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脖頸槽蛇

鎖定
紅脖頸槽蛇(學名:Rhabdophis subminiatus):遊蛇科、頸槽蛇屬的爬行動物。體型中等大小,全長約77-95釐米。頭背草綠色,上唇鱗色稍淺,部分鱗溝黑色;頭腹面污白色。軀幹及尾背面草綠色,頸區及體前段鱗片間皮膚腥紅色;軀幹及尾腹面黃白色。眼較大,瞳孔圓形。上頷齒23-25枚,最後2枚驟然增大,與其前方齒列間有一間隙。
常在河谷壩區的水稻田、緩流及池塘中活動捕食。白天活動,多發現於農耕區的水溝附近,主要以蛙類為食。分佈於中南半島、中國、印尼和尼泊爾等國。
中文名
紅脖頸槽蛇 [9] 
拉丁學名
Rhabdophis subminiatus
別    名
紅脖遊蛇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爬行綱
有鱗目
亞    目
原蛇亞目
遊蛇科
亞    科
遊蛇亞科
頸槽蛇屬
紅脖頸槽蛇
亞    種
2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Schlegel, 1837)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同義學名
Tropidonotus subminiatus Schlegel, 1837
外文名
Red-necked Keelback

紅脖頸槽蛇形態特徵

紅脖頸槽蛇體型中等大小,全長雄性(770+203)毫米,雌性(945+190)毫米。頭背草綠色,上唇鱗色稍淺,部分鱗溝黑色;頭腹面污白色。軀幹及尾背面草綠色,頸區及體前段鱗片間皮膚腥紅色;軀幹及尾腹面黃白色。 [1] 
頭頸區分明顯,頸及體前段背正中兩行鱗片並列,其間形成“頸槽”,明顯或不明顯,個別無頸槽;眼較大,瞳孔圓形;鼻間鱗前端較窄;頰鱗1枚;眶前鱗1枚,眶後鱗3(4),個別為2枚;顳鱗2+3或2+2,個別標本一側的前顳鱗為1或3;上唇鱗8,2-3-3式,個別為3-2-3式,少數標本一側為9,3-3-3式;下唇鱗10,前5枚切前頷片,個別標本為9,前4枚切前頷片;前後頷片長度約相等或個別標本後頷片較長,左右後頷片為3-5枚小鱗局部分開或完全分開不切。背鱗19-19-17行,全部具稜或兩側最外各一行平滑;腹鱗147-184枚;肛鱗二分;尾下鱗雙行,62-97對。上頷齒23-25枚,最後2枚驟然增大,與其前方齒列間有一間隙。 [1] 
紅脖頸槽蛇

紅脖頸槽蛇棲息環境

該物種的分佈高度從海平面到海拔1,200米。沿海低地(中國海南與香港)至850-2250米(滇西高原)。主要生活大1600米以下的中低山。該物種總是在水邊被發現,尤其是溪流、河流和池塘的岸邊。但通常出現在森林空地、開闊的灌木叢、沼澤、沼澤、潮濕的草地和耕地,特別是稻田。常在河谷壩區的水稻田、緩流及池塘中活動捕食。 [1]  [2] 

紅脖頸槽蛇生活習性

樹棲,穴居。白天活動,多發現於農耕區的水溝附近,主要以蛙、蟾蜍蝌蚪為食,也吃小魚、昆蟲、鳥類、鼠類。該蛇分佈廣,適應性強。 [1] 

紅脖頸槽蛇分佈範圍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尼(爪哇、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2] 
中國分佈於廣東、廣西、福建、香港、海南、四川、貴州和雲南等省。 [3] 
該物種分佈於尼泊爾和印度東北部,橫跨中國南部,向南穿過印度支那和巽他羣島,最東至婆羅洲。 [2] 
紅脖頸槽蛇 紅脖頸槽蛇 [2]

紅脖頸槽蛇繁殖方式

頸槽蛇為卵生,每年6-7月間產卵,每次10枚-15枚,平均卵徑20×11毫米,有時雌蛇懷卵數多達40-83枚。孵化期為29-50天不等。初生的幼蛇體長15-17釐米。 [1] 

紅脖頸槽蛇亞種分化

紅脖頸槽蛇(2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紅脖頸槽蛇北方亞種
Rhabdophis subminiatus helleri
Schmidt,1925 [4] 
2
紅脖頸槽蛇指名亞種
Rhabdophis subminiatus subminiatus
Schlegel, 1837 [5] 
[6] 

紅脖頸槽蛇保護現狀

紅脖頸槽蛇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ver3.1——無危(LC)。 [2] 

紅脖頸槽蛇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繁殖力較強,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2] 

