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胸秋沙鴨

鎖定
紅胸秋沙鴨(學名:Mergus serrator)屬中等食魚鴨類,體長53釐米。嘴細長而帶鈎,捕食魚類。絲質冠羽長而尖。雄鳥黑白色,兩側多具蠕蟲狀細紋。雌鳥及非繁殖期雄鳥色暗而褐,近紅色的頭部漸變成頸部的灰白色。生活於河流,湖泊,海洋,苔原。常成家族羣或小羣遷飛,偶爾也見有單隻的。食物主要為小型魚類,也吃水生昆蟲、昆蟲幼蟲、甲殼類、軟體動物等其他水生動物。偶爾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分佈於全北界、印度、中國,越冬於東南亞。
中文名
紅胸秋沙鴨
拉丁學名
Mergus serrato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雁形目
鴨科
秋沙鴨屬
紅胸秋沙鴨
亞    種
無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外文名
Red-breasted Merganser

紅胸秋沙鴨形態特徵

紅胸秋沙鴨
紅胸秋沙鴨(11張)
雄鳥頭部黑色,具綠色金屬光澤,枕部具黑色羽冠;上頸白色,形成一寬的白色頸環。下頸和胸鏽紅色,背黑色,下背暗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具細密的黑白相間蟲蠹狀細紋。尾羽灰褐色,初級飛羽和覆羽暗褐色,外側邊緣褐色較深,次級飛羽白色,外側具黑色羽緣;三級飛羽黑褐色,大覆羽、中覆羽白色,小覆羽褐灰色,在翅上形成白色翼鏡和大型白色翅斑,外側肩羽白色,內側肩羽黑褐色;下頸至上胸鏽紅色,雜以黑褐色斑紋,下胸至尾下覆羽白色,兩脅具黑白相間的波狀細紋。 [3] 
雌鳥額、頭頂、枕和後頸棕褐色.頭側和頸側淡棕色,枕部羽冠也為棕褐色;眼先白色。背、肩、一直到尾灰褐色,具灰色尖端。頦白色。喉和前頸淡棕白色,前胸污白色,兩脅灰褐色,其餘下體白色。 [3] 
虹膜雄鳥紅色,雌鳥紅褐色,嘴深紅色。嘴峯和嘴甲黑色,跗蹠紅色。 [3] 
幼鳥似雌鳥,但胸和下體中部多灰褐色而少白色。 [3] 
紅胸秋沙鴨與中華秋沙鴨的區別在於胸部棕色,條紋深色;與普通秋沙鴨的區別在於胸色深而冠羽更長。 [3] 
大小量度為:體重♂600-1100克,♀700-990克;體長♂588-598毫米,♀516-575毫米;嘴峯♂57-60毫米,♀50-58毫米;翅♂232-259毫米,♀218-255毫米;尾♂91-104毫米,♀77-95毫米;跗蹠♂44-46毫米,♀39-46毫米。(注:♂雄性;♀雌性) [3] 
(注:紅胸秋沙鴨圖冊網址 [4] 

紅胸秋沙鴨棲息環境

紅胸秋沙鴨在繁殖季節主要棲息於森林中的河流、湖泊及河口地區,也棲息於無林的苔原地帶水域中。非繁殖期主要犧息在沿海海岸、河口和淺水海灣地區。遷徙期間也有少量個體偶爾進入內陸淡水湖泊。 [3] 

紅胸秋沙鴨生活習性

紅胸秋沙鴨遷徙

紅胸秋沙鴨春季於3月初至3月中旬開始從越冬地往北遷徙,少數遲至4月還在遼東半島未遷走。秋季於10月下旬開始出現在東北南部越冬地。常成家族羣或小羣遷飛,偶爾也見有單隻的。 [3] 

紅胸秋沙鴨習性

常呈小羣活動。多在近海岸潮間帶及其附近的岩礁處活動和覓食。幾乎整天時間都在水上,很少到岸上活功。游泳時常將頭浸入水中,探視水中食物,並頻頻潛水。休息時常飄浮在水面。頭高高舉起。頸伸得很直。有時也到岸邊地上休息。在陸地上行走也好。潛水時像其他秋沙鴨一樣,首先身體往上一躍,然後再翻身潛入水中。每次潛水時間多在20-30秒。飛行快而直。起飛時兩翅需在水面急速拍打一陣才能飛起,顯得有些吃力而笨拙。性膽怯而機警。叫聲相當安靜。雄鳥發情時發出多種輕柔而似貓的咪咪叫聲。雌鳥發情及飛行時均發出似喘息的叫聲。 [3] 

