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腹濱鷸

鎖定
紅腹濱鷸(學名:Calidris canutus),是鷸科濱鷸屬的小型涉禽,體長23-25釐米,嘴較短而直、黑色,腳亦甚短、綠色。體較粗胖。夏季上體灰褐色具黑色中央紋,背具棕栗色和白色斑紋和羽緣,頭側和整個下體慄紅色。冬季棕紅色消失,上體灰色,頭具細窄的黑色縱紋,背具細的黑色羽幹紋和白色羽緣。下體白色,頰至胸具灰褐色縱紋。
紅腹濱鷸常單獨或成小羣活動,性膽小,見人很遠即飛,主要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也吃部分植物嫩芽和種子與果實。
紅腹濱鷸繁殖於環北極地區,屬長距離遷徙鳥類,中國黃渤海地區是其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重要的停歇地。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紅腹濱鷸
拉丁學名
Calidris canut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鴴形目
鷸科
濱鷸屬
紅腹濱鷸
亞    種
3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 [2] 
英語名稱
Red Knot

紅腹濱鷸形態特徵

紅腹濱鷸
紅腹濱鷸(19張)
紅腹濱鷸夏季頭頂至後頸鏽棕紅色,綴有白色,並具細密的黑色縱紋;背、肩黑色,具棕色斑紋和白色羽緣。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色橫斑,並微綴有棕色。初級飛羽黑褐色,羽乾白色,次級飛羽灰褐色,具白色邊緣。三級飛羽黑褐色,羽緣淡褐色。翅上覆羽暗灰褐色,具白色羽緣,微雜有棕色。尾灰褐色,具窄的白色端緣。頭側和整個下體慄紅色。下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而有慄紅色。尾下覆羽具黑色邊緣。腋羽和翼下覆羽灰色或灰白色。
紅腹濱鷸冬羽棕栗色消失。頭頂、後頸、背和肩淡灰褐色,具細的黑色條紋和亞端黑斑與白色羽緣。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色橫斑。下體白色。前頸、頸側、胸和兩脅具暗灰色縱紋和橫斑。幼鳥似非繁殖羽,但翕、肩和翅上覆羽綴有褐色。胸綴有粉紅皮黃色。
紅腹濱鷸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較短,微向下彎,近直形。腳短,暗橄欖綠色或黃綠色。
大小量度:體重80-148克。體長239-248毫米。嘴峯31-36毫米;翅150-175毫米;尾54-65毫米,跗蹠26-33毫米。 [3] 

紅腹濱鷸棲息環境

紅腹濱鷸繁殖期主要棲息於環北極海岸和沿海島嶼及其凍原地帶的山地、丘陵和凍原草甸,冬季主要棲息於沿海海岸、河口,遷徙期間也深入到內陸河流與湖泊。 [4] 

紅腹濱鷸生活習性

紅腹濱鷸常單獨或成小羣活動,冬季亦常集成大羣覓食。性膽小,見人很遠即飛。主要以軟體動物、甲殼類、昆蟲、昆蟲幼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也吃部分植物嫩芽和種子與果實。常在水邊淺水處或海邊潮澗地帶泥地上慢慢的邊走邊覓食。覓食時常將嘴插入泥中探覓食物,也頻繁的在地面低垂着頭,邊走邊快速啄食。叫聲為低喉音“knutt-knutt”聲,進食時發出悦耳的嘰喳聲。 [4]  [3] 

紅腹濱鷸分佈範圍

紅腹濱鷸在中國遷徙期間見於遼寧、河北、山東、青海湖、江蘇、福建、廣東、海南島、香港和台灣,部分在廣東沿海、海南島、福建和台灣越冬。中國以外繁殖於北極和近北極地區,越冬於北海、西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和南美洲。 [3] 

紅腹濱鷸繁殖方式

紅腹濱鷸的繁殖期為6-8月。繁殖於環北極苔原地帶。營巢於凍原山地和低山丘陵及其沿海海邊。巢多位於被覆有苔蘚和草的岩石地區。巢為地面上的一淺坑,內墊有枯草和苔蘚。巢的大小直徑在10-11釐米左右,深5釐米左右。每窩產卵通常4枚,偶爾3枚和5枚。卵的顏色為橄欖綠色或掀欖皮黃色,被有褐色或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40-45×28-31毫米。雌雄輪流孵卵。 [3] 

紅腹濱鷸亞種分化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紅腹濱鷸指名亞種
Calidris canutus canutus
Linnaeus, 1758
2
Calidris canutus rogersi
Mathews, 1913
3
紅腹濱鷸格陵蘭亞種
Calidris canutus rufa
Wilson, 1813
(以上內容來自: [4] 

紅腹濱鷸保護現狀

紅腹濱鷸保護級別

紅腹濱鷸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 3.1:
  • 2004-2012年——無危(LC)。
  • 2015-2018年——近危(NT)。 [2] 
紅腹濱鷸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158項)。 [5] 

紅腹濱鷸種羣現狀

紅腹濱鷸全球的種羣數量估計數為891000-979000只,歐洲的種羣數量估計在15000-30000繁殖對。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導致種羣大幅度下降,被評為近危物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