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花水電站

鎖定
紅花水電站選址於柳江下游河段紅花村裏雍林場附近,距柳江縣城35公里,距柳州市25公里。 紅花水電站是柳江幹流綜合規劃九個梯級水電站的最下游一個水電站,柳江干流已建電站有麻石、浮石、大鋪、古頂、紅花,正在進行前期工作的有榕江、板寨、從江、洋溪。電站大壩,長約886米,高約60米,裝機22.8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約8.8億千瓦時,可緩解柳州市電源不平衡的現狀。柳州頻發洪水,因此建起了紅花水電站。
2022年10月28日,廣西柳州市紅花水電站紅花二線船閘正式建成通航。標誌着柳江水運通航能力從500噸級一躍提升至3000噸級,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交通水運保障,西江黃金水道較大支線航道通航瓶頸得到破解。 [1] 
中文名
紅花水電站
地    點
柳江下游河段紅花村
規    格
長約886米,高60
容    量
裝機22.8萬千瓦

紅花水電站電站效益

紅花水電站 紅花水電站
紅花水電站是以發電、航運為主,兼顧灌溉、旅遊、養殖的綜合利用工程。目前柳江枯水期間只可通航100噸級以下的船隻,電站建成後正常蓄水位為77.5米,可大大增加柳江的通航能力,1000噸級的船隻將能從廣州港直達柳州港,使108公里柳江成為交通便利的“黃金水道”。為此柳州市近年已建好鷓鴣江碼頭,還將在未來的陽和工業區附近建陽和碼頭,在洛埠的柳江造紙廠附近建官塘碼頭等。
紅花水電站正常蓄水位77.5m,相應庫容為5.7億立方米,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28MW,工程等別為Ⅰ等,主要建築物為左岸千噸級船閘、河牀18孔淨寬16m的泄水閘、右岸電站廠房和左右岸土壩和門庫擋水壩。紅花水電站初設概算投資17.6億元,由廣東梅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
紅花水電站 紅花水電站
另外,5.71億立方米的庫容還能起到淨化污水的作用,與建好後的市內截污工程一起,大大改善柳江的水質。 由於柳州市在水電站的上游,為了減少電站泄洪對該市造成的影響,電站採用了較大的泄洪規模,18個寬16米的泄洪孔可宣泄50年一遇的洪峯流量。
紅花水電站計劃2006年完工,建成後,每年為廣西及柳州地區提供9億kW·h的電力,並可渠化108km的航道,與上游的大鋪電站尾水位銜接,使柳州市以下的60km航道不需整治可通航1000t級的船舶,電站的建設將對柳州腹地社會經濟的發展起重要的促進作用。