紅胸秋沙鴨食性

紅胸秋沙鴨主要通過潛水覓食,但有時也在水邊淺水處將頭直接仲入水中覓食。覓食時多呈小羣,邊遊邊潛水覓食、有時也分散成2-3只或單隻覓食。食物主要為小型魚類,也吃水生昆蟲、昆蟲幼蟲、甲殼類、軟體動物等其他水生動物。偶爾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3] 

紅胸秋沙鴨分佈範圍

分佈於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 、奧地利、阿塞拜疆、阿塞拜疆、巴哈馬、白俄羅斯、比利時、百慕大、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地亞、古巴、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埃及、愛沙尼亞、法羅羣島、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格陵蘭、匈牙利、冰島、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韓國、朝鮮、吉爾吉斯斯坦、拉脱維亞、利比亞、列支敦士登、立陶宛、馬其頓、馬耳他、墨西哥、摩爾多瓦、黑山、摩洛哥、荷蘭、挪威、巴基斯坦、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塞爾維亞 、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加納利羣島)、瑞典、瑞士、突尼斯、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特克斯和凱科斯羣島、烏克蘭、英國、美國、烏茲別克斯坦。 [2] 
旅鳥:阿富汗、阿爾及利亞、巴林、伯利茲、開曼羣島、多明尼加共和國、直布羅陀、海地、印度、約旦、科威特、黎巴嫩、盧森堡、蒙古、尼泊爾、北马里亞納羣島、阿曼、巴勒斯坦、波多黎各、沙特阿拉伯、斯瓦爾巴特羣島和揚馬延島、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維爾京羣島。 [2] 
產地不確定:菲律賓。 [2] 
紅胸秋沙鴨主要繁殖於冰島、英倫三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歐洲北部、西伯利亞、蒙古、亞洲東北部、薩哈林島、堪察加半島、阿留申羣島、阿拉斯加、往東一直到加拿大北部、紐芬蘭和格陵蘭島等整個北半球北極和近北極地區。越冬在繁殖地南部較暖和的海岸近海水域,往南到地中海、黑海、裏海、非洲西北部,中亞、中國、日本以及北美洲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在中國主要繁殖在東北北部黑龍江流域、大興安嶺、呼侖貝爾盟和長白山地區。越冬在東北遼東半島、山東、江蘇、廣東、廣西、福建等東部和東南部沿海,偶爾飄泊到台灣。遷徙時經過東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以及河北、甘肅、新疆等地。 [3] 
紅胸秋沙鴨分佈圖 紅胸秋沙鴨分佈圖 [5]

紅胸秋沙鴨繁殖方式

紅胸秋沙鴨的繁殖期為5-7月。通常在冬末和春季迂徙的路上形成對,也有的在到達繁殖地後對才形成。營巢於湖泊、河流等水域岸邊地上灌叢或草叢中,或河邊岩石下以及岩石縫隙中。有時也在樹洞和地坑中營巢。巢內通常墊有少許枯草和大量絨羽。每窩產卵8-12枚,通常10枚。卵的大小為55-71×40-48毫米,平均65×45毫米,重54-80克,平均69克。卵光滑無斑。顏色為淡橄欖色,或深皮黃色。雌鳥孵卵。孵化期31-35天。雌鳥開始孵卵後雄鳥即離開雌鳥獨自去換羽。雛鳥早成性。在雌鳥帶領下大約經過一個月左右即能飛翔。第2齡時性成熟。 [3] 

紅胸秋沙鴨保護現狀

紅胸秋沙鴨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2] 

紅胸秋沙鴨種羣現狀

紅胸秋沙鴨是中國最常見的一種秋沙鴨,特別是冬季在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曾經是相當豐富的,但近來卻變得相當稀少,種羣數量明顯減少,需要加強保護工作。 [3]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2] 

紅胸秋沙鴨發現記錄

2022年8月,青海省林草局在全省鳥類保護管理新聞發佈會上公佈,“三有”保護動物紅胸秋沙鴨為青海鳥類新記錄鳥種。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