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雀珊瑚

(中藥)

鎖定
紅雀珊瑚,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紅雀珊瑚Pedilanthus tithymaloides (L.) Poit.的全草。分佈於熱帶美洲。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止血生肌之功效。常用於瘡瘍腫毒,疥癬,跌打腫痛,骨折,外傷出血。
別    名
扭曲草
拖鞋花
青竹標
百足草
紅雀掌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大戟目
大戟科
紅雀珊瑚屬
紅雀珊瑚
分佈區域
熱帶美洲
中文學名
紅雀珊瑚
採收時間
全年均可
用    量
3-9g。外用:適量
毒    性
小毒

紅雀珊瑚入藥部位

全草。

紅雀珊瑚性味

味酸、微澀,性寒。有小毒。

紅雀珊瑚歸經

歸心、肝經。

紅雀珊瑚功效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止血生肌。

紅雀珊瑚主治

瘡瘍腫毒,疥癬,跌打腫痛,骨折,外傷出血。

紅雀珊瑚相關配伍

1、治瘡瘍腫毒:扭曲草、土牛膝、南蛇勒苗各適量,共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2、治蜈蚣咬傷:紅雀珊瑚鮮葉適量和食鹽少許,搗爛外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3、治目赤腫痛:扭曲草葉適量,冰片少許,共搗爛,外敷患眼。(《廣西中草藥》)
4、治刀傷出血:紅雀珊瑚鮮葉適量,和飯粒少許,搗爛外敷。(《福建藥物志》)

紅雀珊瑚用法用量

3-9g。外用:適量,搗敷。

紅雀珊瑚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多為鮮用或曬乾。

紅雀珊瑚形態特徵

多年生肉質大草本,高1-2m。莖直立,常作“之”字形折曲,肉質,綠色或深綠色,有乳液。單葉互生;近無柄;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0cm,先端漸尖,全緣或微波狀,中脈於葉背隆起。杯狀聚傘花序集成頂生的復聚傘花序;總苞鮮紅色或紫色,長約1cm,左右對稱,除頂裂片稍有睫毛外,餘均禿淨,上側基部成一短距,狀如拖鞋,基部上有腺體;雄花與雌花均突出總苞之外。蒴果長約6m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紅雀珊瑚生長環境

分佈於熱帶美洲。我國廣東、廣西、雲南等地露地栽培,其他地區多為温室栽培。

紅雀珊瑚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紅雀珊瑚相關論述

《抗癌植物藥參考表》中有“墨西哥、古巴民間藥,有用其莖葉、乳汁治腫瘤、癌症”的記載。
[1-2] 
參考資料
  • 1.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
  • 2.    馮洪錢編著.《獸醫本草拾遺》: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