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軍街道

鎖定
紅軍街道,隸屬於黑龍江省鶴崗市向陽區,地處向陽區北部,東與東山區相連,南與向陽區光明街道相鄰,西與工農區接壤,北與北山街道毗鄰。2011年末,轄區總面積0.605平方千米,轄區總人口27145人。 [1] 
1969年10月,設第五街道、六街道。1981年,第五街道更名紅軍街道,第六街道更名北山街道,1981年11月,2街道合併為紅軍街道。 [1]  2021年,紅軍街道下轄2個社區。 [3] 
2011年末,有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郵政儲蓄、農村信用社等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 [1] 
中文名
紅軍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鶴崗市向陽區
地理位置
向陽區北部
面    積
0.61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 [3] 
政府駐地
七馬路2號樓107室
電話區號
0468
郵政編碼
154100
人口數量
2.71 萬(2011年)
車牌代碼
黑H

紅軍街道歷史沿革

1969年10月,設第五街道、六街道。
1981年,第五街道更名紅軍街道,第六街道更名北山街道。1981年11月,2街道合併為紅軍街道。 [1] 

紅軍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紅軍街道轄4個社區: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下設231個居民小組。 [1] 
2019年10月,紅軍街道下轄第四社區、第五社區、第六社區、第七社區4個社區。 [2] 
2021年,紅軍街道下轄四、五社區合併,變更後名稱為友誼社區;六、七社區合併,變更後名稱為煤城社區。紅軍街道轄2社區。 [3] 

紅軍街道地理環境

紅軍街道,地處向陽區北部,東與東山區相連,南與向陽區光明街道相鄰,西與工農區接壤,北與北山街道毗鄰。轄區總面積0.605平方千米。 [1] 

紅軍街道人口民族

2011年末,紅軍街道轄區總人口27145人,城鎮化率100%。總人口中,男性12680人,佔46.7%;女性14465人,佔53.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7102人,佔99.8%;有回、滿、朝鮮等少數民族,共43人,佔0.2%,人口出生率5.2‰,人口死亡率2.6‰,人口自然增長率2.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4868人。 [1] 

紅軍街道經濟

2011年末,紅軍街道有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郵政儲蓄、農村信用社等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 [1] 

紅軍街道社會事業

紅軍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紅軍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2個,會員50人;文化館1個,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2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藏書0.9萬餘冊。 [1] 

紅軍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紅軍街道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165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2所,在校生1872人,專任教師1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666人,專任教師16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5820人,專任教師179人。 [1] 

紅軍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紅軍街道有三級甲等醫院2個;病牀718張,專業衞生人員64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8983人次,住院手術2059台次,出院病人7832人次。 [1] 

紅軍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紅軍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88户人數1331人,支出282.7萬元,比上年增長6.8%,月人均177元,比上年增長16%;城市醫療救助12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31人次,共支出19萬元;城市生活無着落人員救助12人次,支出4.3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4萬元新增就業人員901人,有1013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21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19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4%。 [1] 

紅軍街道交通

2011年,紅軍街道境內有紅軍路、煤城路2條主要交通公路。有1線、3線、6線、11線公共汽車經過。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編;黃樹賢 總主編;蔡炳華 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黑龍江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01月第1版:第622頁
  • 2.    行政區劃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9-15]
  • 3.    社區名稱變更前後對照表  .鶴崗市向陽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