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軍不怕遠征難

(董希文創作油畫)

鎖定
《紅軍不怕遠征難》又名《紅軍過草地》,是董希文於1956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1] 
該畫作描繪的是1936年紅軍戰略大轉移歷史事件,以大面積的黑藍,普藍和小面積的橘黃色的對比,渲染了長征路上嚴酷的物質環境和紅軍戰士堅毅樂觀的精神 [2] 
中文名
紅軍不怕遠征難
又    名
紅軍過草地
作    者
董希文
創作時間
1956年
規    格
縱197釐米,橫305釐米
材    質
布面
畫作類型
油畫
現收藏地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紅軍不怕遠征難畫作內容

《紅軍不怕遠征難》由“一”字形鋪陳,描繪的是1936年紅軍戰略大轉移歷史事件。背景是一片大草地,中心人物是一名背向觀眾裸着上身烘烤濕衣的戰士,其餘的戰士形象各異,有伏地吹篝火和背靠背休息的戰士形象,篝火旁有一名吹笛的戰士,還有一組相互攙扶的戰士形象 [3] 

紅軍不怕遠征難創作背景

1955年5月,董希文接受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週年紀念美術展覽”的創作任務,決定將構思已久的紅軍長征題材付諸實踐,併為此與關夫生、劉侖兩位畫家一起,跟隨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攝製組,沿紅軍長征走過的路線進行了長達半年的寫生。在出發寫生之前,董希文心底就構思了一幅表現紅軍過草地的畫面。這個最初的構思,來源於楊定華在《雪山草地行軍記》的一段描寫:紅軍長征夜宿草地,戰士們找來草根生火取暖,毛主席和彭德懷拿着一把雨傘和一個小包袱也來同戰士們一起烤火,此間毛主席給大家講了一段故事,很動人,戰士們專注的表情似乎忘記了行軍途中的疲勞與飢寒。表現戰士與領袖的親密關係,以及他們在惡劣的鬥爭環境中奮鬥不息的樂觀精神,這是董希文的初衷 [4] 
寫生歸來的董希文,很快將他最初的構思與草地夜宿的體驗結合起來,完成了第一幅創作稿,後經過調整,最終在1956年創作出了油畫《紅軍不怕遠征難》 [4]  。在這期間他閲讀了大量歷史文獻,走訪參加長征的老戰士,並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進行創作 [5]  。因當時條件有限,幾乎沒有留下任何與長征相關的影像資料。既無藍本可依,真實情況也只能基於親歷者的回憶、訪問紅軍老戰士和社會政治環境來想象 [3] 

紅軍不怕遠征難藝術鑑賞

紅軍不怕遠征難構圖

局部圖
局部圖(2張)
在構圖中,董希文自畫面左下角近景至畫面右上角中景,通過幾組人物的勾連穿插,塑造了一種金字塔式構圖。層層遠推的草地和天空形成了綿遠的空間感,凸顯了近景構圖的紀念碑效果。被頂起在紀念碑頂端的,不是領袖,而是一個正在烤衣服的紅軍戰士的背影,這種將一個平凡人推到金字塔頂端,從而使其折射出超越凡人的崇高感 [4] 

紅軍不怕遠征難設色

畫作色彩以陰冷色調為主,間以冷暖結合—位於畫面中心的篝火和人羣與天空,轉為整體冷—天空、草地近景的戰士,局部暖一右側籍火及小範圍的草地與人羣,形成強烈對比,增強了視覺衝擊力 [3]  。畫作以大面積的黑藍,普藍和小面積的橘黃色的對比,渲染了長征路上嚴酷的物質環境和紅軍戰士堅毅樂觀的精神 [2] 

紅軍不怕遠征難形象

遍佈齊腰的野草、暗藏兇險的沼澤,凸顯了艱苦的自然條件。中心人物為背向觀眾在篝火旁裸着上身烘烤濕衣的戰士,顯得和諧與平衡。而相互攙扶的戰士形象則體現的是革命友情,吹笛戰士象徵着樂觀的精神,藏族嚮導位置則稍有些耐人尋味 [3] 

紅軍不怕遠征難後世影響

2011年6月27日,《紅軍不怕遠征難》被《甘肅日報社》選登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特刊 [6] 

紅軍不怕遠征難歷史傳承

1957年,《紅軍不怕遠征難》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週年紀念美術展覽”時被認為是表現了革命悲觀情緒,從此打成“黑畫”,長期封存。直到1976年,在董希文去世三年後,他的學生在破爛的倉庫裏才發現這幅已經被糟蹋得不成樣子的《紅軍不怕遠征難》 [4] 
畫作現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1] 

紅軍不怕遠征難重要展覽

1957年,《紅軍不怕遠征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週年紀念美術展覽”中展出 [3] 
2014年12月22日,《紅軍不怕遠征難》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的“油畫中國風——董希文百年誕辰紀念展”中展出 [7] 

紅軍不怕遠征難作者簡介

董希文 董希文
董希文(1914—1973),浙江紹興人,早年入蘇州美術專科學校、杭州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1939年去法國留學,後回到中國。1943年赴西北敦煌藝術研究院並投入對敦煌壁畫的研究,並運用於油畫創作之中,使畫風發生了轉換,於1946年舉辦了“董希文敦煌壁畫臨摹創作展覽”。1946年後在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任教。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預科主任、油畫教研室主任、油畫系第三工作室主任教師,中國美術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第二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代表作品有《開國大典》《春到西藏》《千年土地翻了身》等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