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軍川南遊擊縱隊

鎖定
紅軍川南遊擊縱隊是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在四川、雲南、貴州三省邊界地區堅持游擊戰爭的革命武裝。
中文名
紅軍川南遊擊縱隊
外文名
Guerrilla Column in Sichuan-Yunnan-Guizhou Border Area
活動範圍
四川、雲南、貴州三省邊界地區
歷史背景
1935年2月上旬,中央紅軍在長征中一渡赤水進到雲南省扎西(威信縣城)地區休整。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徐策任書記。同時決定由各部隊抽調幹部戰士400餘人,成立紅軍川南遊擊縱隊。2月18日,川南遊擊縱隊成立,王逸濤任司令員,徐策兼政治委員和政治部主任,曾春鑑任副司令員,劉幹臣任參謀長,下轄5個大隊。接着,中央紅軍又抽調幹部戰士先後成立3支紅軍游擊隊:黔北游擊隊,陳宏任隊長,張鳳光任政治委員;赤水河游擊隊,羅彬任隊長;遵(義)湄(潭)綏(陽)游擊隊,周鳳山任隊長,王有發任政治委員。川南遊擊縱隊和上述3支游擊隊組建後,在川、滇、黔邊廣大地區發動羣眾,開展游擊戰爭,積極配合中央紅軍的作戰行動。3月下旬,川南遊擊縱隊在珙縣、興文邊界的大石盤山被敵包圍,損失嚴重。5月,司令員王逸濤潛逃叛變,徐策兼任司令員,縱隊縮編為3個大隊。在此期間,赤水河、遵湄綏、黔北3支游擊隊也受到很大損失,其中遵湄綏游擊隊被敵打散,赤水河游擊隊編入黔北游擊隊。7月上旬,黔北游擊隊西渡赤水,在敍永縣朱家山與川南遊擊縱隊會合,兩部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遊擊縱隊,徐策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鳳光任副政治委員,曾春鑑任參謀長,餘澤鴻任政治部主任,下轄2個支隊6個大隊,共800餘人。同時,中共川南特委改為川滇黔邊區特委,徐策任書記,統一領導邊區的革命鬥爭。7月13日,遊擊縱隊在雲南扎西的長官司遭敵伏擊,徐策、張鳳光等100餘人犧牲。餘澤鴻接任特委書記兼縱隊政治委員,劉幹臣任縱隊司令員。隨後,遊擊縱隊經過休整,避實擊虛,襲佔貴州省威寧、赫章縣城,繼而北進川南,攻佔筠連縣城和納溪的護國鎮,繳獲一批物資和槍彈,部隊獲得擴大,增編了第3支隊。之後,遊擊縱隊南征北戰,在與優勢敵人鬥爭中損失較大,11月上旬突破敵人合圍,進入川南古藺地區,部隊剩下100餘人。特委遂決定將縱隊縮編為2個支隊分散活動。不久,第2支隊遭敵襲擊被打散,第1支隊也多次被敵包圍,餘澤鴻、劉幹臣等領導人相繼犧牲,部隊剩下20餘人轉移到江安、長寧、興文等縣交界的連天山隱蔽休整。1936年2月上旬,中共川滇黔邊區特委重建,劉復初任書記。縱隊整編為2個大隊,龍厚生任司令員,劉復初兼政治委員。部隊逐步發展到近200人,劉復初兼司令員,龍厚生任政治委員,曾春鑑任參謀長。同年夏,國民黨軍發動“三省會剿”,形勢日趨嚴峻。遊擊縱隊南進滇北洛旺,北上川南興文等地輾轉苦戰。由於優勢敵人的嚴密封鎖和不斷“搜剿”“駐剿”,特委書記兼縱隊司令員劉復初被俘,部隊轉戰中屢遭敵人突襲、截擊。至11月上旬,全縱隊僅剩80餘人。11月26日,部隊在雲南鎮雄野臘溪再次被優勢之敵包圍,突圍作戰中部隊被打散,縱隊領導人龍厚生、曾春鑑等突圍後亦於1937年1月間犧牲。至此,在三省邊界20餘縣堅持游擊戰爭兩年之久的川滇黔邊區遊擊縱隊解體。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