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軍橋

(平武紅軍橋)

鎖定
平武縣平南羌族鄉上場口,有一座保存完好、造型別致的古廊橋,該橋名為松橋,又名紅軍橋,建於清咸豐七年(1857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仍在發揮作用。紅軍橋為全木結構,長約10米,寬約3米,距河道約8米高,橫空跨立河道之上,氣勢磅礴。中間為過道,兩排立有柱頭,透着古樸的氣息。走在橋上,很是平穩。橋身巧妙運用原木和木板,使橋樓簡約而不失氣勢,遠遠望去,猶如空中樓閣,讓人驚歎不已。無論是展現出的建築特色,還是包含的歷史底藴,紅軍橋都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中文名
紅軍橋
地    址
平武縣平南羌族鄉上場口
類    型
古廊橋
橋    名
松橋

紅軍橋典故

紅軍橋 紅軍橋
相傳在很久以前,平南沒有橋,河兩邊的羣眾只能涉水而過。在一個天氣晴朗的白天,一棵巨大的松樹突然倒下,不偏不倚恰恰倒在了河兩邊的石墩上,羣眾相傳這是老天對羌民們的恩賜,上蒼為羣眾預示了建橋的地方。村民在松木兩旁加了許多原木,並加以固定,於橋樑之上鋪設橋板。為免受日曬雨淋和方便羣眾乘涼、避雨,樓頂全蓋上了小青瓦。由於橋樓由松木而來,故將其稱為松橋。據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講,這只是傳説而已,應該是在清朝時,由於羌鄉羣眾行路和運輸不便,在政府的主導下,由本地羣眾集資建造了此橋。

紅軍橋廊橋造型奇特

古廊橋為全木結構,橫卧在松橋河上,一頭連接鄉場,一頭通向對面的“三聖廟”。站立橋面,雖然驕陽似火,但微風輕柔,綠枝拂面,很是愜意。
紅軍橋 紅軍橋
橋是典型的風雨廊橋,單孔淨跨17米,距水面16米,兩岸徒壁。廊橋的結構,與平常所見的廊橋迥異。清水椿木架縱向平排,長24.15米,中開三間,兩端各二開間,共七個開間;寬3.4米,人行通道2米,兩邊休息廊道各0.7米;兩側設有1.2米高的木質欄杆。屋面為傳統的小青瓦,沒有保護層。最為奇特的算是橋樑,由兩排各六根直徑在400—600毫米的清水椿木等距排列,用硬雜木做成矩形框架,牢牢固定住12根椿木。梁下兩端,分別用6根直徑達160毫米的原木呈30度的夾角支撐橋樑。
據古建專家、綿陽市文物局副研究館員李生考證,這種奇特的構造叫簡支木樑結構,現在整個川西北地區非常少見。

紅軍橋揭開百年謎團

罕見的古廊橋究竟建於何時?在平南羌族鄉,眾説不一。有看過建橋碑記的人回憶説,古廊橋建造於清同治四年;也有人從“文革”中被鏟去的中梁題記上認定是癸亥年;新民村今年82歲的劉少珍記憶為清光緒24年……人人都説自己最正確,可是誰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
紅軍橋 紅軍橋
為了揭開歷史謎團,筆者在三聖廟殘存的石碑中苦尋,後在二樓戲台轉角處發現了斷裂的《功德不朽》碑,即捐資修建古橋的碑記。碑記記載:“嘗聞善由人作,福自天申。唯我境松橋乃古蹟也,因今皇七年,河水陡泛,前功毀敗,行人往險。予寺捐資砌修橋頭培補徵工……清咸豐九年十一月十四日。”從碑記中得知,松橋(即廊橋)古已有之,因山洪泛濫沖毀,三聖廟的僧人倡議捐資新建了廊橋。碑記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捐資修橋的時間為清咸豐九年,即公元1859年,距今已有148年的歷史了。

紅軍橋歷史的見證者

古廊橋 古廊橋
古廊橋見證了一段又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正如碑記所記,“松橋乃古蹟”,在古廊橋修建之前已經有廊橋。千百年來,廊橋不僅方便了兩岸行人,還承擔了通達陝西和甘肅兩省的重任,見證了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
1935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三十軍來到了平南,在平南三聖廟建立了平武縣第一個蘇維埃紅色政權——蘇維埃平南縣委。在紅軍進入平武前夕,當地豪紳、反動派大肆製造和散佈謠言,誣衊紅軍,矇騙羣眾。為了消除反動派對紅軍的不利影響,再加上橋樓年久失修,損壞嚴重,紅三十軍政治部主任李天煥派紅軍戰士維修橋樓:加瓦蓋漏雨之處、加固橋墩,將破爛的木板撤掉換上了新橋板。此舉使紅軍贏得了羣眾的信任,為此後領導羣眾打倒地主豪紳、平分土地、建立蘇維埃政府打下了基礎。紅軍還在橋樓的木板、圓柱上寫上了宣傳標語,至今依然可尋。此後,人們就將松橋改叫紅軍橋。
紅軍橋至今仍在發揮作用,與羌族羣眾生活緊密相連。據當地羣眾介紹,從他們的祖輩起就一直靠紅軍橋過河,凡是生產生活的必需品、運送糧食、販賣牲畜都得通過紅軍橋,世世代代和紅軍橋結下了感情。2006年,平南羌族鄉政府在距離紅軍橋不遠處修建了一座新橋,減輕了紅軍橋的負重,讓這座百年古橋得到有效的保護。
紅軍橋 紅軍橋
歷經百年風雨,紅軍橋佇立在平南河上,跨越着悠悠歲月,見證着羌鄉變遷。平南羌族鄉領導表示,今後將更好地保護好這座集建築、歷史、紅色文化為一體的古橋,讓其成為紅色羌鄉的重要旅遊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