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邊竹

鎖定
紅邊竹(Phyllostachys shuchengensis S. C. Li & S. H. Wu),禾本科剛竹屬植物,為禾本科剛竹屬下的一個種。稈高3~6m,徑2~3cm, 節間相對很細長,節平,節內距離常在5mm以上。籜鞘淡綠色,邊緣紫紅色,基部被一圈白色短毛;無籜耳,僅具幾根易脱落之遂毛;籜舌短,微凹,紫紅色,邊緣具細長鬚毛;籜葉綠色,邊緣及頂端紫紅色,直立,矛形至長披針形。葉舌紫紅色。筍期4月下旬。竹材及篾性柔韌,為優良的篾用竹,用於編織籃、筐等生活用品,亦可製作笛子等樂器,筍可食用。
中文名
紅邊竹
拉丁學名
Phyllostachys shuchengensis S. C. Li & S. H. Wu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剛竹屬
紅邊竹

紅邊竹形態特徵

竿高達10米,直徑3.5釐米,幼竿幾無白粉;節間長達35釐米或更長,壁厚4.5-5毫米;竿環微隆起,與籜環同高;籜環最初密生向下的淡黃色細硬毛。籜鞘背面綠色或淡綠色,無斑點或在大筍中有稀疏分散的小斑點,無縱條紋或在竿基部的籜鞘上常有紫色或金黃色的寬行條紋,上部的邊緣呈暗紫色,底部密生淡黃色細硬毛,其他部分無毛;無籜耳及鞘口繸毛;籜舌極短,長不過1毫米,暗紫色,截平或常微凹,由背部生出遠長於籜舌本身的暗紫色長毛,邊緣有白色短纖毛;籜片綠紫色,帶狀,基部寬遠狹於籜舌,開展或微外翻,平直。末級小級具1或2葉;葉耳不發達,但有直立的鞘口繸毛,在幼竿上的葉則可見小形的葉耳及略呈放射狀的鞘口繸毛;葉舌微上伸,紫色,邊緣生纖毛;葉柄最初具白色柔毛;葉片披針形,長橢圓形至帶狀長圓形,長6-17釐米,寬1.2-2.2釐米,上表面沿中脈略粗糙,下表面疏生柔毛或近於無毛。花枝呈穗狀,長約5釐米,基部託以4或5片逐漸增大的鱗片狀苞片;佛焰苞5-6片,無葉耳及鞘口繸毛或僅有少數短小的繸毛,縮小葉微小,披針形至錐狀,每片佛焰苞內有(1) 2-4枚假小穗,當為3或4枚時則其中有1或2枚形小而發育不良。小穗具1-4朵小花,常託以苞片1片;小穗軸無毛或有柔毛;穎1或2,有時無;外稃長1.5-2釐米,具柔毛;內稃短於其外稃,亦具柔毛;鱗被長菱形,長約4毫米;花葯長8-10釐米;柱頭3,羽毛狀。 [1]  [3] 
紅邊竹 紅邊竹
紅邊竹線稿圖 紅邊竹線稿圖 [1]
紅邊竹 紅邊竹

紅邊竹分佈範圍

產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廣西、雲南等省區。模式標本採自廣西蒼梧。 [1] 

紅邊竹主要價值

本種竹材篾性較好,宜編織各種器物;筍味也較佳,可供食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