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花變豆菜

鎖定
紅花變豆菜(Sanicula rubriflora F. Schmidt [2]  )是傘形科變豆菜屬植物,非人工引種栽培,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根莖短,近直立或斜生。莖直立,無毛,下部不分枝。基生葉多數,葉片通常圓心形或腎狀圓形。傘形花序三出,花瓣淡紅色至紫紅色。果實卵形或卵圓形,長約4.5毫米,寬4毫米,基部有瘤狀突起。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及內蒙古,生長在山間林下,陰濕及腐殖質較多的地方,海拔200—470米。蘇聯西伯利亞東部、蒙古、朝鮮及日本北部也有分佈。
中文名
紅花變豆菜
拉丁學名
Sanicula rubriflora F. Schmidt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傘形目
傘形科
變豆菜屬
紅花變豆菜
花果期
6-9月
海拔下限
300
海拔上限
800

紅花變豆菜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根莖短,近直立或斜生,有許多細長的側根。莖直立,無毛,下部不分枝。
紅花變豆菜外觀
紅花變豆菜外觀(6張)
基生葉多數,柄長13—55釐米,基部有寬膜質鞘;葉片通常圓心形或腎狀圓形,長3.5—10釐米,寬6.5—12釐米,掌狀3裂,中間裂片倒卵形,基部楔形,側面裂片寬倒卵形,通常2裂至中部或中部以下,所有裂片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上部2—3淺裂,邊緣有鋸齒,齒端尖,呈刺毛狀;總苞片2,葉狀,無柄,每片3深裂,裂片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3.5—9釐米,寬1.5—4.5釐米,邊緣有鋸齒。 [3] 
傘形花序三出,中間的傘輻長於兩側的傘輻;小總苞片3—7,倒披針形或寬線形,長0.7—3.5釐米,寬3—6毫米,全緣或疏生1—3齒;小傘形花序多花;雄花15—20;花柄長2毫米,萼齒卵狀披針形,長1.2—1.8毫米,寬0.6—1毫米,頂部漸尖,中間有1脈;花瓣淡紅色至紫紅色,長2—2.5毫米,寬約1毫米,頂端內凹,基部漸窄;花絲長3—4毫米,花葯長0.7—1毫米;性花3—5,近無柄,萼齒、花瓣與雄花同色、同形;花柱長於萼齒2倍,向外反曲。
果實卵形或卵圓形,長約4.5毫米,寬4毫米,基部有瘤狀突起,上部有淡黃色和金黃色的鈎狀皮刺,分生果橫剖面卵形,油管5。花果期6—9月。

紅花變豆菜生長環境

生長山間林下,陰濕及腐殖質較多的地方,海拔200—470米。林緣濕草甸, 山谷, 山坡草甸, 山坡林中陰濕地, 山坡溪邊, 山坡雜木林緣, 濕潤地。

紅花變豆菜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及內蒙古。蘇聯西伯利亞東部、蒙古、朝鮮及日本北部也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