紅花水電站相關新聞報道

柳江如玉帶“紅花”似火紅
紅花電站是中廣核集團發展清潔常規電力與可再生能源的戰略高地之一。電站位於柳江流域下游的紅花村附近,距離柳州市區約25公里。電站裝機容量為22.8萬千瓦,使用6枱燈泡貫流式機組,第一台機組於2005年10月底建成發電,其餘機組於2007年1月全部併網發電。
紅花電站是一個發電 、防洪和航運綜合開發利用的樞紐工程。電站控制流域面積46810平方公里,總庫容30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 量1260立方米/秒,渠化柳江航道108公里,多年平均發電量8.8億千瓦時。
一組關於紅花電站的關鍵數字,彰顯紅花電站發展清潔常規電力與可再生能源強勢動力:78.5米—— —紅花水電站壩址正常水位是60米左右,水電站建成後,水庫蓄水位達到77.5米。市中心柳江大橋段正常水位是70米左右,截流蓄水後達到78.5米。
1000噸級—— —水電站建成後,柳江通航能力大大提高,目前只能通行100噸級船隻的柳江,到時1000噸級船隻可從港澳和廣州港直達柳州港,使柳江成為交通便利的“黃金水道”。
9000立方米/秒—— — 雖然紅花水電站建在城市下游,對柳州市防洪作用不直接,但也不會增加防洪困難。據瞭解,一旦柳江水流超過9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紅花水電站將全部開閘泄洪,恢復河流原來的自然態勢。
9億千瓦時—— —紅花水電站每年為廣西(包括柳州地區) 提供9億千瓦時的電力。
按照2010年DOMA計劃,紅花公司完成了“績效合約 、安質環 、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的簽訂,確定了“以業績為導向,內控成本,外促發展,團結和諧”的工作方針,通過貫標和達標工作的開展促進安全生產,不斷規範各項工作管理,確保責權一致 、制度完善 、程序規範 、流程清晰,鞏固提高電站運營能力,力爭2010年公司各項經營指標圓滿完成。
首善之作——改善柳江流域
核心提示
2006年2月21日,紅花水電站第二台機組經試運轉成功,電站的水位達到設計水位,從此以後,柳州市區柳江段的水位長期定格在78.5米,形成一個庫容達5.7億立方米的大水庫,柳江原有形態隨之改變。這個變化對生活在庫區的近百萬市民影響深遠。
紅花水電站2003年10月28日正式開建,是柳江干流綜合規劃九個梯級的最下游一個電站。
紅花水電站渠化航道與上游的大埔電站尾水位銜接,使柳州市以下的60公里航道不需整治可通航1000噸級的船舶,這對柳州腹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自從2005年10月28日紅花水電站通過驗收正式蓄水後,往常枯水季節幾乎見底的柳江水位天天上升,柳州市河段水位提高了4-5米,從柳江大橋到壺東大橋的一條旅遊長廊沿岸而建,形成“百里柳江 、百里畫廊”獨特江景,這也成為柳州對外宣傳最為靚麗的一張城市名片。此外,柳州各種水上項目如娛樂 、觀光 、美食等水上游覽休閒活動蓬勃發展,愉悦和豐富着柳州人的城市生活。最為重要的是,柳江碧水 、江面如鏡等渾然天成的水環境,促使柳州得以計劃和舉辦及承辦國內 、國際大型水上競技比賽,如世界級的F1水上摩托艇比賽在柳州的成功舉辦,同時也讓世人皆嘆柳江之美。
柳江玉帶,從此名動世界。
紅花水電站對柳江“黃金水道”的運營發展和柳江河道的通航的影響也是深遠的。電站未建成前,枯水季節柳江的水流量每秒只有三四百立方米,過去由於受多處險灘的影響,108公里的河段只能行駛100噸以下的船舶。電站蓄水後,險灘消失,航速增快,大船能走,柳江水面一馬平川。現在,每天過往紅花水電站船閘的船有70-80艘,比往年增加一倍以上。
主航道水深超過5米,千噸級甚至更大的船舶航行已不成問題。結合遠期大藤峽樞紐的建設和河道整治,柳江的通航能力還可大大提高。
鑑於此,柳州市近年大興碼頭和港口經濟,除已建好的鷓鴣江碼頭,還將在陽和工業新區附近建設陽和碼頭,在洛埠的柳江造紙廠附近建官塘碼頭。未來幾年,曾因自然條件所限“來往有艇舟,進出無艦船”的柳州埠,將變成艦船尋常見的南方良港,柳州的水上交通能力將全面得到提升。
紅花電站的建立,全面改善柳江流域環境,繪就一幅柳江如玉帶 、紅花似火紅的江岸美景。
現代管理——打造強優企業
核心提示
2009年,紅花公司提出“一年消缺 、兩年達標 、三年創一流”的工作思路,並把2009年定位為消缺整改年,將安全生產和規範化管理列為全年整改的中心工作。
一年來,在能源公司的領導下,紅花全體員工切實踐行“創業 、創新 、創優”的三創精神,抓好組織體系 、制度體系和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的系統構建,全面整治生產區環境 、辦公區環境以及庫區周邊環境,實現了工作理念 、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的根本轉變。
紅花電站建成之初,存在着生產管理技術人員不足 、業務素質普遍不高 、無設備標準 、無標識 、狀況差 、企業形象不佳等問題,中廣核接管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全面整改。
千頭萬緒,多達167項的項目如何整,又如何改?紅花公司高層深諳現代企業管理之道,從上到下,實現三個轉變—— — 轉變工作理念 、轉變工作方式和轉變工作作風,堅持“以人為本 、安全第一 、質量第一”理念,推進“規範化 、精細化”工作方式,強化責任意識。
經過整改,紅花公司面貌為之一新。如發電部實現了安全生產 、 安全度汛 、設備整改 、職工培訓等目標,建立和完善了各種規章制度,規範管理,科學運行,提高了事故處理和事故預防控制的能力。維護部實現了設備的自主管理和維修,從根本上掌控設備檢修的安全 、質量和進度,真正掌握了電站運行維護檢修的核心技術。按照“一箇中心 、兩個目標和四大管理體系”的 工作思路,維護部不斷加強隊伍建設,使安全生產 、設備檢修逐步規範化。
