機修理好;校長把自行車獻出來,改裝成腳蹬動力機……在同學們的努力、黨支部的支持和各部門的援助下,爐子建成了。小型工廠誕生了,命名為紅領巾鍊鐵廠,少先隊大隊長劉淑萍當了小廠長。每天,張老恭在百忙中抽時間教同學們鍊鐵,實際操作提高了孩子們的工作本領和思想。同學們煉出質量很高的灰口鐵,參加市的比武大會,參觀的人們都驚訝小學生也能煉出鐵來很欽佩。但是同學們又在研究鍊鋼了,他們向大會的工人叔叔學習煉矽鋼——這種鋼是做電動機葉片的材料,在目前還是缺貨呢。第二天,張老恭師傅來到比武會上向紅領巾鍊鋼廠祝賀的時候,同學們已經煉出第一爐矽鋼了。一夜之間,變化多麼大呀,你看,今天的大會上除了紅領巾鍊鐵廠變成鍊鋼廠外,又增加了一個二中鍊鐵廠,他們是在紅領巾鋼鐵廠友誼的幫助下建成的。這個礦工子弟小學校勤工儉學搞得好,貫徹了新教育方針,使孩子們不僅增加了生產知識,而且學習成績也比過去更好。他們度過了有意義的假期,新的學期又開始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