紅脖頸槽蛇相關研究

紅脖頸槽蛇屬於所謂“無毒的”蛇類,即那些沒有所具的典型的毒器的蛇類,它們中也有具有與毒蛇的毒腺相似的腺體,即稱為杜福諾氏腺體(Duvernoy′Sgland)。且不同的毒腺具有不同的毒性作用,表現為出血不止、溶血、呼吸困難、腎損害等。杜氏腺分泌物主要具有凝血酶原激活物、蛋白水解酶和出血活性物質,具有突觸後神經毒直接纖溶組分和/或含有不同強度的PLA2活力等活性成分。杜氏腺液體作用於小鼠所產生的病理特徵與注射蝰科蛇毒的特徵相似。 [7] 
這種蛇在遠隔喉嚨的後面存在毒牙,在其基部便是腺體的出口。由於這種腺體的解剖學的位置,它只能獵取較小的動物。對人來説,只有當這類蛇咬着手指,蛇的下鶚向前推動,分泌的毒素向傷口注入時才會發生危險。它碰到人時先是恐懼,只是當它感到受威脅時或受到激動時才咬人。受傷者在傷口四周有較重的皮下充血,在幾小時後失去知覺,並出現腎損傷。幾天後才死亡。從屍體解剖發現所有器官出血,以及在微血管出現纖維蛋白血栓。 [8] 
研究發現,該蛇上頜齒最後2枚驟然增大,具堅固而無溝的牙齒,與其前方齒列問有一問隙,屬後毒牙類毒蛇。然而,學術界過去一直把該蛇視為無毒蛇,1974年出版的《中國的毒蛇及蛇傷防治》一書,明確定為無毒蛇…,1998年12月出版的《中國毒蛇學》(第2版)亦未把紅脖頸槽蛇列入毒蛇分類。
1992年廣西醫科大學發現第1例紅脖頸槽蛇咬傷中毒引起血液失凝,傷口流血不止的病人。隨後至2007年共陸續發現7例被紅脖遊蛇咬傷引起血液失凝,嚴重傷口流血不止的病人。其中有3例繼發腦出血、急性腎功能衰竭。 [3] 
紅脖遊蛇屬遊蛇科遊蛇屬,毒牙無溝、無管,但呈利刃狀似應稱之為利牙。利牙類毒蛇的毒牙着生在口角內側上頜的後端,毒牙短,且毒腺不發達,分泌量少,咬人時很難用毒牙咬到人體,除非被咬物被深深納入口內,否則難以觸及利牙,因此,通常不易造成中毒。該蛇的毒素為血液毒素,一旦進入人體即可引起血液失凝,完全脱纖維蛋白狀態。 [3] 
臨牀上見紅脖遊蛇咬傷病人有傷口出血難止,甚至全身出血傾向,但一般情況並不嚴重,很少出現循環功能不全及MODS。除非因出血不能止住,而引起出血性休克,或重要器官出血如腦出血而致死。 [3] 
血液學檢查試管法凝血時間均明顯延長,普通試管裏血液未能凝固;PT、APTT和TT均延長,纖維蛋白原明顯減少,基本檢測不出,3P陽性和D-二聚體增加,呈脱纖維蛋白原血癥狀態。毒蛇傷可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血液學方面的改變,但毒蛇咬傷常出現實驗室血液學檢查非常典型而臨牀症狀較輕的矛盾現象。這種症狀醫學上稱之為類DIC綜合徵。 [3] 
參考資料
  • 1.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紅脖頸槽蛇[EB/OL].(2023-01-07)[2017-12-8] http://www.zoology.csdb.cn/page/showTreeMap.vpage?uri=cnfauna.tableTaxa&id=B06EFDC5-33AA-460F-9AE4-73EF2502E654
  • 2.    Rhabdophis subminiatus  .The IUCN Red List.2022-02-01[引用日期2023-01-07]
  • 3.    温漢春 李其斌.《紅脖遊蛇咬傷引起嚴重中毒的臨牀觀察報告》.《蛇志》.2006年 第2期
  • 4.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紅脖頸槽蛇北方亞種[EB/OL].(2023-01-07)[2017-12-11] http://www.zoology.csdb.cn/page/showTreeMap.vpage?uri=cnAmpRep.tableTaxa&id=52000C9D-A843-4067-9BE0-D645484580FA
  • 5.    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 紅脖頸槽蛇指名亞種[EB/OL].(2023-01-07)[2017-12-11] http://www.zoology.csdb.cn/page/showTreeMap.vpage?uri=cnAmpRep.tableTaxa&id=42B1212F-B2C6-4701-999E-546CA5CAD8A0
  • 6.    Rhabdophis subminiatus (Schlegel, 1837)  .ITIS [引用日期2017-12-11]
  • 7.    趙爾宓、黃美華、宗愉等.《中國動物志)(爬行綱 第三卷 有鱗目 蛇亞目).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P.269-271
  • 8.    北京科普之窗網.遊蛇科毒蛇[EB/OL].(2023-01-07)[2017-12-10] http://www.bjkp.gov.cn/art/2012/9/17/art_2275_142367.html
  • 9.    Rhabdophis subminiatus  .terrarium[引用日期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