一個強優企業,創造的不僅是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紅花公司在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並沒忘記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積極構建友好和諧的外部關係,竭盡全力做好社會穩定 工作。通過與柳州有關單位長期 、不間斷的友好聯繫,夯實了周邊關係的基礎,使得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紅花電站庫區涵蓋一市三縣。
庫區淹沒土地以租代徵遺留問題很多,糾紛多。為搞好庫區移民補償及土地租賃金支付工作,公司調整了庫區管理思路,主動與各級政府 進行溝通聯絡,深入庫區調查實情,產生問題及時與庫區周邊羣眾相互協調解決,訴訟糾紛通過法律程序執行,庫區關係控制在穩定範圍。
柳江每年4-6月是主汛期,也是紅花電站每年發電的黃金時期,能否做到既能確保安全又能多發電,水庫調度工作科學與否起着決定作用。紅花公司領導在汛期到來之前,分批分次有針對性與柳州市水文局 、水利局等各單位聯繫,密切關注水情信息,使電站安全通過三次洪峯。
2009年7月庫區遭遇20年一遇的洪水之後,為修復水毀設施,恢復庫區移民正常生活秩序,紅花公司與當地政府及村民召開各類協調會十餘次,搶通陽和村牛蹄衝 、陳家衝等8條水毀道路,為庫區夏糧及時搶收工作創造了條件。
紅花公司還配合柳州海事局開展庫區禁漁聯合執法行動,在汛前排查了庫區居民行為隱患,建立了消除庫區居民行為隱患長效機制;同時,向庫區居民宣講了紅花公司的庫區關係管理理念,加強了與羣眾的溝通。協助柳州市政府 、航道局及海事部門對電站上游採沙船的整治 、清理,確保汛期電站安全度汛及安全生產。
由於認真搞好庫區和諧環境,做到能解決的問題不推 、有條件處理的問題不拖 、解決起來困難的問題也不繞,為庫區羣眾辦了實事好事,紅花公司庫區管理工作得到了柳州市各級政府的充分肯定。
規範運行——構建安全電站
核心提示
去年是紅花公司設備整改年,也是紅花公司管理逐步規範的關鍵一年。發電部以安全運行 、安全度汛 、設備整改為中心目標,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運用現代化先進管理技術,提高事故處理及預防控制能力,安全 、設備管理 、節能等指標完成情況良好。
對於一個發電站來説,機電設備的健康是電站安全生產 、穩定運行的前提和保證,設備的日常維護和檢修則是保證“多發電 、發好電”的技術保障措施。
紅花電站維護部按照相關要求,組織人員對設備勤巡視,做到故障早發現 、缺陷早處理 、隱患早排除,使設備時刻處於監控之下,提高設備的完好率,保證機組處於健康可用狀態。
紅花電站還對電站的機電設備進行了深入的安全技術可靠性分析,尤其是在機械和電氣方面進行了27項技術整改,為今年“多發電 、發好電”做好了技術保障措施。
在年度機電設備檢修中,由於要處理的缺陷和整改項目較多,特別是幾個重點維護檢修項目,紅花電站的技術人員在整個檢修過程中,對檢修方案的編制報批 、檢修安全 、檢修質量 、檢修進度等方面進行嚴格控制和管理,及時發現並消除影響設備安全的許多缺陷或隱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可靠性。
在船閘年度檢修期間,紅花電站的技術人員科學組織,精心管理,精確處理所有缺陷及安全隱患,實現第一次閘室抽乾水檢查。
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方面,紅花電站嚴格執行事故處理的“四不放過”原則,實行ONCALL值班應急管理程序,在事故處理中落實PDCA循環,即“事件發生-處理計劃-執行控制-效果檢查-專項總結-整改提高”,從制度上根本解決事故處理的慌亂 、盲目以及同問題接連發生的企業管理弊病,將突發的事故或安全隱患控制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由於紅花電站牢牢地貫徹落實電力生產“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 、綜合治理”的方針,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到“管生產必須管安全”,重點管因素 、管過程,形成安全可控 、在控 、預控機制。紅花公司安全工作成效顯著,截至今年6月30日,累計安全運行 562天。
今年初,柳州遭遇50年一遇的乾旱,為最大限度地保證發電計劃的完成,紅花電站以節能調度管理為重點,採取三項措施:一是制定了《生產區域節能措施規定》 和《枯水期機組運行方式》制度;二是要求運行人員勤聯繫 、勤調整 、勤彙報,確保機組最優運行,降低水耗;三是經常性地開展經濟運行分析會,有的放矢,合理安排設備運行方式,降低廠用電率。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紅花電站平均水量利用率為86.65%,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39%。
展望未來,中廣核紅花水電有限公司將充分利用已有技術 、人才和經驗優勢,夯實基礎,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為建設環境友好型 、資源節約型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