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細胞沉降速率

鎖定
紅細胞沉降速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簡稱血沉。加抗凝劑的血液,在垂直玻管中,其紅細胞沉降速率,表示紅細胞懸浮穩定性的大小。血沉越快,表示紅細胞懸浮穩定性越差。
中文名
紅細胞沉降速率
外文名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簡    稱
血沉
紅細胞懸浮穩定性是指紅細胞的比重雖然比血漿大,但在血漿中能保持懸浮狀態而不易下沉的特性。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動時,紅細胞懸浮在血漿中不易沉積,除流速較快,細胞之間常互相碰撞之外,紅細胞懸浮穩定性起重要作用。採血,加抗凝劑混勻,置容器中,雖然停止了流動,但在一定時間內,紅細胞仍懸浮於血漿中,隨後,許多紅細胞彼此的凹面相貼,重疊在一起成串錢狀,稱為疊連。疊連起來
紅細胞沉降率正常值 紅細胞沉降率正常值
的紅細胞,與血漿接觸的總面積減小,而單位面積上的重量增加,即逐漸下沉。決定紅細胞懸浮穩定性的因素在血漿,同一個體的紅細胞懸浮於不同的血漿裏,其沉降率不同。紅細胞懸浮穩定性的原理,可能是紅細胞表面有帶負電荷的唾液酸糖蛋白,同性電荷相斥,故紅細胞不易聚集,而保持懸浮穩定性,如果血漿中帶正電荷的蛋白質(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等)增加,被紅細胞吸附後,使其表面的負電荷量減少而易於疊連。正常人之間的血沉差異很小,某些疾病使血沉改變,如風濕熱、結核病等患者,血沉增快。有些疾病引起血沉減慢,如哮喘、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紅細胞沉降率的正常標準隨各種測定方法所用血沉管的內徑、血栓的高度和抗凝劑等的不同而有差異。